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

巴列维特并没有回答方以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是郑重其事地对大明提出了警示。

从东印度公司以及荷兰政府的角度出发,巴列维特不希望西班牙能够打败大明,因为大明不仅是物产丰饶、能够让荷兰获得足够利益的国家,而且两国之间太过遥远,大明的舰船并不能给荷兰和东印度公司带来威胁,而西班牙人却始终是荷兰的竞争对手。

“对于荷兰政府及时示警之意,大明朝廷深表谢意。

不过,贵使不必担心,我相信我朝已对此有充分准备,我朝兴义师讨不平、解吕宋诸族于倒悬,此举顺天应命,是以胜利最终必属于我皇明!

贵国以贸易闻名,巴列维特先生此番来访,想必是又有所需吧?

恰巧我朝又有新品上市,此次定会使贵司满载而归!”

方以智先是致谢,然后把话题引入了正轨。

他知道对方前来就是为了赚钱的,送上西班牙方面的消息只不过是为了赚个人情而已。

兵部早就制订了在马尼拉阻击西班牙军队的方案,准备给西班牙人一个更大的教训,现在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只等西班牙人上门。

“密之兄说的是,你们东印度公司做的就是生意,有话敞开讲便可,咱们可都是老交情了,有事尽管直说,我与密之兄能做主的便当场拍板,不能做主的便予以上禀!”

一直未曾出言的郑芝凤笑道。

他刚才在琢磨着如何给自己最钟爱的幼子讨个封赏,所以对方以智和巴列维特的交谈并没有太过注意,不过在听到方以智表态后,作为鸿胪寺主官的他还是借着话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郑芝凤喜爱交游,对于现在鸿胪寺卿这个职位还是比较满意的,经过这场欧洲之行,在海上历经好几次生死之后,郑芝凤对权势的欲往已经越来越低,只想着在享受人生的同时,把自己幼子的后路铺平,那自己这辈子就很圆满了。

“尊敬的方部长、郑副部长,我这次来主要为了两件事情。

第一,当然是要与贵国加深贸易往来,将贵国精美的商品远销欧洲。

第二,受荷兰政府的的委托,我对贵国政府提到的,在台荷兰人迁居马尼拉后的地位和待遇表示不满!

我们荷兰方面认为,我国公民迁移到马尼拉后,应当享受充分地自治权,保留适当的自卫权,防止一些意外事件发生时,我国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受到严重威胁!

我们荷兰政府尊重明帝国政府在海外的一切权利,但同时希望贵国政府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角度出发,对于这件事情加以重新考虑,以免妨害两国之间以后的各种交往!

这就是我们荷兰方面的诉求,还请方部长和郑副部长向贵国伟大的皇帝陛下转达我们的意见,采取措施确保我们荷兰方面的利益!”

巴列维特神情郑重的向对面的方以智和郑芝凤说道。

现在在台荷兰人已经按照协议开始向马尼拉撤离,而大明关于荷兰移民在马尼拉的行动规范也传回了国内,荷兰政府高层对此意见不一,强硬派认为,应当效仿之前在台湾的制度,荷兰人可以在马尼拉筑城,保留一定数量的军队,拥有绝对自治权。

而温和派则认为,现在的马尼拉已经成为明国的殖民地,以明帝国政府一贯强硬的政策来看,荷兰方面的这一诉求肯定不会被允许,而荷兰是以赚取更多利润为目的,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太过强硬,以免引发明帝国的不满,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因荷兰政府高层并未就此时达成一致意见,所以这一条被作为了试探性的条件加了进来,到时候根据大明朝廷的态度,具体如何应对由巴列维特看情况决定。

“加强贸易往来及其他方面之合作,你我双方已是开端良好。

据我所知,现下荷兰商船前来贸易之数量,较之数年前已是翻了几番,商品交易量也是有巨大提升,在其他行业也是有着深入合作,以上种种俱是双方均受益匪浅。

至于贵国政府所言移民之事,对此,我皇已有过专门交代。

贵使也知,我大明之所以攻略马尼拉,其初衷便是因替无辜被西班牙军队残害之子民复仇。事成之后,我皇听闻吕宋为西班牙非法占据多年,期间苛虐当地民众,以致全岛民不聊生,生活困顿,故此方决意,以帮扶吕宋民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为要务,令大军驻守此地,防当地再为蛮夷所害。”

对于殖民地说法,方以智予以了坚决否认,并一口认定,大明官军是为了报仇才打下的马尼拉,之后看到当地人太穷,这才决定留下来帮着吕宋各族人民发家致富,驻军是因为怕吕宋再次遭到野蛮人的入侵。

巴列维特对方以智冠冕堂皇的说辞微微一笑,但并没有进行驳斥,而是静等方以智接下来的说法。

“贵国商船人员常年驰骋于各大洋之上,应当知道,由于吕宋朝廷正在设立中,目下暂由我皇明帮其管辖,也就是说,现下吕宋之治权归属我皇明所有。

而据我所知,之前西班牙人占据吕宋长达百年,而贵国并未提出要在其地划土而治,为何现在提出此等无理诉求?

莫非是欺我皇明官军刀枪不利乎?

此条要求无需再谈,贵我两国还是多谈如何加大贸易额度为好!”

方以智最后并未如巴列维特所期待的那样,因为驳回荷兰方面一条要求后觉着心里有所亏欠,所以顺势提出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作为补偿,这让巴列维特内心多少有些失望。

不过,他很快把些许不快情绪抛之脑后,接下来与方以智和郑芝凤就商品购销之事进行了深入会谈。

按照朱由检的吩咐,方以智同意向东印度公司扩大白糖、纸张、水泥等商品的销售数量,并将钢制滚珠轴承以五十两银子一个的价格推销给了对方。

巴列维特对这种提前一百多年问世的新产品惊叹不已,并且很快意识到这种产品的重要性,但因为大明对轴承施行限售制,所以这次他只购得一百五十件。

朱由检之所以将小批量的轴承卖给荷兰人,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看,在数学物理方面领先大明若干年的欧洲人,到底会将这种极具战略价值的物事用在何处,并衍生出什么样的新产品来。

朱由检并不担心滚珠轴承的技术会被欧洲人学去,因为他们没有机床和钢制刃具。

大明的基础科学尚未起步,现在只能多学习和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他希望因轴承的使用而诞生出更多的人才,然后再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人才挖到大明来。

说文明点,这叫“抛砖引玉”,促进人类科技水平向前发展。

这里的人类特指大明公民。

至于其他国家嘛,坚持大明优先这个理论基础就可以。

大明会始终站在引领世界前进的最前沿,将来要让全世界各国人民达成一个共识:只有大明才能拯救全人类,大明的价值观才是最正确的。

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六章 皇庄2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十六章 平叛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
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六章 皇庄2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十六章 平叛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