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

“好,本王。。孤现下便改。

以后穆丹乌拉诸多事情还要劳烦两位先生多多操劳。

也不知皇阿玛那边情形如何了,唉!”

豪格虽说头脑简单,但他也知道宁、范二人是为他好,所以他起身郑重其事地向二人施了一礼后,略带惆怅的说道。

“殿下勿忧,皇上吉人天相,当会无碍。

眼下我等就是要将穆丹乌拉经营好,以此为基,稳固后再图向四周扩张。

适才奴才二人所言旗人与包衣口粮物资相同之事,为的便是稳住奴才们纷乱之心,以使我大清上下一心、东山再起!”

宁完我和范文程赶紧跪下给豪格回礼,起身之后范文程先是敷衍了一句,随后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殿下,我大清新败之下,不管是旗丁还是包衣奴才,现在都是人心惶惶,尤其是这十几万奴才,在赶来穆丹乌拉之路途上,便有数以千计的奴才窜入山林之中,幸得宪斗加派兵丁严加监视,此类事件才未再生发。

殿下,现下不比往时了,我大清欲图再起,今后还需得汉人奴才之绝大助力方可!

我八旗旗丁向以征战见长,而不管战时还是日常生存,都需仰赖大量包衣奴才提供粮食物资,值此非常之时,绝不能再对其压榨过甚,以免出现难以想象之后果!”

看到豪格的思维仍旧停留在不把奴才当人看的阶段,宁完我只得把为何如此的真实目的说了出来。

“孤就怕族人听到与奴才一般对待会有怨言,那些奴才少吃点不就行了?

若是他们胆敢不听,就用鞭子抽,再不服就用刀子砍!

皇阿玛交于孤那三千护军可不是吃素的!”

豪格满不在乎的说道。

“殿下,您适才说的法子,放在一年前无可厚非,现下绝不能如此!

你今天用鞭子抽,明天用刀砍,这些奴才表面上顺从,可心里难免怨恨不已!

他们可有的是手段报复!

奴才举个极简之例:明年春种时,那些怀恨在心的奴才,今日领到种子,晚间即用水将其略微煮熟,撒播时根本看不出异装,但此般种子能有收成?

他们惧怕刀箭枪炮,是以不敢上前拼命,可要是没了粮食,我等都要饿死!

他们就是抱着与我大清同归于尽之想法呀!

还有就是,睿亲王与豫亲王可不是好相与的角色!

宁古塔一地就在穆丹乌拉之眼前,若是让二位王爷知晓我等不曾善待奴才,他两人定会想方设法从中挑拨渔利!

要是宁古塔抛出善待奴才之策,咱们这边的奴才还不得跑光大半?

咱们总不能让兵丁日夜值守吧?

如此宽满之地,那得几万人才能看得住?”

宁完我耐着性子,把这件事可能引发的眼中后果掰开揉碎后给豪格详解一番,豪格这才恍然大悟。

一旁的范文程心里不禁微叹一声:“皇上如此英明神武,可此子却无一处肖之,比起多尔衮兄弟差之甚远,我大清还有救吗?”

“好,这事儿就听二位先生的,族中若谁有怨言,孤就抽他!

对了,二位先生,除却此事,接下来咱们还有哪些要事须赶快去做?

接下来明人将会如何?

若是盛京不保,明人皇帝会不会命大军继续北上来攻?”

在得到确切的原因后,豪格先是表明了支持宁、范二人的态度,随后又继续发问道。

他也是带兵多年之人,心里头也清楚盛京的结局,在明军十几万的围攻下,盛京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自己那个重病在身的皇阿玛估计很难逃出生天了。

既然如此,那明国大军会不会挟大胜之势来攻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殿下,除却粮食计口供应外,接下来便是组织包衣奴才们砍伐木材、修房建屋、开荒拓田,以为来年春种做准备。

这是其一。

其二,趁着现下天气尚暖,殿下要将护军分作数队,留一队守家,其余的要散出去,捕获更多生女真以扩充实力,此事近两日须抓紧进行!

其三,等到冬日来临之前,穆丹乌拉这二十余万人安置妥当后,殿下要将两红旗与两蓝旗留驻之军握在手中,以免为睿亲王兄弟所趁!

至于明人大军动向之研判,还须公甫兄与殿下解惑!”

长于内政的范文程侃侃而谈一番,然后将有关战略之事交给了宁完我。

“殿下,适才宪斗所言正是接下来之紧要事物,除却征战一事外,其余杂事交于奴才二人即可。

至于明人大军之动向,奴才以为,此事无需心忧,以明人之习性,发遣大军北上几无可能。

殿下,此番明人以举国之力,举大军出关与我大清会战,期间更是算准我军动向,以奇兵埋伏于半道之中,以死兵跨海袭击我大清祖庭,以使我大清有三面受敌、收尾不得相顾之感,不得不说,明人此策甚是高明,且最终得逞!”

事情进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朱由检对清的整体战略已经完完全全的展示在世人面前,这种一环套一环的战略战术,让皇太极以及自诩当世战略大家的宁完我也自愧不如。

“殿下,虽说此次明人以有心算无心,让我大清损失惨重,但奴才以为,事到如此地步,明人也已是强弩之末了。”

豪格和范文程都是频频点头以示赞同之意。

“此次大战从我军南下至今,耗时太久,以明国之财力,想必也已消耗繁巨。

殿下,恕奴才直言,奴才觉着,盛京现下怕是已经不保了,奴才与宪斗蒙皇上恩宠,对此却毫无办法,想来心里着实愧疚!”

说到这里,宁完我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怅然之色。

“先生有话尽管直说,盛京不保也是无奈之事,怪就怪我大清上下太过轻敌了,先生不必自责!”

豪格难得的表现出通情达理的一面,他摆手止住宁完我的自责,出言安慰道。

“奴才谢过殿下!

奴才觉着,盛京被攻破,那自明国皇帝一下便会认为,我大清已经被灭国,就算其知道我等退守于此,明人也以为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患。

况穆丹乌拉居盛京一千余里之遥,明人哪有心思再长途跋涉攻杀过来!

是以,殿下不必担心明人,现下更须提防的是宁古塔!

阋墙之祸不可不知也!”

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四十章 大战4第六十章 追击2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六十章 追击2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章 皇庄1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
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四十章 大战4第六十章 追击2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六十章 追击2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章 皇庄1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