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

就在京城的人们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气氛中时,远在湖广的卢象升正率军跋涉在崇山峻岭之中。

寿州一战击败高迎祥、张献忠余部后,经过数日短暂的修整后,卢象升带兵尾随高迎祥向西而去。

一路经过河南汝宁府、南阳府时,卢象升分兵扫荡从寿州败逃到河南西部,然后聚集起来打家劫舍的小股残匪,中间耗费不少时日。

高迎祥西窜时并未顾及大队步卒和普通匪众,流落到河南西部几府的流贼着实不少,这些残余流贼虽然不具备攻打府县的实力,但仍是抢掠村庄和大户,对当地的治安造成严重的影响。

卢象升不断接到所经府县官府主官的禀告,说是流贼死灰复燃,数百数百上千一股,啸聚山林、为祸地方,恳请理臣派兵绥靖地方,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在数次查看舆图,研判高迎祥西逃目的及动向后,卢象升判断流贼或进入湖广,在山高林密的郧阳附近休养生息,网罗贼众后寻机东山再起,或是走淅川去往商洛山一带,准备伺机返回陕西。

要是前者的话,自己没必要率队急赶。流贼既然要找地方落脚,那自己率军从容跟进既可。到时寻见流贼盘踞之地,或是袭杀或是强攻,相信犹如惊弓之鸟的闯贼残部并无多少必战之心。

若是后者的话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卢象升从朝廷下发的塘报中知道孙传庭和洪承畴都在陕西,也知道孙传庭屯田练兵颇见成效,更兼有洪承畴率领的两万精锐官军一直在陕西与贼交战,如果高迎祥不明情况下窜入陕西,正好遭到孙、洪两部的联合打击。

鉴于情况并不紧急,卢象升遂在汝宁府和南阳府分别驻留了一月之久。期间他将祖宽和李重进部分为三百骑一队,辅以其他三军的五百步卒轮流出击,其他大部官军则趁势歇息休养。

在当地官府选出的敢战之士的引领下,小队官军依仗人少而精,迅速出击剿杀占山为王的各股流寇。

两个月后当卢象升率部离开时,汝宁府的确山、真阳、泌阳,南阳府的邓州、内乡、新野、镇平等州县境内的残匪被彻底肃清;并且通过审讯俘虏,观察大军所经留下的痕迹得出结论:高迎祥部并未走淅川进入陕西,而是向西进入郧阳府境内。

随着深秋季节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但几天一场的小雨也慢慢减少,沿途路面变得干燥结实,更加有利于长途行军起来。

当卢象升部从南阳府进入湖广的郧阳府郧县一带时,得到了当地县府的禀告:前端时日确实有流贼经过,但并未攻打县城,而是在劫掠了数个村庄后从县城北穿过后向西而去。

卢象升立刻遣数队探马向西追踪而去,并派人知会郧阳巡抚宋祖舜,让其前来郧县商讨要事。

等数日后派遣的探马接连返回禀报时,郧阳巡抚宋祖舜才姗姗来迟。

据探马回禀,他们数队接力,前出数百里后,在西阳关附近探查到曾经有大队人马经过的痕迹,确认流贼渡过白河,进入了陕西境内。

就在卢象升俯身查看案上的舆图时,宋祖舜优哉游哉的进入卢象升的营帐中。

年近六旬的宋祖舜是万历四十年的进士,论起科场与官场的资历,都要比不到四旬的卢象升深厚许多;所以倚老卖老的他,并未把卢象升放在眼里,私底下与幕僚偶尔谈到卢象升时,宋祖舜轻蔑的斥其为“幸进之臣”。

在接到卢象升遣人知会后,宋祖舜本待称病不来,但在幕僚的提醒下才忍着气从郧阳赶来。

郧阳府距郧县不过四十余里,宋祖舜愣是在三天以后才到达这里。

他觉得卢象升应该前去郧阳府拜会他这个老前辈,而不是让他来这里等待接见。

虽然卢象升贵为五省总理大臣,但宋祖舜认为那只是个临时差遣,说不定有一天剿贼不力的情形下就会被一道圣旨给罢免。

听到亲兵的高声唱报后,卢象升抬起头来。看到眼前这位面上富态滋润,一部花白胡须的巡抚,心中不由暗衬:郧阳地处三省交界,向来是穷土僻壤,怎地这位老先生犹如富家翁一般。

他面上带笑,拱手寒暄道:“可是宋前辈当面?后进这厢有礼!”

宋祖舜皮笑肉不笑的微微拱手还礼道:“不敢当部堂之礼啊!老夫宋祖舜,听闻部堂相召,遂放下所有公事急忙赶来听命!不知部堂有何要事吩咐啊?”

卢象升心下微微不喜,心道:某敬你是科场前辈,这才先给你行礼。莫非尔以为本官这正一品大员比你品级要低不成?

他慢慢放下双手,手抚玉带,换成官场的语气,淡淡的道:“本官奉圣命总理五省军事,前番于寿州大败闯贼后追至郧阳,故遣人将宋抚治唤来。一则是询问郧阳是否清楚流贼动向;二则是贵抚治要统兵赶来与本官合兵一处,向西追击闯贼之败兵;三则是烦请宋抚治备好大军所需粮草一千石,以免将士们因缺粮而无力追贼。这可是事关剿贼之大事,还请贵抚治尽快处置妥当为好,否则若是耽误剿贼大事,圣上与朝廷怪罪下来,你我可吃罪不起!”

其实卢象升并不缺粮草。在河南这两个月,不光是将贼寇们抢来还未用掉的粮草据为己有,汝宁府和南阳府以及下辖各县的官绅士绅们,为了早日将流贼赶跑或剿灭,也是捐输了不少粮饷。

但他看到宋祖舜傲慢的神态举止后,瞬间决定要拿捏这老家伙一把。

叫你不拿理臣当干部!

五省总理虽然只有军权,但这项权利在流贼肆虐之地可以无限放大,任何事都可以用事关剿贼的名义作为旗号。地方官要是不积极配合,卢象升一个奏本上去,不配合的官员基本会被朝廷罢官,甚至会被锦衣逮治入京。

只是卢象升生性宽厚仁慈,基本没用这项权利压人。若换了洪承畴、陈奇瑜等人,这宋祖舜丢官罢职都在顷刻之间。那两位可不是善茬,也不像卢象升这般好说话。

宋祖舜也是官场老手了,岂能听不出卢象升的话中之意?

他心里既惊又怒,面上也是青白互现,一张富态的老脸上满是尴尬之色。

但卢象升的话并不过分,官军剿贼需要粮草,地方官府负责协助筹办,这是朝廷早就明令过的。

宋祖舜负气之下只能拱手回道:“事关剿贼大事,下官自当尽力而为!只是郧阳穷困天下皆知,更兼数月前献贼等数股流贼窜至西南之竹山、竹溪一带,四处攻伐县城及乡下士绅,收拢失地之农户,聚众数万啸聚郧南。下官只得责令各县招募青壮把守城池,自身则亲率数千卫所兵防守郧阳府城,实无余力再行征粮与遣兵,还望部堂体谅郧阳上下之苦衷才是!”

卢象升骤闻张献忠率部在郧阳南部活动,心下也是一惊:难怪寿州之战时未见献贼主力,自己率部沿途扫荡时不见献贼的旗帜,原来早就匿至此地!此贼确实狡猾难制,其窜至郧阳应是蓄谋已久之举!郧阳穷困农户甚多,更有利其招兵买马,蛊惑百姓;看来闯贼暂时顾不上了,得先将献贼剿杀才可!

想到这里,他顾不上追究宋祖舜推脱征粮派兵的责任,接口问道:“宋抚治可曾见献贼所张旗帜?除献贼外,都是哪股贼寇盘踞郧阳?”

宋祖舜摇头道:“献贼势力最强,故人尽皆知,其余别股贼实力稍逊。有传闻绰号老回回、曹操、刘国能之名,此等贼俱在房县、保康一带,距郧阳稍远!”

宋祖舜见他果然听到流贼时便忘记粮草一事,心下不由暗喜:“别看尔贵为一品,于官场上还是嫩了点!”

他却不认为卢象升此举是一心为国,而不屑于官场内斗,只是以自己阴暗的内心去揣度卢象升而已。

卢象升回到案前,俯身观看舆图,不一会直起身子转身对宋祖舜道:“宋抚治且回郧阳紧守,本官自会率军前往献贼所在之地进剿!”

宋祖舜得意洋洋的返回郧阳府。卢象升的到来让他如释重负,这回他终于可以不用害怕担负失土之责了。不管是献贼还是曹贼,自有你这五省总理去剿,本官小酒照喝,小诗照做,只要朝廷不行文,老夫绝不上疏自请致仕。

待宋祖舜走后,卢象升即刻召集祖宽等人齐至营帐之中,商议最新的贼情以及剿贼方略。

众将对剿闯还是剿献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祖宽、李重进、秦翼明等诸将认为:闯贼部已经遭受重创,主力骑兵损失殆尽,一路逃亡陕西的路上因缺少补给、病疫齐发、道路难行等因素,其剩余马队会十不存一。此贼乃朝廷心腹大患,况且是由我等将其击败,应毕其功于一役,追上去将其彻底剿灭,那可是难得的大功一件,封妻荫子就指着闯贼的首级了。若是让他人摘了桃子去,未免让人难以服气。

而黄得功、杨茂功等人则认为,不管是闯贼还是献贼,都是必剿之巨贼。现下放着眼皮底下正在祸乱地方的献贼与不顾,只是为了立功受赏的私心而前去追剿闯贼,此举非朝廷官军应有之举。况且我军在汝宁、南阳驻留时间太久,此时已追之不及,不如先剿灭献贼再说,若是能将献贼擒斩,其功劳不次于剿灭闯贼。

卢象升理解祖宽等人的心情。

在自己的率领下,祖宽等人与高迎祥交锋数次,时间长达一年左右,部下伤亡也是不小。现在眼看胜利在望,却要转头折返,确实是心气难平。

但自己的位置决定了必须以剿贼安民为重,而非以立功受赏为主。

可要是强行下令转剿湖广之贼,祖宽等人虽然会勉强听令,但心里难免会有怨气,接下来的剿贼战斗中很难使出全力。

祖宽和李重进在自己麾下听命已久,从最初的桀骜不驯到现在的尽心听命,已经让卢象升甚感欣慰。若是因此事产生龌龊,那对双方以及后续剿贼事宜来讲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想到此处,卢象升开口劝慰道:“诸将所言各有道理,闯贼的确为我部重创,若及时追之应能全其功;但我军沿途所耗时日甚多,此时闯贼已踪迹难寻。现下献贼近在眼前,我军既享朝廷俸禄,自该为朝廷解危。故本官决定,先剿当面之贼!本官在此向诸将保证,若闯贼在陕成擒,本官自会上本朝廷,尽言正是诸将寿州之役奋力搏杀,方使得闯贼实力大损后失陷;以我皇之英明,断不会使用功之臣前功尽废!”

祖宽等人虽然心中还是不太情愿,但与卢象升相处已久,一年多来数次并肩杀敌,双方也是结下了比较深厚的友情。对于一位正牌进士出身的一品大员,能披甲执锐亲自上阵冲锋,祖宽等人也都是十分的钦服,所以也就没再继续争执。

接下来卢象升开始分派各部的作战任务,此次以先剿张献忠部为重。

李重进、黄得功、秦翼明三部向西南方向的竹山展开攻击。要多遣探马前出,探明流贼营地后,先以马队冲阵,之后黄得功部上前围杀,敌逃散后,惯于山地作战的川军入山搜剿。

他率天雄军以及祖宽部从西面的白土关包抄竹溪的流贼,将其击败后驱赶往竹山方向,然后五部官军合力围杀献贼。

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十七章 樊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八十章 困难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七章 皇庄3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
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十七章 樊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八十章 困难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七章 皇庄3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