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

“人手?有谢老在,还愁人手?就看谢老还有无豪气,带领大家大干一场了!”

王铎捻须微笑着目视谢启光回道。

唐世济少一琢磨顿时恍然。

谢启光在南京兵部打混了二十余年,其中担任左侍郎一职已有十余年,与原先南京诸卫都是熟悉无比。

虽说掌握南京兵权的一直是守备太监、守备勋臣、南京兵部尚书三人,但这三人其实绝大部分时间是不会下到各卫所去的,真正与这些卫所官校打交道的是下面具体办差的兵部官吏。

而作为兵部左侍郎的谢启光其实是隐藏着的实权派,南京下辖卫所的物资调运、饷银划拨、将官升迁等等一系列重要事项,都是绕不开谢启光的,论起对卫所的实际掌控力,谢启光是要远胜于南京三巨头的。

虽然朱由检已经下旨裁撤了这些卫所,那些指挥使、同知、佥事等高管也由朝廷官军变成了富家翁,但他们各自手下仍是养着不少原先军中的精锐,以便能够给南京的大佬们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至于卫所裁撤后的兵械,除了火铳弓箭重甲这些重器被运回北京外,其余刀枪之类的轻武器被下令就地销毁,这过程中当然会被有心人偷偷摸摸藏起来不少。

“也罢!

事已至此,除却如觉思所言之外,我等怕是别无退路了!”

谢启光思忖半天,觉着王铎的计策并没有什么漏洞,正在犹豫之时,徐文渊的一席话让他下定了决心。

“稍后老夫回府之后,便会遣人知会相关将校前来府上宴饮。

这些人都是听命南京兵部多年的老军将,老夫对他们还是了解甚深,也是恶政受损较大之人,说动他们应无问题!”

谢启光扫视了一圈屋内众人,在看到几人的面上都是一副期盼的神情后,谢启光暗自点头。

“谢老还需提防厂卫耳目为好!

此番大事能否功成,就全看谢老了!待将来事成之后,南京一带当以谢老为尊!”

王铎说罢率先向谢启光拱手致意,其余三人也是有样学样,口称拜托,齐齐向谢启光拱手施礼。

谢启光缓缓起身自恃一笑还了半礼后,举步向屋外行去。

当日黄昏时分,数名身着谢府仆从衣衫的中年人先后进入府中,这几人便是接到谢启光暗中知会后赶来议事的原卫所主官。

“今日老夫将你等着急过来,是有要事相商,因此事事关重大,为防他人侦知,故特意要你等如此装扮,委屈诸位了!”

谢府后宅书房内昏暗的灯光下,一身道袍的谢启光坐正身子,冲着几人微微拱手示意下后放下手臂。

“哎哟,部堂何须如此,我们可都是跟着部堂许多年之人,有事您言语一声就可,何须如此多礼,实是折煞我等了!”

当先说话的田雄赶忙起身抱拳还礼,其余四人也是站起身来向谢启光行礼表示当不起之意。

卫所虽然已经裁撤,但谢启光毕竟是他们的老上司,就算致仕了但人脉和余威仍在,这些奉命前来的原大明军将都是生活在南京,很多事还得指望着老上司看顾。

这次前来谢府的几人分别是田雄、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等五人,原先各自统帅着金吾左右卫、府军左右卫以及江淮卫,也都是正三品的武将,现在却是与平民无异,虽然多年来积攒下大笔钱财田地,但心里对朝廷却是一直怨恨不已。

裁撤卫所等于剥夺了他们的官身,现在虽是地位比平民高了许多,可那赶得上过去有钱有权有人来的风光。

“不知部堂招我等前来有何事分派?是不是与这次朝廷恶政有关?”

五人中显然是以田雄为主,在谢启光摆手让他们就坐后,依旧是田雄当先开口问道。

“要说当初与军中时,老夫就看好田雄你们几个,论起文韬武略,你等并不比他人相差多少,要是你等去北边上的战阵,现下也得擢到什么大将军之位。

可惜啊,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却使英才用武之地,直让些许小辈窃据军中高位,此事思来便令人痛惜不已啊!”

谢启光对这些粗人的心思那是最为熟知不过了,知道他们爱听什么,也知道拿什么刺激他们。

在田雄问过之后,谢启光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先装出一副替田雄等人惋惜的样子,以此来激起他们的怒火和斗志。

果不其然,谢启光一番装模作样之后,田雄等人的怨气被成功的挑了起来,各人面上的愤恨之色显露无比。

“部堂,我等都是出身于军将之家,从小便习得一身武艺,一心等着朝廷驱使,可是万万没想到一日之间便落到今日之田地,无事时想来,这心里头着实窝火的很!有时真是恨不得手持钢刀,将那般狗贼首级剁下喂狗!”

年过四旬的丘钺忍不住心中怒气,猛地站起身来口不择言的粗声嚷道,田雄等人也是使劲点头表示赞同之意,要不是顾忌着其他,这些人早就撸胳膊挽袖子痛骂一场了。

“好!难得丘钺你还有这般豪气!

老夫就是怕你等沦落至此,失了锐气与英气,现今看来,是老夫想左了!”

谢启光先是大声夸奖了丘钺几句,看到对方得意洋洋的坐了下来后接着道:“老夫知道你等均是勇武之士,故此,老夫与南京一众官绅勋贵商议了一件大事,此事尚须你等出死力不可,待事成之后,南京一众官绅自会有厚重之心意表达。

只是此事事关生死,就是不知你等有无胆量与豪气应下!”

“部堂有何吩咐只管开口!”

“某等既是军将,早就不惧生死,部堂请吩咐!”

已经被激发起了士气的田雄等人一个个站起身来,排着胸脯嚷道。

谢启光大喝一声“好”之后,随即将今日与王铎等人所议简短解说一番,末了目视众人一字一顿的说道:“此事若成,你等每人名下皆会多五千亩田地以及商铺两间!以后在南京之地,但凡有事皆能得他人之助力,家中孩儿可挑选一名入国子监就读,以保将来有一番前程!

军中不差饿兵!

凡事与事之兵丁,每人先发二十两纹银,事成之后再发三十两!

若是你等有畏难怕死之意,那今日之议便当做从未生发过!

何去何从,你等现下便给老夫一个答复吧!”

田雄等人都被谢启光的一番话语惊得呆立当场,他们没想到这群整日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老爷,心下竟然如此狠毒。

现在只有两条路摆在田雄等人面前,要么从此之后迈入中等富豪阶层,并且会被南京士绅彻底当做自家人,从此可以在南京城内横着走。

如果不应下此事,谢启光虽然并未多说什么,但后果田雄几人都是清楚,从今之后他们不会再有好日子过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十章 残暴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
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三百六十章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十章 残暴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