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

微山岛坐落在微山湖中部偏东的位置,面积不算太大,但因为处在一望无际的微山湖中,所以自然条件十分良好,是个适宜生存居住的所在。

微山岛原本是山而并非岛,后黄河屡屡决口泛滥南迁,侵夺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泄不畅,淤塞积水,使得这座山峰下潴成湖沼,才形成了今日的微山岛。

岛上原本有几十户人家、百十口人,这些人家靠着开垦的几百亩荒地打一些口粮,养上一些鸡鸭禽类,再从湖中捞取鱼鳖虾蟹、采摘一些莲蓬莲藕后划船去到数里外的夏镇上,换取日用的油盐酱醋以及针头线脑等日用品为生。日子虽过的不算富裕,但至少能够吃得上饭,远离陆地也更加的安全。

微山岛属于济宁州微山县管辖,由于岛上人口稀少,田地不多,县衙便在岛上选了人口最多的一家做了里长,每年上缴个几钱银子就算收了赋税,平时几乎没有官府的人前来骚扰,因此岛上的住户日子过得倒也安祥。

但这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在崇祯九年下半年被彻底打破了。

先是工部派遣了上百名大小官员吏目书办来到济宁州,观测规划开垦荒地以及人口村落的整个布局,随之而来的是崇祯八年皇庄成立最早的那批打井队开始探查水源,寻找合适的地方打制供灾民饮用的水井。

而接到朝廷指令的济宁州以及各县的官府,在大批锦衣卫以及巡查御史的监督和督促下,从当地雇请了大量的青壮劳力,在工部都水司、营缮司官吏的指导下开始建造房舍、修建道路、挖埋明沟暗渠,打造出大批村庄的雏形。

在查阅了当地官府保存的水文资料、走访村庄老农、现场勘查历年雨季大水淹过的痕迹后,工部官员才会决定在何处修建村庄,以免被每年雨季带来的大水浸泡冲毁。

按照圣旨,从漕运陆续截留的两百万石粮米以及大量的食盐,被从漕船上转运到济宁州运河沿岸的数个大型水次仓中,然后等到星罗棋布的小仓房建成后再转运过去,以供灾民们食用。

紧接着,大量的熟石灰、木材、石材、茅草等各种建筑材料,从本地或者大运河的船上被运送到了建设中的村庄,用于修建房屋和仓房。这股基建狂潮也带动了当地以及附近州府的相关产业的大繁荣,上至拥有各种资源的士绅,下至船夫、脚夫、大车行、青壮劳力,无数人成了这次大规模投资的受益者。

原因很简单,朱由检从內帑中先后拿出了两百万辆白银投入到了这次大采购中。所有物资的采购全部用现银结算,户部派出的官吏在事涉当地官府户房吏员的配合下做出预算,然后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与售卖方现场结算银钱,这种巨大的投资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直接和间接的增加了百姓们的收入。

而济宁州各县雇佣的劳力,也是按照人头日结工钱,在锦衣卫的严格监督下当日发放银两铜钱。

这时候的人们还没有学会在劳作中偷奸耍滑,在现银结算工钱、每日管两顿饭的双重刺激下,所有工程的进度都进展迅速,数十上百处村庄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便已初俱形态。

这些供灾民居住的屋舍都是以黄泥土坯为材料建造的,对于饥寒交迫的灾民来讲,能有个遮风挡雨的住处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哪里还嫌弃是不是木屋硬石建造的住所。

为了提高官府职官吏员用心做事的积极性,朱由检也是拿出了巨额赏银来鼓励和奖励他们。所有参与这项浩大工程的官吏,按照等级每月领取相应的补贴,勤勉职事的官吏还会得到另外的奖赏,而这项银钱的发放直到所有灾民都得到妥善安置为止。

既有锦衣卫和御史的双重监督,又有大量补贴的诱惑,向来懒散傲慢、办事拖沓的官吏们迸发出了巨大的办差热情,几乎所有人都情绪高涨的投入到了繁杂琐碎的差事当中,很多人的心性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不管是济宁州和下辖的各县,还是兖州府的士绅们,也从这次大工程中受益良多。

各种海量物资的采购,户部及工部官吏都采取了就近优先的举措,直接下单给士绅们设在城中的各种商铺,而后还以高于市价的价格将士绅家中存储的粮食几乎购买一空。这次粮食采购受益最大的便是设在兖州府的鲁王府。

户部官吏以每石五钱银子的价格,从鲁王府采购了近三十万石粮食,鲁王府一下子就净赚十几万两白银。

因为这些粮食都是王府的佃农上缴的租赋,所以几乎没有成本。

随着简陋的基础设施即将修建完毕,大批的北境灾民以县为单位来到了济宁州,随同而来的还有灾区当地的官府吏员衙役。

就在绝大多数灾民们还在城镇附近扎下窝棚等待安置的时候,成百上千的青壮在官吏们的看护下分成数队,趁着秋风乍起,荒草树木逐渐枯萎的时候,数十处火点被引燃。熊熊燃烧的大火借着风势肆虐着南四湖周边的无人区,几丈高的火苗日夜不熄,将夜晚的天空照的亮如白昼一般。

等到大火被一场连绵数日的秋雨浇灭之后,没等老天彻底放晴,也没等地面彻底干透,无数衣衫褴褛的男女青壮,肩扛手提着铁锨锄头柳筐簸箕等各种农具,迈入被大火烧的焦黑一片的荒地、洼地,玩命一样的开起荒来。

这场大开荒波及范围是如此的广泛,南四湖周边的数个州县全部被囊括在内,只要是在南四湖及周边的河流能灌溉到的荒地都被人群所覆盖,原先荒无人烟的原野中到处都是灾民。这些灾民都是以原属县乡为单位,在原先属地官吏的组织和带领下进行劳作的,这种做法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人多而产生的混乱状况。

微山岛也在这次的大开发之列,原有小村落的周边,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便盖起了上千栋土坯茅草屋,几座以石头为基的小型粮仓也修建完毕,村中的两条小路也被扩宽和延伸。

随着房屋的建成,在官府的安排和组织下,前前后后有五百余户、两千余口人家迁入了岛上,安静的微山岛上顿时充满了人气和活力,但同时也让那几十户原住民感到了极大的不适应。

随着新迁灾民开始开荒拓地,一片片的荒原树林很快变成了能产粮食的良田,官府不断地将各种物资运送到了岛上,一架架水车也陆续竖立起来,灾民们没日没夜的修建着通往田地的水渠,持续数年干旱的阴影下,这些灾民们充满了对水的渴望和期盼。

南四湖周边村庄的建设以及荒地的开垦,在冬日第一场雪到来之前终于暂告一段落,原先的荒原已变成了连片的田地,大量的熟石灰被撒播到了翻出的泥土中,用以杀灭田地里的各种危害庄稼生长的虫卵,这些田地经过一冬天的晾晒后,来年开春就能种植庄稼了。

崇祯九年就这样在灾民们对来年有个好收成的期盼下走了过去。

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八章 皇庄4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章 证据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
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八章 皇庄4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章 证据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