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

盛京皇宫崇政殿内,已经得知明军来犯义州消息的皇太极立即召集未率军西征的代善等人商议对策。

汤古岱派回的信使连夜赶路,用了两天多的时间才赶回盛京。之后信使先找到自家镶白旗的主子多铎,将探知的情形简略禀报一番,多铎一听便知道事态的严重性,随即马上带着信使觐见了皇太极。

因济尔哈朗、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多尔衮、豪格等人都在率部西征,盛京只有皇太极与代善、多铎等身份尊贵的亲王旗主贝勒留守,故此次议事皇太极特意将范文程、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几名汉臣也一同召集而来。

“祖大寿早就让咱们吓破胆子了,这回咋来这么一出?汤古岱这奴才打父汗起兵便跟着与明人打战,算起来也是打老了仗的人,这回怎地明人壮着胆子攻一回就怕了?居然有脸打发人回来求援,我说老十五,这样的奴才可配不上甲喇章京这等要职,等事了之后直接将他打发去赫图阿拉守家得了!”

代善对于明军突然发起进攻一事并不是很在意。虽然他乍闻此信之后心下不免有些错愕,但他认为这是祖大寿在做样子给明廷看。到时候大兵一出,砍几个汉人包衣的脑袋,回去后向上报捷,诈称什么建州来犯,我军奋起出击,大胜八旗,斩获首级上千、敌望风而逃云云。

“二哥,汤古岱可不是孬种!这么多年来,死在他手下的明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这回他肯定是遇上大麻烦了才打发人回来报信儿!我琢磨着,明军这回是有备而来,义州现下怕是保不住了!”

多铎虽然年幼,但脑子可是灵光的很,况且他对自己旗下这些将领的脾气秉性都颇为了解,知道汤古岱可不是代善口中那样不堪,所以他不服气的出言辩解道。

“什么?义州难保?哈哈哈哈!老十五你莫不是发癔症了?就凭祖家那几个酒囊饭袋能打下义州?适才报信之人不是说明人精骑数千吗?汤古岱手下那一千五百人可是吃干饭的?这千多人根本不必守城,直接用马队冲他后阵步卒,步卒跟进去混战即可,他马队敢连自家步卒也一块冲杀不成?”

代善闻听多铎之言后哈哈大笑起来。

皇太极眉头微皱,对代善这种不以为然的举止很是不爽,但又碍于范文程等汉臣在,所以没有直接予以呵斥,而是开口将话题岔开,叫着范文程的字亲切的道:“宪斗,汝对此事有何看法?事情紧急,有话只管将来!”

高大魁梧的范文程看上去更像一员武将,而不是一名文人。上个月他刚刚被皇太极封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职掌撰写与外邦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辩冤词状、皇上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官员祭文等杂事,世职亦进为二等甲喇章京,越来越受到皇太极的重视和信任。

“启奏皇上,礼亲王之言是按常理推之,但奴才以为豫亲王所虑也不无道理;自皇上接掌八旗以来。我八旗健卒对阵明军百无一败,明人除龟缩于城内据守外别无他法。此次明人突发异举、弃守而攻,奴才以为,此等反常之举下,其必有所恃,可谓来者不善也!奴才猜测,此刻就算义州未下,我八旗健卒亦是在苦苦支撑!故此,奴才建言皇上应当速遣大军前往救援才好!”

范文程出列跪倒后禀道。

经过皇太极数年的用心拔擢和重用,原本才具平庸的范文程历经磨砺后已是才干日强,识见愈高,也因此使得皇太极对其更为赏识。

“宪斗此言甚合朕意!朕亦觉此次事端非同小可,义州城内存有我八旗数年所得之粮草物资,若城破恐为敌所有!此定是明人探知义州虚实后觊觎其利方升贪念。义州得失事小,我八旗威名不堕乃最要紧之事物!为此,朕决意遣军赴义州、锦州一线,若义州失守便即刻夺回,并趁势围攻锦州;若义州尚在,那就合兵一处围攻锦州,好使明人继续畏惧我八旗健儿之勇!此番汉军旗全员出动,三顺王速回营准备,五日内大军出征!宪斗速去筹措粮草,三日内须得集齐三万大军十日之需!”

皇太极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下达了军令。范文程、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跪下领旨后出殿回营准备。

“就汉军旗这伙人去锦州?老八,不是我说你,要打仗还得指望咱们八旗健卒,就算蒙古人也比这些汉军强出不少!”

代善语带不满的提醒道。

不是他瞧不起汉军旗,而是与明军交手数年来得出的结论:汉人军队不可重用。打打顺风仗还可以,一旦碰上硬仗,汉人军队容易溃败后波及友军。

“二哥不必多虑,朕岂能不知?朕自会抽调八旗劲卒出征,蒙八旗留守盛京的三千人也要一同前往锦州。朕听闻成亲王身子已是大好,此次赴锦大军便由他挂帅好了!”

皇太极笑道。

刚被晋为成亲王的岳托三月率部西征,四月间忽染重疾,不得不中途回返盛京休养。作为皇太极甚为倚重的八旗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智勇双全的岳托是这次征伐建州的最佳统帅人选。

“老大身子骨已是无碍了,昨日还带人出去射猎一番;老在家闲着也不是个事儿,这回正好带兵出去松缓松缓。老八,这回最好多派些八旗精锐,我总觉着这回没那么简单!”

提到自己的长子,代善语气里透着满满的骄傲。

自己这个大儿子虽然年纪不大,但在族中威望极高,年纪轻轻便被封亲王,比大部分叔伯辈的都强的多。

“二哥所言极是!朕也觉着这事儿透着蹊跷!义州城落在八旗手里已有数载,城中修建仓房一事也非绝密,可祖家并不缺这些粮草物资,依照祖大寿油滑的性子,不至因贪财而动兵,莫非明廷遣重臣督军锦州、强逼祖大寿出兵不成?若是如此的话,此事到能讲通。毕竟祖家现为明臣,辽西亦乃明廷所有,祖大寿再怎样滑不留手也得拿出点真本事来给人看看!若祖家真要老本来,义州怕是很难守得住啊!”

皇太极点头赞同后分析道。

“汤古岱这奴才着人带回来的话中带着不吉利,义州怕真的是保不住了!臣弟手中尚有五个牛录,这回一并拿出来给皇兄调派。汤古岱这奴才这回不知还能囫囵着回返不,若是他折在义州,还请成亲王一定多杀几个明狗给他报仇!”

多铎咬牙切齿的开口道。

汤古岱带回的话里透着决绝,并委托自家主子代为照看他的亲眷后代。此举意味着他知道守不住义州,但又无脸逃跑,只能以死来证明八旗兵的荣耀。

多铎虽然辈分比岳托高一辈,但战阵经验比岳托少的多,加上尚且年幼,故而皇太极并未选他做主帅,对此多铎倒是没有什么想法。自家人知自家事,比起自己的两个哥哥阿济格和多尔衮来说,自己确实上阵太少了。

“十五弟且宽心,不管你旗下折损多少人手,朕到时候亦会给你补回来!只要咱们兄弟同心,这大明的花花江山也不见得不归咱爱新觉罗家所有!到那时还不是应有尽有?!”

对于多铎如此识大体的举动,皇太极当然会投桃报李。

在主力不在的情形下,战力强悍的镶白旗能拿出五个牛录的兵马来,这对即将南下的八旗来说可是极大的助力。

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五十章 残暴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八章 皇庄4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四章 洪承畴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六十章 追击2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
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五十章 残暴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八章 皇庄4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四章 洪承畴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六十章 追击2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