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

当天晚上,洪承畴和沈世玉住进了分守道署衙的后院内。李致远遣人从城内最好的酒楼定了一桌上等席面送入衙内,一同送来的还有四名年轻貌美的侍女,而吴三桂则以拜访贺歉、李禄等父老故旧的名义并未前来陪同洪承畴用餐。

酉时左右,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在两名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后,身着青色道袍的洪承畴踱步前行,两名侍女一左一右跟随在身后,一名李致远的仆从打着灯笼在前面引路。

左拐右绕后来至一所院落前,一身深色便服的李致远和沈世玉站在院门口的灯笼下含笑相迎:“督师,里面请!”

洪承畴当先迈步进入院中。

宽敞的院落中间栽植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槐树,院子东南角用木头搭起的架子上爬满了葡萄的枝蔓。葡萄架下摆着一张石桌和几张石凳,石桌上摆放着一个茶壶和几个茶盏,看来是主人平时乘凉休闲用的。几盆姹紫嫣红叫不出名字的花卉散落在葡萄的根脚处,正在用绚烂而短暂的美丽迎接着夏天的来临。

“宁思端的闲情雅致啊!难不成宁远此地如此养人?吾观宁思似有乐不思蜀之意啊!呵呵呵呵!”

洪承畴唤着李致远的字打趣道。

“洪公之言羞煞下官了!何来乐不思蜀之说,充其量是苦中作乐而已啊!洪公、沈贤弟里面请!”

李致远边肃手有请边苦笑着回道。

宽敞明亮的花厅里摆放着一张方桌、三把交椅,厅内的窗户尽皆大开,初夏的凉风袭来让人感觉舒适无比。

三人落座之后,四名侍女有两人侍立在主位的洪承畴身后,另外两人分别立在李致远和沈世玉身后,随时准备服侍几人用食;院里和院门外人影晃动,不时传来甲叶轻微的碰撞声,数十名洪承畴的亲兵被甲执兵在来回的巡视着。

“洪公剿贼灭寇、挽我皇明于危局,功盖当世,实为我大明擎天玉柱!恕下官直言,若无洪公十年间奔波辛劳,流贼怕是早已势大难制!下官虽与洪公素未谋面,但洪公之大名却是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下官三生之幸!下官仅借杯中之酒以表对洪公敬仰之情!”

打横相陪的李致远双手举杯,言辞中对洪承畴这位名臣充满了敬意,说完之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李致远于崇祯初年二甲中试,后留户部观政一年,先后任职于南直隶、湖广两省的府县主官。崇祯七年因恶了当时的吏部尚书王永光,被打发到了宁远任分守道至今。虽说级别升至从四品,但官员们都视此地为险途,知道一旦到了关外,除非搭上阁老的线,否则就算回到关内也只能落个闲职。

年过四旬的李致远不甘心仕途就此终结,来到宁远后也想做出一番政绩,以博得京师大佬们的重视。但在手中有刀才说了算的辽西,他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被排挤的文臣,只带着几个仆从来到关外,面对着一群连皇帝都不怕的粗汉,根本无对抗之力。

在尝试了几次之后,在发觉自己的政令就连署衙内的吏员都阳奉阴违时,李致远不得不认清了现实,转而做起了闲事不管的泥胎木塑。宁远的守将见他知情识趣,倒也不再难为他,并且还能时常分润一点好处给他,李致远则是来者不拒,不是不想拒,而是不敢拒,否则他在宁远将寸步难行。

“宁思此言过誉也!吾虽于剿贼一事上略有小成,所赖不过是圣上信任、朝臣支持、将士用命,更兼有昆岗此等人杰襄助,邀天之幸,方才有今日之局面,此非吾一人之功也!”

洪承畴含笑举杯浅酌一口,心里对李致远的好感增加了几分。一旁的沈世玉杯到酒干,几名侍女连忙给几人倒酒布菜。

李致远的话虽有攀附恭维之嫌,但却正好搔到了洪承畴的痒处。

随着大明十年不解之局,以近百万流贼的相继覆灭而完美落幕,回首期间的种种艰辛,洪承畴心内慨叹之余,也时常对自己在其中所取得的决定性作用而暗自得意不止。

虽说卢象升和孙传庭在剿贼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没有自己在流贼逐渐成势时的勉力支撑,哪来的孙、卢后来取得的大胜?我洪亨九才是种树之人,其余人等不过是树荫下乘凉罢了。

“宁思兄适才所言精辟之至!流贼祸乱大明北境十年,若无洪公独立支撑,眼下之大明怕还是千疮百孔之局,其后果不堪设想!此乃朝野上下之共识也!洪公雄才大略、身具无畏之心,以大魄力、大毅力,以弱击强,最终扫荡群寇,廓清御宇,还大明以朗朗乾坤,此实乃圣贤之三不朽也!盛唐之出将入相者也不过如此!大明擎天玉柱,此称谓洪公当之无愧!今日当为洪公之为浮一大白!”

沈世玉慨然言罢,举杯一饮而尽,李致远急忙端起酒杯跟上。

“昆岗言过了!呵呵呵呵!吾岂能与古之圣贤相提并论!数年来若无昆岗用心辅佐,为吾打理日常军务,百密一疏之下,剿贼之事也怕是有疏漏之举!此番若能在关外取得一番成就,吾定向吾皇举荐昆岗这等大才,务使大明野有遗贤才好!”

沈世玉是陕西蓝田人,家境富裕,祖上曾有人任过抚州知府、荥阳推官等职位,其父于万历年间中举后未曾出仕,而是在家侍奉双亲。沈世玉于崇祯三年中举,之后眼见大明北地之局似有糜烂之像,遂与父亲商议过后,毅然投笔从戎,自荐于洪承畴帐下。数年间帮着洪承畴处理日常军务以及与皇帝、朝廷、地方之间的公文往来,深得洪承畴的赞赏和喜爱。

期间洪承畴曾数次打算将其举荐给朝廷,但均被沈世玉以流贼未靖、出任地方难以心安为由婉拒。洪承畴在惋惜之余也是下了决心,待大明内外安定之后,一定要全力向皇帝和朝廷举荐这位淡泊名利的才子,让其有施展才华的平台。

酒过三巡之后,洪承畴放下筷子清咳一声,沈世玉急忙目视李致远,后者一愣之下立刻会意,随即一挥手,几名侍女赶忙离开了花厅。

“宁思,汝于此地为官数载,对关外世情当有所知;吾此次奉命督师蓟辽,欲于关外整饬军伍、抚育众民,惜对辽西风情所知甚少,宁思何以教我?若有良策尽管讲来!”

洪承畴目光炯炯的看着李致远开口道。

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四十章 大战4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三百章 证据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十章 预谋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
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四十章 大战4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三百章 证据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十章 预谋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