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

“启奏圣上,按照我朝先前与荷兰人达成之协议草案,只要我官军攻下马尼拉,那非法据有台湾一地之荷兰人便要全员迁移至吕宋。

现下马尼拉以为我朝所有,那荷兰人将来迁至其地后,应当如何予约束其众?吕宋国之律令应当如何制订?”

在朱由检陈述完杂粮的重大意义、阁臣们纷纷点头表示受教并坚决执行后,李邦华起身后向朱由检请示道。

“李卿之提议甚好。

内阁可行文台湾府官员,使其知会台湾行省之荷兰人等,着其自即日起便要着手搬迁之事,限定其于崇祯十五年年节前全员撤离!

内阁派驻吕宋之官员,可于马尼拉择合适之地供荷兰人建立生活场所。

吕宋将来建国后,其律令当以大明律简化版由其朝廷颁布并实施,除却我朝驻军外,岛上所有居民人等,部分国籍,均要照此律令执行不怠;有违者,无论国籍身份,具要按律一体执行!

因吕宋实质为我大明之藩属,故此,除却持大明公民身份证者之外,将来其他各国往来或常驻其地者,均要与其本国民众一视同仁,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律法之上!

此一点须当于律法中郑重言明!

内阁于行文中当要对荷兰人申明,吕宋国禁止大明之外任何武装力量出现!

除却军队之外,吕宋当允其他各国人等自由出入,人人可享公平贸易之便利,吕宋朝廷及大明驻军,均可保护所有人之正当权利!”

李邦华的话提醒了朱由检。

根据奉行丛林法则及实用主义地欧洲人的秉性,荷兰人搬迁至吕宋之后,极有可能会抱着建立独立王国的想法,打算在吕宋建立法外之地,试图凌驾于当地律法之上。

“台湾总兵当遣重兵向热兰遮城附近运动,监视荷兰人在撤离过程中,不会生发其他意外状况,并可根据实情,随时决定采取任何措施!”

这几年间,随着局势的稳定和好转,大明驻台湾官军已经奉命进行了扩军。

吴群从移民中征召了两千人入伍,台湾驻军总数量已达到六千人的规模,其中最新式的米涅枪也配发了三百杆,这种代差型武器足可以牢牢压制住荷兰人的火力。

朱由检下令台湾官军向热兰遮城挺进,为的就是防范荷兰人在得知不能在吕宋驻军后的激烈反应。

如果荷兰人不按期撤离,明军将会采取强硬措施,对其进行无情地军事打击。

协议就是用来撕毁的。

荷兰人倘若能严格遵守协议,按时撤离台湾岛,那两军再次发生冲突的场面将不会出现。

而要是荷兰人出尔反尔,那撕毁协议的罪名肯定是他们的。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还是疏忽了。

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荷兰人在协议当中,并没有提及搬迁至马尼拉之后,己方是否还可以保留适当的武力这一条。

朱由检估计,在接到大明内阁的知会后,荷兰人肯定会再次派出使节前来谈判,要求在吕宋保留某些特权。

但这些条件是绝不会被允许存在的,不管荷兰人以什么借口都没用。

大明官军有信心捍卫公平贸易原则,会充分保障各国人员在吕宋的合法权益,不论你是来经商还是工作,只要你不违法,你的私权会得到有效维护。

如果你抱着高人一等的心态,想要时时处处享有超出他人的特权,那对不起,你会失望的。

朱由检猜测,在大明官军连番强势大胜之下,荷兰人最后会采取妥协的策略,不会坚持在吕宋保留军队这一点。

与西班牙这种贪婪自大的国家相比,现在的荷兰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国力上升期,全国自上而下还是以赚取更多财富为目的,况且他们的主要利益是想垄断大明商品在欧洲的经销权,所以不会因为这点事情与大明撕破脸的。

再说荷兰人也不敢。

经过攻占马尼拉的战斗之后,大明军队强悍地战斗力再次得以充分展现在他们面前,欺软怕硬的欧洲人会自动选择与强者为友,而不是为敌,何况大明的强大不仅是体现在军力上,在经济上也是他国无可匹敌的存在。

“内阁要从将作局、铸币局选派人手赴马尼拉开设分局,于吕宋勘探黄铜矿,熔炼之后就地铸造钱币,用以与吕宋及周边诸国交易,采购玉米、棉花、大豆等杂粮运回国内,已供应我朝畜牧业之发展。

四海商行,尤其是四海糖业要尽快进驻马尼拉,在收购甘蔗后就地榨糖,就地分销或者交由荷兰人远销欧洲。”

吕宋的铜矿资源才是朱由检最眼馋的,粮食及其他经济作物还在其次。

铸币这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也是大明朝廷财政收入的摇钱树。

用别人的资源换取别人的资源,听上去就是美妙无比的事情。

强盛了两百多年的大明,对于周边诸国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这一点从大明铜钱成为东南亚各国的主要流通货币便可充分体现出来。

但是由于大明极其缺乏黄铜资源,加上铜钱铸造后在各国市场大面积流通的缘故,所以大明铜钱的铸造数量已经下降了数年之久。

据有司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大明铸造铜钱只有三十余万贯,严重影响了大明从海外采购各种商品的数量。

吕宋的青铜和黄铜矿不仅储量巨大,而且品位相当高。

就地取材冶炼,然后就近大量采购南亚诸国的商品,大明在整个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南亚诸国的民众在卖出商品后便可以拥有财富,这种双赢地好事何乐而不为之。

随着铜矿开采量以及铸币量的大幅度提升,大明国内民众所担负的赋税就具备了下调的条件和动机。

源头活水滚滚而来,那还需要盘剥本国百姓吗

再说这个过程也没有剥削和压迫他国民众啊。

南亚诸国把那些他们根本不稀罕地商品卖给大明商人,便可以得到他们最喜欢的铜钱,之后他们再用这些黄橙橙的宝贝,去购买柔滑地绸缎、精美地瓷器、华美的大明服饰,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流程啊。

一不小心,大明便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有了这流水般地外财,朝廷自当用以反哺本国百姓。

不过,仅仅用铜钱还是不够地,铜钱本身地价值太过低廉。

大宗商品交易,总不能赶着牛车拉着一车子铜钱吧,那样会给交易双方带来极大的不便。

铸造银币和金币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

朱由检相信,有大明强大的国家信用背书,金银币也会迅速占据东南亚各国市场。

用别人的金银铸造钱币,然后采购别国民众的劳动果实,这样的大明会长久不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六十章 追击2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八十章 困难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
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六十章 追击2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八十章 困难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