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

安排完大明东北及北方的攻防策略,接下来就该是西面了。

以曹变蛟为征西将军、临洮总兵,以罗世芳为征虏将军、甘肃总兵,两人各率五千骑兵轮流一路向西,在追剿流贼李自成残部的同时,恢复盛唐时的碎叶、龟兹、于阗、疏勒等安西四镇,打通古丝绸之路东段,清剿沿路土匪马贼,护佑商路的安全。

在当今的大明,海上丝绸之路已颇具规模和活力。

朱由检相信,在与荷兰签署友好合作条约以及全面开海后,海上丝路将会给东西方的交流带来更加巨大的便利和实惠,使得东西方在贸易往来的同时,在各种文明的交互碰撞中,诞生更加璀璨的新时代文明,从而促进和引领整个世界大踏步向前。

而与蓬勃发展的海上丝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暗淡和衰退。

这条由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古老商路,曾经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千年以降,给沿路国家带来了数不尽的财富,让无数各族各国民众从中受益,但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早已风光不再,沿路的许多小国也都消亡殆尽。

有鉴于重建丝绸之路给大明以及沿线国家人民带来的巨大利益,朱由检决定尝试重新打通这条长达一万多里的金银通道,为此,先行派遣骑兵扫清障碍就成了首要任务。

曹变蛟和罗世芳两人可谓是年轻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

不论是忠诚、勇猛、智略等各方面,两人都有远超同龄人的巨大优势,更加难得的是,两人都非常的年轻。

曹变蛟今年才二十五岁,罗世芳二十七岁,两人都处在当打之年,并且都是擅长骑战,对开疆拓土、封狼居胥、建立不世之功有着深深地渴望,能有机会率领大股骑兵远征西域、扬威塞外、恢复汉唐雄风,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为了给这两名年轻将领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和支援,他们的后路就需要有一位稳健的重将给与强有力的支撑。

以曹文昭为镇西将军、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衔、青海总兵,除留下两千人就地守御外,率所部沿曹、罗二人马蹄过处向西北进发,沿途重建汉唐时的重镇,直至完全恢复安西四镇为止。

这个过程将会是十分漫长和艰苦的,不仅仅需要军队,还需要大量的工匠和人口、粮草和各种物资的保障,更要有大量的官吏参与进去,以便对新建城市进行管理。

大西北恶劣的气候、极度匮乏的各种自然资源、稀少的人口,这些都是制约丝绸之路重现辉煌的重要因素,如此条件下,只能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建设和恢复,几十年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就已经很好了。

但这个基础必须要打下,也许自己看不到丝路恢复后的盛景,可是这件事必须要去做,因为这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总要有人开这个头。

不管是打通丝路还是重建归化城,这两者都需要大量钱粮物资的持续投入,好在并不是一次性需要拿出多少钱粮物资,依照太仓和內帑的收入,也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只要这个战略规划做出来,其他的慢慢来吧。

现在已经是八月了,北地气温已经明显下降,而大队骑兵都还聚集在辽东,如果现在就往北、往西进发的话已经来不及。

考虑到气候因素,朱由检在圣旨中要求:三路军队沿着边墙向西,在退进宣大防区后整顿军伍,等待兵部和户部运送所需物资,以及山西、延绥境内需要迁移的人口做好准备,相关官吏到位后,于崇祯十二年开春后开始进发。

在主要战略布置完成后,剩下的就是打补丁式的安置了。

以马科为平虏将军、通辽总兵,率三千骑兵两千步卒经略原蒙古土默特部、察哈尔部与建州接壤地带,在扫荡并收拢蒙古部落后,由工部官员择址建城,取名通辽,以此作为归化城的侧翼屏障。

以宁远游击李禄为松原参将,领两千骑兵一千步卒镇守当地,并根据兵部指令,定期出兵,配合沈阳总兵李重进进剿东北一带的后金残余。

李禄因为在得胜堡焚烧清军粮草之战中立下功勋,后经陈奇瑜的举荐获得升擢的,也算是圆了老陈当初命其诛杀不听号令的贺歉时许下的承诺。

他和李重进都属于在辽西将门中不得志的将领,论战阵上的本事并不次于祖家的子侄和嫡系,但因为是外围人员,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得到提拔,这回终于得偿所愿。

在这种情况下,李禄和李重进肯定会对朝廷更加忠心,而且两人久居辽东,对当地的地形以及风土人情更为熟悉,这样会更有利于所率军队以后的攻防。

至于辽阳参将和海州游击的职位,则是分别由勇卫营和秦军中产生,由于这两处都在大后方,所以留驻军队都不多,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清剿残匪,维护好当地治安,保护当地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的进行。

在辽东及西北战略部署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军队的整合了。

在这次的整合中,朱由检取消了秦军和京营番号,两部人马除了留驻塞外和随军西征的军将士卒外,其余的全部归属新的勇卫营旗下。

以孙应元为征虏将军、勇卫营左翼总兵、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衔,所部共计满编三万人,驻守原勇卫营营地,护卫京师安全。

以周遇吉为灭虏将军、勇卫营右翼总兵、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衔,所部共计满编三万人马,驻守原京营营地,护卫京师安全。

这次整合后,有鉴于车营在野战中的巨大威力,而留守京师将会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所以朱由检决定,车营将不再保留在京师,而是分别归属到马祥麟和李重进所部,让这种野战利器有可用武之地。

以黄得功为平贼将军、淮安总兵、前军都督府左都督衔,所部五千人马移驻淮安府。

以秦翼明为灭贼将军、四川总兵、后军都督府左都督衔,所部六千人及白杆兵移驻成都府、重庆府。

秦良玉所率的白杆兵,除却战殁伤残者外,家中父子兄弟从军多者,留一人并入勇卫营,其余的尽皆返蜀。

在整合后,原先各边镇的边军将会被裁汰合兵,精锐分别安插进勇卫营以及其他各部,老弱伤残者回返原籍。

朱由检从內帑中出银,给与被裁汰遣散士卒每人二十两安家银,之后每人每月将会从地方官府领取七钱银子的荣养费,直到去世为止。

至于伤残者,除却原先规定的永业田外,每人每月荣养费翻倍。

这笔支出将由朝廷支付,并且会随着物价的涨幅适当增加。

不管是剿贼还是灭虏,都是为国征战,战殁者骨灰入英烈祠供奉祭祀,伤残者将会有国家养其一生,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挣来的。

他们都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不能也不应该被忘记,更不能像一把夜壶一样,用得着的时候拿过来,用完了扔到犄角旮旯。

谁要有意见,那第二天就会被派往东北或西北从军。

不服?

你来试试送命、断腿、瞎眼、丢胳膊是啥滋味!

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三十章 预谋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二百章 客户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十七章 樊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
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三十章 预谋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二百章 客户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十七章 樊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