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

“此次选派之官员,原则上以陕西境内屯田安民成效最佳各府之佐贰为候选,具体人选由陕西巡抚举荐,吏部与都察院派员核查,确认其功劳显著后既予以任命,此条亦视为今后拔擢官员之准则。

山东移民之事由内阁会同户部、工部商议具体方略与时间,朕的意见是先遣人赴关外勘察地形地势,并尽快雇请当地辽人修建房屋,山东各府州县官员做好准备,来年开春渤海融冰后既开始移民。

移民所费之钱粮由户部出七成,內帑出三成。

关于今后选官用官之标准,吏部上下当须谨记,大明各级官员,只要心向朝廷,日常事物中以民为本,勤于任事、勇于担责,皆会被列为优先拔擢之人。

周卿执掌天下职官之任命大权,责任重大,切勿轻忽懈怠,于人事任免之上要慎之又慎,勿使贪渎庸懒之辈窃居高位!切记!”

接掌吏部两年以来,年富力强的周云倒是从无懒政惰政之风,于各级官员考核任命时也是认真审核其政绩,并对其同级巡按御史的意见也比较重视,两年内周云共弹劾罢黜风评不佳的七品以上官员二十一名,拔擢政绩考核优异者三十四名,这样的工作效率还是让朱由检比较满意的。

“臣遵旨!臣定不负圣望,于任内尽忠职守、一心为公,使天下残民懒政之官吏无所遁形!”

周云施礼回应道。

“启奏圣上,现下夏收刚过,京畿一带由于水利设施越来越完善之故,夏粮收成已是远超历年,农户家中之余粮也是大大增加,京师人口粮食供应日见宽裕。

为此,臣建议扩建山东济南府至登州府官道沿途各州县之粮仓,之后漕运之粮米可分流五十万石存入扩建之仓房,以备明年开始之移民所用!”

待周云坐下后,侯恂起身施礼奏道。

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户部、工部以及顺天府,对朱由检下达的大力兴修水利设施,用以缓解各地旱情的旨意奉行不悖,但却将着力点放在了京畿地区。

从各地官府的奏报以及持续蔓延多年的流贼之祸来看,流民造成的破坏力相当恐怖,而身处京城的高官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京畿地区绝不能乱,否则京师就会出现动荡和危机。

在迅速达成共识之后,两部一府的官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将朝廷相关人员物资的投入倾斜向了顺天府及周边的大名府等地区。

这一举措果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各方面的政策人员物资有意识的倾斜照顾下,与之相关的各地方官员吏目,在各有司派出的人员指导监督下也是爆发了从未有过的干劲,他们将从山陕、宣大等地逃难过来的难民组织起来,展开了大规模的开荒打井工作,使得京畿地区在粮食取得大面积增产的同时,也无意识地安置了近百万流民。

由于粮食增收、新开田地三年免赋税的缘故,顺天府辖下的十几个州县,以及周边的大名府、保定府治下的数个州县,绝大部分农户家中的米缸粮垛中都存下了大量的粮食。

很多农户在留足了家中一年的口粮后,把多余的粮食卖给了粮商们,这就导致了京城粮食的供应量急剧增加,从而大大减轻了京师百万人口对漕粮的依赖,正因如此,侯恂才提出了截漕粮以供移民的办法。

“善!侯卿所奏甚是合理,此方略由户部、工部商议后上报内阁,经司礼监批红后即刻实施!”

见侯恂这次罕见的没有因为户部要拿出多于內帑的钱安置移民,朱由检心里不由得暗暗纳罕,不过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

在已知准备入阁的前提下,老侯犯不上为了朝廷的事再与皇帝过不去了,反正户部尚书很快就不是他了,他何必为了公事而冒着让皇帝生厌的风险去打擂台呢?

“启奏圣上,臣有话要讲!”

一脸轻松的侯恂刚刚落座,愁眉苦脸的范景文站了起来。

“范卿有何话要讲?莫非不赞成侯卿之策?朕观卿一脸愁苦之色,莫不是昨夜未曾摸进小妾之房门?”

看到范景文这般模样,朱由检笑嘻嘻的打趣道。

朱由检的话音刚落,除了不苟言笑的温体仁和李邦华之外,殿内众臣皆是大笑出声。

“老范莫非不应?”

“错也错也,某听闻老范特意遣了家仆去往街市,专寻牛驴之根购之烹熟后食之,取其大补之功效,岂有不应之事?”

“或许是进补太过?适才进殿之时,某于老范身后,见其脚步踉跄,每走数步便要捶一下老腰,看来是夜间勇猛过甚之故啊!哈哈哈哈!”

眼见皇帝也拿着范景文开起了玩笑,底下顿时有人随声附和的闹了起来。

关外的喜讯传来后,压在大明君臣心头上多年的一块巨石终于被搬走,各人的心里面不自觉地轻松了起来。

年近五旬的范景文数日前刚刚纳了一房小妾,正值二八年华,据说是去年随着父母从山东逃难来到京城,被范府管家将其全家买入范府做了家仆,没成想一年之后家仆变成了家岳。

“肃静!肃静!朝堂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莫要让本宪劾尔等不敬之罪!”

还未等有些尴尬的范景文发声回应,李邦华起身后环视一圈沉声喝道。

“咳咳!李卿且坐,朕适才放松之下偶发噱语,之后方有诸卿相附,此为朕之失。范卿你可继续讲来!”

朱由检神色尴尬的伸手摸了摸鼻子,微笑着冲李邦华解释了一下,随后不待老李头继续发威,目视范景文出言道。

“呃,这个,启奏圣上,适才侯学士之策确实可行,只是目下工部实在是人手匮乏啊,如今工部署衙之内,除了两位侍郎、几名郎中,剩余的几乎全是各司吏员,有品级之官员几乎全数下至北地各行省之中,老臣手下已是无人可派了啊!”

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一百章 心安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
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一百章 心安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