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

在朱由检的总体规划中,未来的大明,江北及云贵川、两广等地区,将会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药材和果品种植为主为主,矿产资源开采为辅,给手工业发达、兼具地理优势的江南一带提供资源保障,推动大明的手工业向初级工业文明方向前进。

总体思路和布局规划都已经完成,将来的一切就交给时间吧。

所有的问题都要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改进,发展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前进的方向正确,任何错误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宽容和谅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才会催化出更多的文明。

经济发展越好,朝廷才会有大量的税收,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善民生和社会福利中。

将来每一座县城至少要配备两家官营医院,一家是对大明所有人敞开,另一家则是有针对性的妇幼保健院。

官营医院属于半福利性质,要由官府提供大量的银钱补贴,减轻百姓们看病造成的经济负担。

要完成这项宏大的战略规划,仅仅有银钱是远远不够的。

基础建设并不难,朝廷也投资的起。

关键是郎中严重缺乏,以及新式医术的开展问题。

新式医术指的就是后世的西医外科手术。

接到指令的卫生署正在开办大明第一期医生培训班。

在京师西城烟袋斜街的东南角有一处面积宽大的建筑群,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以白墙黑瓦为基调,给人一种宁静肃穆的感觉。

这所建筑群南向宽敞的大门一侧悬挂着一块长条形的木牌,清漆刷就的木牌从上至下有八个鎏金大字:“北京第一人民医院”,圆润大气的颜体看上去格外的舒展豪迈。

尽管木牌上的字没有落款,但有心人都知道,这是当今圣上亲笔题写的。

这所医院不仅是京师第一医院,而且也是大明历史上第一所面向公众的大型医院。

木牌挂出来之后,不少朝官得知后,心里都对人民医院这个新词语疑惑不解,私下也是议论纷纷,有不少官员曾有意无意的去内阁打听,但却并没得到任何相关解释。

阁臣们自然不会去因为这点屁大的事去找朱由检询问,那样会让皇帝觉得,怎么着?你身为阁臣每天不是操心国家大事,反倒是有闲工夫关心这个,你这阁臣不太称职啊。

圣意难测啊。

关于人民医院含义的议论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约旬日之后便烟消云散了。

没办法,国人关心的事太多了,某某国公又纳妾了、某某朝官家的仆从和小妾私通了,这些大事既有趣又带着颜色,谁还管你究竟是人民医院还是权贵医院。

虽然对名堂不再感兴趣,但经过顺天府的大力宣传后,京师的人们才知道,这所新型医院里,每天会有太医院的御医轮流坐镇,医院也是面向京师所有人全方位开放。

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黎庶,只要你生病,都可以前来这里问诊拿药,诊金只需五个铜钱,药费更是比那些私人诊所还要便宜很多。

听到顺天府的差役们每日沿着大街小巷敲锣宣传过后,将信将疑的民众们再次三五成群聚拢起来对此事展开了热烈讨论,但最后普遍对此事表示了怀疑的态度。

太医院的御医那是什么样的存在?

传说中那可是悬丝搭脉、察言观色便可知病情的神医,整日奔忙与宫里以及达官贵人们之间,怎么可能来这个什么人民医院坐诊,并且诊费只有区区五枚铜钱,那不是糟践人吗?

别说五枚铜钱,就是五两、五十两银子的诊费,人家也不会给你这个穿着布衣的平民诊治,还不够掉价的呢。

什么?

医院是朝廷办的,官府每年都会拿出一定数额的银钱补贴医院所耗,这是圣上下旨开设的医院。

不会吧?

圣上已经是极为仁慈的圣君了,对咱们老百姓那是没得说,可他老人家再心善,也不会啥都为咱着想吧?

老王,你家老父风寒发热,看了几家郎中一直未好吗?

既是有这等消息,不行你带着老父去试试看?

可别再耽搁下去了,年过五旬的老人了,再不及时诊治,恐怕会有不忍言之事生发呀。

于是乎,光禄寺的王姓小吏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雇了一辆四轮马车,拉着病了十几天的父亲,从南城的住所来到了西城的医院。

王姓小吏搀扶着老父进了门庭冷清的医院大堂,立刻有一名身穿素色襦裙、身披对襟白色披风(隔离衣),年约三旬左右的妇人迎上前来。

在询问过王姓小吏的来意后,随即带着他们父子二人来到与酒楼大堂收银处类似的柜台前说了一声,有些发蒙的王姓小吏随即排出五枚铜钱交上,柜台里另一名同样装扮的妇人收下铜钱,然后开出了一张印有诊费已付的纸条,引路的妇人轻声说了一句“跟我来”,然后带着二人绕过了大堂后面的屏风。

出了后门前行不远,三人一前二后来到了一间挂着诊室牌子的房子前,那名妇人微笑着肃手一请:“二位请进,刘太医就在此间坐诊。”,随后便转身原路返回。

王姓小吏虽也是衙门中人,但日常也没机会见过什么世面,刚才的一番从未见识过的遭遇让他心下慌乱不已,现在听到里面刘姓太医的名头后,心情紧张之下顿觉口干舌燥。

犹豫片刻后,他感觉到老父已经有些站立不稳的样子,于是一咬牙推门进了房间。

“小人光禄寺书吏王启年见过刘太医!”

进到屋里后,王启年偷眼一看,便知道这位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先生确实是真的太医。

因为这位看上去保养的极好的中年人,身上有一股气度,这种气度只有久在官场才能养出来,一般人是绝对装不出来的。

“唔,无须多礼。

此是你何人?

有何病症?”

刘姓太医手捋胡须神色淡然的回了一声,随即将目光投注到了王启年父亲的身上。

“此乃小人家父,前番风寒发热,小人带家父去看过两家郎中,汤药喝了十几副,可是始终不曾好转,听说此地有太医坐诊,故而便带家父前来问诊,还请刘太医多多费心!”

王启年说罢,从怀中摸出一小锭约莫五两重的银子,脸上陪着笑脸将银子慢慢放到了刘太医面前的诊案之上。

“扶着你父亲近前坐下,本官向为他试试脉!”

刘姓太医仿佛对那锭银子视若未见一般,面上仍是毫无表情的吩咐道。

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十八章 容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四十章 大战4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九章 皇庄5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
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十八章 容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四十章 大战4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九章 皇庄5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