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

“二哥,豪格去抓生女真还未回返?他性子急躁,将来还得烦请二哥多照看着些!各地征召之事进展如何?粮草物资须得加紧筹备方可,诸多事由就烦请二哥费心了!”

盛京皇宫崇政殿内,应召而来的代善、范文程、宁完我几人正在等待大清国皇帝的垂询。

御座上的皇太极脸色苍白中带着一抹病态的红色,低沉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虚弱的味道。

在接到了济尔哈朗、岳托、多尔衮联名从松锦前线发来的紧急奏报后,急怒攻心之下,他的风眩鼻衄之症再次发作,鼻腔血流如注,比上次的声势还要骇人。

海兰珠、布木布泰等人惊慌之下赶忙传医,闻声赶来的御医李存德用针灸之术将他鼻腔上端的穴位封闭,鲜血才不再流淌。

这次突如其来的重疾让皇太极足足在病榻上躺了十天,庞大痴肥的身子也瘦了一圈。这期间他除了下旨紧急征召各地旗丁赶来盛京外,其余的是全部委托给了代善和范文程、宁完我等人。

这几日在病情刚有起色后,皇太极便强撑着身子,不顾后宫诸人的劝谏,现身崇政殿召集议事。

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已经预感到自己恐怕时日无多了,必须抓紧时间把身后事安排妥当才行。

“皇上且宽心,豪格生性直率,作战勇猛,在旗中也是很有些威望,臣自会全力帮衬着他!皇上下旨之后,离着盛京近的奴才们已是来了三千余人,远些的估摸着尚需十日左右方能抵达。

粮草物资到达的奴才们带来不少,剩余的臣自会尽力筹措。皇上现下还需安心调养好身子,咱大清可是离不得皇上您啊!”

原本一直称呼皇太极老八的代善,这回也是改了章程,语气也变得尊敬起来。

他当然懂得皇太极这几句简单话语里的托孤之意,在给与皇太极非常肯定的回答后,代善还是非常希望自己这个胸有韬略的八弟能渡过这一劫,否则的话,大清的前景可就真的有些难测了。

代善心里清楚,大清能有今天的实力和地盘,除了靠父汗打下的基础,更多是在自己这位英果睿智的八弟谋划下才得来的,老十四虽说也不差,但眼光和谋略比起老八来还是要差上一筹。

眼看着老八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有朝一日真要是撒手人寰,这大清该交给谁才好?

豪格就是个莽夫,上阵拼杀还成,真要是持国的话,根本不是那块料。

济尔哈朗和自己也不成,都是守成有余、攻取不足,自己那个封了亲王的儿子只能是块辅佐的材料,把控全局的能力差了太多。

看来看去,还就是老十四能接的起这副担子,可当初为了支持老八上位,两红旗可是跟两白旗彻底翻脸啊,谁知道老十四要是掌了大权会不会寻机报复。

罢了罢了,暂且不想了,到时候再说吧,为了大清和八旗的利益,一旦面临选择,自己就向老十四低个头又如何?

至于豪格,为了大清的国运,就做个冲锋陷阵的大将吧,自己尽力保着他别让老十四给阴死,也算对得起老八的托付了。

“二哥有心了,朕的身子已是大好,再将养些日子便能恢复如初。宪斗、公甫,你二人对现下之局势有何看法?值此紧要关头,你二人有话不必忌讳,尽管大胆直言便可!”

皇太极点了点头,对代善的表态做出了回应,然后目视范文程、宁完我温言询问道。

在皇太极的心目当中,相较于善于处理各种内政的范文程而言,在军国大事上每有独到见解,并且以直率敢言著称的宁完我其实更让他欣赏,平时私下相处时,皇太极对宁完我总是坦诚相待,双方之间的感情更类似于家人一般。

但宁完我也有个令皇太极不能忍受的恶劣行径:嗜赌成性,而且往往喜欢聚众狂赌,赌额之大也是令人瞠目。

为此皇太极城屡次三番告诫与他,宁完我总是当面唯唯,转过身去照旧我行我素,时常招呼八旗中的很多贵族子弟至其家中狂呼豪赌,让一众王爷恼恨不已,嫌他带坏了自家的子弟。

可是整个八旗高层都知道皇太极十分宠信他,再加上宁完我确实政略出众,亲手制订并完善了八旗的各种规章制度,此举令八旗上下也是佩服不已。

正因如此,八旗的高层不想亲自找上门去驳了宁完我的面子,只能时不时的去皇太极面前告状,恳请皇帝好好约束这个既有本事又让人头疼不已的怪才。

皇太极对宁完我的这个坏毛病也是感到无可奈何,除了屡次下旨申饬以外,两个月前一发狠,干脆把他的职务撸了个干净,让他在家闭门思过,以此来郑重告诫与他。

宁完我这才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两月来闭门不出,不再有何种肆意妄为之举,皇太极这才稍稍放心了一些。

听到皇太极的询问后,范文程和宁完我两人相互对视一眼,比范文程大几岁的宁完我率先躬身行礼后开口说道:“皇上,恕奴才直言,此次我军南下之战败局已定!折损如此多人马、耗费大量粮草物资之下却是一无所获,既无攻取一座城池,也无夺取大量人口物资,仅仅杀伤明军若干,根本于事无补,故奴才以为,此次实为自太祖创建八旗以来从未有之重挫!

奴才虽两月未曾视事,但亦知我大清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危局,无他,粮草耳!值此内外交困之际,奴才以为需做长远打算才好!”

宁完我直言不讳地讲出了八旗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粮草匮乏。

济尔哈朗等人率领连包衣在内共计约二十万人马南下,携带了足够众多人马食用半年的粮草物资,就是抱着事有不谐就与明军打持久战的想法,从战略上讲,这样做没有丝毫错处。

大清高层对此次出兵抢掠都是信心十足,自认为很快便能击败明军后夺取众多的物资补给,自家携带的东西不过是为了应付不时之需罢了。

没想到的是,战事进展到现在,结果却是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十万人的主力大军损兵折将之下却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得在松锦一带勉强与明军对峙着。

最为最致命的问题是,大军带走的这如山的粮草辎重,已经将大清历年的存储掏了个七七八八。

大明持续多年的干旱已经不可避免的延伸到了东北地区,虽说建州的灾情远比关内要差上许多,但总归是受到了波及,在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下,建州的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就算皇太极把年号改成崇德也无济于事。

“公甫之意,莫非现下增派援兵乃是不当之举?”

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
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