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

远在西安的孙传庭接到崇祯大赦流贼的诏书后,立即安排人手抄写诏书内容后送达陕西各府县张贴,并下令府县官府四处宣扬黑水峪大捷、高迎祥兄弟被凌迟、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并留下三千秦军驻守西安,以防流贼偷袭,其余一万余人由总兵周遇吉率领,全军拔营前往陕北。

他自己则率先带着抚标赶赴陕北的延安府,前去拜会五省总督洪承畴,并与之商讨接下来的剿贼策略。

孙传庭在五百抚标马队的护卫下,出了西安府一路沿官道往北疾行。离开西安府辖地后,沿途除了赤地千里的荒凉以外,只有断断续续的小股流民沿着官道赶往西安方向,这也是在孙传庭的授意下,各地官府宣传下的结果:西安有饭吃,到了西安府后朝廷会管饭。

正是在有饭吃这个致命诱惑的支撑下,一群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才怀着对生的渴望,顽强的向南行进。

时令已至深秋,早晚的气温已经很低,路上逃难的人群大部分赤脚穿着草鞋,身上则是勉强能蔽体的衣袍,一双双空洞麻木的眼神中没有一丝神采。

远远看到衣甲鲜明的大队骑兵奔来,流民们慌乱中连忙躲到路旁,用惊恐畏惧的眼神看向孙传庭这只队伍。

在中军的孙传庭放缓马速,战马由奔驰的状态转为碎步前行,他注视着路旁的人群,一股浓浓的酸涩之感油然而生。

刚来西安探访西安左卫时,卫所军户的贫穷窘迫已令他十分的震惊,可军户们虽穷,至少还有一口饭吃,但路途上碰到的流民惨状则使他内心既痛苦又自责。

自己饱读圣贤书,素以辅佐君王,匡扶天下为志;更是以张横渠的名言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眼前的这群朝不保夕的流民,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圣上的赤子,也都是他治下的百姓,他们的命自己却无法为其立!圣贤的教诲自己却是辜负了!

一声微弱的哭声从杂乱的马蹄声中隐隐传来,打断了孙传庭的思绪,他勒住战马,目光向哭声处看去,后面的马队也陆续停了下来。

路边十余步之外有一股百余人的流民队伍,最前面一个身着破烂襦裙,面黄肌瘦的年轻妇人紧紧抱着一个幼小女童,哭声正是从女童口中发出的。

那名少妇眼见得这群军爷都驻马不前,众多目光一起向她看来,顿时吓得浑身颤抖,哆哆嗦嗦的伸出枯干的手臂,想用手捂住女童的嘴。

身着大红官袍的孙传庭翻身下马,向那名年轻妇人走去,几名亲兵下马后抽刀在手,紧紧护卫在他的两侧。十余名亲兵则是抽弓搭箭,骑在马上用警觉的目光扫视着周围。

见到气度不凡的孙传庭带着护卫走来,那百余名灾民慌乱中纷纷跪倒在地,都是将头深深地垂下,不敢直视眼前的贵人。

孙传庭来到这群人的面前站定,温声开口道:“这位娘子,你怀中的孩童敢是生病不成?为何啼哭不止?各位乡亲起来吧,本官有话要问!”

一众灾民哪里敢起身,只是不停地磕头,口称军爷饶命,生恐一不小心惹怒这些看起来满身杀气的军爷,招来杀身之祸。

那名妇人抱着孩子跪在地上,浑身哆嗦着根本不敢抬头,更别提回话了。

已经成为孙传庭亲兵队正的孙志安喝道:“还不赶紧起身!这是陕西巡抚孙老爷!老爷有话问你等,快快起来!”

灾民们虽然不知道巡抚是多大的官,但看见这位军爷凶巴巴的样子,最后还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

孙传庭吩咐道:“去拿些口粮和水过来!”

孙志安和另一名亲兵迅速回转到战马跟前,各自从马背上巨大的行囊中拿出十几块蒸饼,又将几个羊皮制成的水囊带上后返回。

正聚成堆缩在一起的灾民们看到蒸饼后,顿时躁动起来,男女老少的眼神都聚焦在孙志安手中,眼神里散发出渴望和狂热,麻木的神情也变得热切无比。

若只是孙志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这群灾民早就扑上来将他手中的蒸饼抢走了,哪怕吃上一口后马上就死,他们也是心甘情愿。

孙传庭拿过一块蒸饼,伸出手去递给那名抱着孩子的年轻妇人,温声道:“娃儿许是饿了,这位娘子你先喂孩子吃几口,勿要食多食快!”

那名妇人虽然仍是心中惧怕,但在吃食面前,任何恐惧都瞬间消失了。她两眼紧盯着孙传庭手中的蒸饼,伸出一只手臂慢慢探来,待靠近时迅速将蒸饼夺在手中,送到嘴边咬下一大块咀嚼片刻,低下头将嘴巴凑到女童的口上,把嚼烂的蒸饼渡进孩子的嘴里。怀抱里也就两三岁的女童止住哭声,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小小的身子努力向上,嘴巴和母亲紧紧的贴在一起,贪婪的吞咽起来。

周围灾民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块蒸饼上,许多人的脚步不由自主的向那名妇人身边挪动,跃跃欲试的要扑上去抢过那块蒸饼。

孙传庭悲凉的神情中透出一股坚毅:只有彻底剿杀流贼,才能使得百姓不再颠沛流离,朝廷的赈济才能安全的到达!天灾不可测,流贼的人祸加剧了天灾的后果,他们抢走了百姓仅有的口粮,这些贼人就该千刀万剐!

孙志安大喝一声:“止步!不然杀无赦!”

周围的亲兵持刀往前逼向那群蠢蠢欲动的灾民,这群饥民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散发着如同野兽般欲择人而噬的冷血。

孙传庭转身走向坐骑,边走边吩咐道:“留下五人、十包干粮,护送灾民到西安府;命杨明盛安排人手、粮食向北,每三十里设点收拢灾民;西安府官军出一千人沿途护卫!”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

他心里清楚,若是只给灾民留下吃食而无人看护,再多的吃食也会被身体强壮的男丁抢走。如那名妇人和她怀中孩子一样的老弱妇孺是何等下场,稍微一想便会知道。

永宁关位于山陕两省交界处,距西北面的延安府有两百余里,中间沟壑密布,道路曲折难行。

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地形,洪承畴坐拥两万余人马,却一直拿流动于陕北一带的流贼毫无办法。

在永宁关荒原上一座山寨简陋的大厅内,蝎子块拓养坤正在与张妙手交谈。

自从高迎祥部覆灭后,蝎子块部就成了陕西境内势力最大的一股流贼。

之所以说他最大而不是最强,是因为蝎子块虽然有三万多人的手下,但其中精兵老卒只有两千余人,其余的都是土里刨食的流民,跟着他抢掠混饭而已。

另一贼头张妙手本名张文耀,清涧人氏,从小因善捏面人而得名;十八岁从军去了北边的镇羌所,常年与鞑靼党项等异族作战。因作战勇猛,屡有斩获,积功升至队正;后因不满哨管克扣粮饷,拔刀将其斩杀后畏罪潜逃。

随着王嘉胤、点灯子、红山狼等人先后造反,张妙手因无处可去,也就加入了造反的队伍。

后来这些最先造反的贼头被陈奇瑜等人先后剿灭,张妙手聚拢起这些人的残部,又招收了一些边军逃卒,慢慢的壮大起来。

其部下虽然只有四千余人,但其中有很多原先榆林、延绥等边镇的边军,战斗力却是比较强悍,其余的流贼头目都对他非常尊重。

今日张妙手来到永宁关蝎子块的营地,便是与他商讨朝廷大赦的事宜。

张妙手开口道:“皇上发了圣旨要俺们归降,说是之前俺们做的孽都不计较,只要归顺朝廷做回良民就不追究,大头领对这事有啥想法?”

蝎子块摸着颌下的短须一脸纠结状,思衬半晌才开口道:“张老弟,俺们现下的日子可是快活的紧,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绫罗绸缎、好酒好食,俺们可都是日日享用;要是归顺了朝廷做了良民,这些好东西可就没得用了,到时候还要去土里刨食,能刨出个金蛋蛋来不成?再说这贼老天也不长眼,俺们陕西都旱了七八年了,这地里的庄稼时有时无,俺们怎生过活?”

张妙手冷笑道:“大头领光看着眼前这点吃食了,就怕以后还有无命享用咧!”

他毕竟是从军多年的人,眼界要比蝎子块这等土匪要宽了许多,高迎祥被剿灭后,他敏锐的察觉到大明的局势正在发生变化,要是不顺应时势,结果恐怕不妙。

蝎子块没去理会他的挖苦,而是急忙开口问道:“张老弟这话怎生讲?俺这等粗汉听不甚懂,老弟给俺好生讲讲,眼下这好好的,怎地就无命享用?”

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七章 皇庄3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
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七章 皇庄3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