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

鸡汤汆海蚌、太极芋泥、香露河鳗、鸡茸金丝笋、扳指干贝、油焖石鳞、沙茶狮子头,一坛刚刚开封的女儿红,一对精致的景德镇青花瓷酒盏,两双象牙雕成的筷箸,一桌精美绝伦的美酒佳肴摆放在了黄花梨木打制的方几上。

“来!贤弟,为兄敬你一杯!某来京师已有数载,期间结识过各类人物,但不是为兄吹捧与你,论起沉着端稳、才干智谋、忠义担当,唯有贤弟最为出众,其余人等皆不足论也!欢哥儿能有幸成为贤弟的义子,也不知他几世才修来如此大的福分,为兄亦是与有荣焉!这杯酒为兄先干为敬!”

郑芝凤双手举杯,向与他相对而坐的王世勤致敬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郑兄莫不是有事托付于我不成?不然为何如此客套?小弟本为农户子弟,幸得皇爷赏识才骤拔至如此高位,论才能小弟一丝也无,唯有对皇爷之一片忠心!今日你我之间闲谈就好,莫要辜负了这一桌美食!”

王世勤端起酒盏浅尝一口随即放下,拿起筷箸夹起一只干贝品尝起来。

他虽是酒量甚宏,但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让他无时无刻都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好好好,为兄之言虽为心声,但却有些不合时宜了,哈哈哈!来来来,贤弟尝尝这道河鳗,此为前日府内下人自东市购来,而后置于清水中待满两日,以使其吐尽泥沙腥气,之后再入厨烹制,其味道甚是鲜美可口!”

酒过三巡之后,王世勤放下筷箸,用雪白的丝巾擦拭一下嘴边的油渍之后赞道:“郑兄府上大厨手艺高妙之极,每食之定让人不忍停箸,看来小弟以后还要常来打扰才好,哈哈!”

小半坛女儿红下肚的郑芝凤已是略微有了些酒意,他笑着回道:“为兄巴不得贤弟这等贵客常来登门呢,只可惜贤弟公务太过繁忙,哪像为兄这般终日清闲无比!”

王世勤放下丝巾,漫不经心的开口道:“小弟也想如兄般做一个富贵闲人,可职责在身,处处身不由己啊!郑兄,你既是因不喜武事而转为文职,于鸿胪寺可还舒心?此衙也算清贵之处,但郑兄年仅三旬,正当有为之时,难道甘于此处养老不成?郑兄性喜交游,怕是鸿胪寺并不符兄之心意吧?”

郑芝凤看了一眼王世勤后放下酒杯道:“不瞒贤弟,鸿胪寺清贵确实不假,可为兄因这出身一事被有些人所看低,因而虽有少卿之名,但无少卿之实啊,故寻常时不得不清闲。此职其实甚合为兄心意,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等等繁文缛节倒是无所谓,为兄对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之事甚感兴趣,可惜我大明于流贼霍乱之下,诸藩与外国已是甚少入觐,至于以后之事,且看吧!”

“郑兄莫非对化外之国甚有兴趣不成?京师内也时常有红花绿毛之外夷,鬼一般的模样,小弟观之就颇为不喜,郑兄为何专喜于此?”

“哈哈哈哈!贤弟这是少见多怪而已!为兄于福建时,常与大小佛郎机、外夷红番交通,对其不远万里之遥来至大明经商贸易颇为敬佩,对这些番外诸国更是心向往之。贤弟别小瞧这些外夷,其炮船之犀利远胜与我,当初与佛郎机人冲突时,我等之舰船无法正面与其匹敌,无奈之下只得放无数小舟抵近与他,用火攻方才迫其降之。从那时起,为兄便在想,其国度究竟是何种景象,其人如何造出如此强悍之炮船,若能虏获其国中之匠户,那从此便不再惧怕与他了!”

郑芝凤对佛郎机和荷兰人的坚船利炮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那种能横跨大洋的风帆战船,比大明的福船强出不知多少倍。再有就是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虽然大明已经能完全仿制并大量制造,但那已经是多少年前的炮了。据他最近所知,佛郎机人现在所用的新型佛郎机和红夷大炮,不管重量还是射程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杀伤力也大幅提升。而反观大明,不论官军还是他们郑家,作战时使用的仍然是原有的火炮,这使得他对那些万里之外的国度更加的好奇。

“若是能与佛郎机人一样,率领船队远至天际,亲眼目睹其百姓王主日常状况是否与我大明一般无二,亦为一生中另一番镜象。可惜自三宝太监之后,我朝再无下西洋之举。遥想当年三宝太监率千帆七下西洋,其雄姿英发亦是令人神往之!”

王世勤不胜感慨,郑芝凤也是点头附和,之后端起酒杯一口饮进。

“郑兄,若是有上令命你率船队亲往大小佛郎机等国游历一番,你会作何感想?去耶?拒耶?”

听到王世勤突然抛出的问题,郑芝凤楞了一下,然后一边思衬一边端起酒坛往盏中斟酒,盏已斟满,琥珀色的美酒溢到了桌上仍不自知。

王世勤的一声清咳让郑芝凤回过神来,他放下手中的酒坛,直视着王世勤的双目缓缓开口道:“贤弟此言何意?莫非。。。?”

说罢他伸出一根食指指了指天。

王世勤笑着点头道:“郑兄果然聪慧过人,小弟适才之言实乃奉上意垂询与你,还请郑兄莫要介怀。非是某用言语诓骗与你,而是此事实在干系重大,不仅需与妻小长久别离,更兼恐有性命之危,上意体恤臣下之心,不欲强加于人,故小弟方有迂回之言。若郑兄并无此意,小弟便不再问到方才最后一言。但适才据小弟观察,提到三宝太监之事时,郑兄似有心动之意,故而小弟才顺势相问!”

郑芝凤连连摆手道:“为兄岂会怪罪贤弟,郑某贱名能直达圣听心下已是既感惶恐又有窃喜,况贤弟此次奉圣意前来相询,定是圣上看重郑某之长,故有此一问。至于贤弟所言此事干系重大,适才为兄转瞬间已是想了个大概,只是于取舍之间尚未有所决断,还请贤弟多多海涵!”

王世勤点头回道:“郑兄,你我二人不论出身还是任职都可谓迥异,某亦会想到郑兄若是应下此事,期间之凶险实难预料;依郑兄现今之境遇,若无重大差错,可以说子孙后代亦会有享之不尽的富贵荣华,若是平庸之辈定会以安稳为主。但大丈夫生于此世,此生若青史无名,那可真是枉活一生!郑兄大才,难不成亦愿浑浑噩噩一生,最终老死与床榻之上?自靖海伯封爵以来,皇爷对郑氏一脉恩荣有加,郑兄亦是贵为四品高官,难道郑兄不想更进一步恩荫子孙?依小弟看来,此次乃百年未逢之际遇,如何取舍近在郑兄一念之间耳!”

郑芝凤沉吟不语,王世勤也没有再出言相劝,只是默默地想着心事。

半晌过后,郑芝凤端起酒盏,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后开口道:“此事某尚需斟酌几日,请贤弟先勿要回禀,三日之內为兄必有决断!”

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章 心安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五章 皇庄1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二章 骆养性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
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章 心安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五章 皇庄1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二章 骆养性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