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

就在卢象升和众将议定剿贼方略,遣数路探马分别前往竹溪、竹山哨探敌情后不久,好消息接连传来。

先是朝廷的塘报送达,上面的内容让卢象升如释重负:高迎祥被孙传庭在西安以南的黑水裕击败并擒获,之后押送京师凌迟处死。

祖宽等诸将心里更多的则是失落与不平,高迎祥的精锐在寿州一战中损失殆尽,剩下的残兵败将不堪一击,现在却被姓孙的捡了个大柿子。秦军这回赏赐肯定少不了,那帮孙子躺着也有功劳赚,自己却仍在大山里与流贼打生打死,奶奶的!人比人,气死人!

紧接着兵部快马送来另一条好消息:京营两万人马正在赶来的途中,请理臣事先谋划布置数万大军合兵后接下来的剿贼方略;朝廷正在拟定剿灭闯贼之役所有参战将士名册及奖赏,不日就将赏功名单下发全军,请理臣宣示诸将,以安军心。

卢象升面带微笑,声音洪亮的开口道:“闯逆成擒,陕督建功!本官为我皇贺!为朝廷贺!为大明贺!此等巨贼之覆亡,昭示着流贼尽皆难逃其同样之下场!”

祖宽、李重进等人默不作声,黄得功、杨茂功、秦翼明等人脸上皆有振奋之色。

卢象升扫视众人神情,将各人心思看的通透。

他笑着继续说道:“本官已接获兵部指令,朝廷遵我皇谕旨,正在拟定赏功册,将寿州一战列入剿灭闯逆之役当中,其功与秦军同!”

祖宽闻言喜动颜色,咧着嘴笑道:“督帅此言当真?俺就说吗,俺们拼死拼活,圣上和朝廷能看不见?哈哈哈!这回儿郎们可是心气儿更足了!”

李重进喜道:“督帅,不论朝廷如何赏功,只要没将俺们忘了就成!俺们辽东军愿为圣上效死!”

旁边的祖宽瞅了他一眼没有吭声。

黄得功笑道:“督帅,闯贼授首,余下的最大股贼寇就是俺们眼前的献贼了,余下的皆不足为虑!若是俺们再将献贼剿了,那全大明之官军谁能与俺们比肩?周遇吉那小子去秦军虽是立了大功,可陕西荡平之后秦军再无大功可建!俺老黄这回可是有了露脸的机会,定要叫老周羡煞俺!”

黄得功的话顿时将帐内诸人的心思调动起来。

现在大明最大的匪患已经消除,剩下的就是崇祯八年焚毁皇陵的元凶——张献忠、老回回等人了。

尤其是张献忠,已被皇帝列为不可赦之贼,要是将他擒斩,那可是不次于剿灭高迎祥的大功啊。

寿州一役,黄得功从勇卫营带来的五百标营与流贼马队对冲,最后仅余百余骑,步卒伤亡也近千人。看着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士卒伤亡如此惨重,黄得功郁闷许久;在随后的河南几府剿贼之战中,黄得功和吴群经过精挑细选,才从投降的流贼以及想要参军的当地青壮中将五千人的编制补齐,至于马队则暂时无法得以补充。

卢象升见本来有些沉闷的气氛瞬间变得热烈起来,众将的心气一下子提升极大,心下也是感觉无比轻松。

他摆手止住众将的相互议论,接着说道:“还有一件喜事要告知诸将:圣上虑及我部征战经年,将士疲累不堪,故特遣京营两万人马赶来助阵!现京营人马已至汝阳府,不日将抵达郧阳!兵部要求本官与诸将探查贼情、制订方略,待大军合兵后,争取将献贼一举成擒!”

诸将听闻朝廷派了大军来援,心中都是既喜又忧。

祖宽拱手道:“督帅,俺们奉调从辽东来内地一年有余,与流贼交手无数,儿郎们折损亦是不少;可朝廷也未曾短了俺们的粮饷、抚恤,儿郎们并无怨言。当兵拿饷就该卖命,此乃天经地义之事,圣上一片苦心,俺们心下感激,可俺们还能打,管他献贼闯贼,土寇也!只要督帅一声令下,俺辽东军定会一马当先、踏平当前之贼!”

黄得功等人也是纷纷表态,表示不用等京营大兵赶到,现下人马足以将献贼剿灭,请督帅下令即刻出击就可。

卢象升岂能不明众人心思?刚才黄得功那番言语已将众人说动,这是怕京营前来抢功,这才蛊惑自己立刻下令发起攻击,以便争取在京营赶到前就将张献忠剿灭。

他对皇帝派京营前来湖广的目的看的很是清楚,京营的新兵必须经历战阵的磨练才能成为强兵,圣上对辽东将门并不放心,所以准备在将来以新军对抗或替代关宁军。

想到这里,卢象升笑骂道:“尔等少在本官面前耍小心思!献贼已被定为不可赦之贼,故此役首要之责是探明其部虚实与分布,之后制订周密方略,务必将其彻底剿灭!探马尚未送回情治,敌我态势不明,加之郧南地形复杂,依献贼之狡诈,要是其如寿州时提前遁走该当如何?何况据郧阳抚治之言,周边尚有别股流贼活动;依本官之意,此次要将湖广之贼一网成擒,务使一股走脱!尔等贪功之下,何曾思虑全局?”

卢象升的话顿时让诸将清醒过来,诸将都是久经战阵之人,知道自己方才有些想当然了。

竹山离大军所在的郧县有近两百里之远,竹溪更是再两百里开外;房县与保康距离则更远。数路探马要跋山涉水后方能抵达目的地,然后还要隐蔽抵近查探,记下地形地貌与流贼的兵力部署后再返回禀报,然后才能根据探回的情报制订战略战术。这一切都是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哪能在不明地形,不知敌情的情况下就打过去?那样做纯属纸上谈兵的无用书生之举。

见众人表情讪讪,卢象升笑着安慰道:“尔等立功心切,本官岂能不知?尔等放心,朝廷既是将寿州之功也计入赏功,此番郧阳之役岂会忽略?功劳少不得你们!但诸将要切记!战事一旦开启,诸将须谨遵将令,与友军配合作战,务使献贼走脱!否则本官绝不宽待!”

说到最后一句,卢象升语气陡然严厉起来。

众将皆是抱拳遵命后,各自回营向士卒宣示朝廷赏功一事。

张献忠自得到潘独鳌、徐以显的投靠后,野心陡增,二人的归附对他来说意味非凡,这是一种象征。

强如高迎祥者,鼎盛时坐拥两万精骑、数万步卒,加上前来投靠的其他各路流贼,麾下兵马最多时足有数十万,隐隐已成天下反贼之首。

但就是如此强大的力量,从来也没有读书人前来投奔。

这就是说读书人并不看好反贼们的前景。

潘独鳌和徐以显虽然并非读书人里的精英,但在张献忠这等草莽人物眼中,读过圣贤书的人无论眼界还是见识,那都属于顶尖的人物。

从另一个角度讲,二人的投奔间接的表明,读书人对大明的江山已经不看好了。

自从两人携家带口来到黄茅关的献营营地后,张献忠对两人表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尊敬。

他给两人各自配备二十名亲兵,都是专门挑选出来的久经战阵的精卒,各有一名军中老卒作为亲兵队正。

按照张献忠的吩咐,这二十人分成数队,每天十二个时辰护卫在两人身侧,睡觉时则在门外站班守夜。

张献忠特地从竹山本地找了数名仆从婢女送到两人家中,以供其家人使唤。

了解男人喜好的张献忠还给二人各自赠送了两名美婢,这种贴心的安排让潘独鳌、徐以显感激异常。

两人出身并非豪奢之家,家中虽有些许余钱,但并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的花用。年纪稍长的潘独鳌家中只有一妻二子,还有年近七旬的老爹。日常的收入就是靠自家原有的三十亩田地,以及投献其名下的五十亩田地的产出,另外就是平常给人代写书信之类的润笔,加起来一年也就是二三十两银子的收入,算是比普通百姓稍强一些而已。

徐以显与潘独鳌家的情形差不多,也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普通家庭。

二人平时何尝没羡慕过那些家有娇妻美婢的豪富之人?可惜顶多就是打磨打磨眼珠子,然后喝点小酒,痛骂几句世风败坏之类的话解解气而已。

原先可想而不可求的美事突然就出现在眼前,而且是真实不虚,可以尽情享用的,一切犹如做梦一般。

潘独鳌、徐以显在对张献忠不胜感激的同时,也是拿出了全身的本事来帮他做事。

张献忠虽然在官军中待过数年,对营伍之事算是颇为精熟,但对兵法则是一窍不通,打仗全靠经验和临场的嗅觉,其麾下士卒也是按照他在官军学到的那点皮毛来操训,并非是十分的精深方法。

潘、徐两人拿出手抄的孙子兵法给张献忠仔细讲解,并将从书中看到的操练团营方阵的方法教授给他。

张献忠将竹溪的孙可望、李定国喊来,一同听取潘、徐两人的教导,然后再按其法操训部分老营士卒。

经过近一个月的操演,老营数千士卒行止已经有模有样,再不是原先交战时乱糟糟的样子;变得进退有据,阵型颇为齐整,比以前显得精悍不少。

就在这期间,盘踞在百余里外的房县一带的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曹操罗汝才等人,在听闻张献忠率部至此,并打破竹山县城之后,也派人前来与张献忠部取得了联系,并着人知会了更远一些、在保康一带的闯塌天刘国能。

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
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