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

女儿的终身大事总算是有了着落,朱由检也算了结了一桩心事,接下来他就可以把全部精力用在对大明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上了。

以朱由检深植与脑海的思维和认知,前世德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是他最希望在大明搭建的。

以高科技制造业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基础,用做工精良的产业垄断全球市场的部分领域,然后再将获取的高额利润持续不断投入到民生工程中,从而使大明绝大部分平民百姓受益。

教育和医疗是社会福利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者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全民免费才是根本,这一点他已经与太子沟通过数次,并且将之写入皇明祖训中。

为了给后世打好基础,引进人才与培养本土人才,将会成为大明国策,内阁重臣们普遍都非常认同此项,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阁臣是施政者,他们执政观念一旦形成定式,那在选择承继者时自然会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朱由检并不介意重臣们挑选接班人的举动,虽然他们选择的大部分是世家子弟。

只要是能力出众、德才兼备的臣下,出身富贵或贫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班人会一直将优良的政策执行下去,不至出现于人亡政息这种糟糕局面。

重大政策的延续性是国力强盛之基础,朝令夕改往往让国家变得一团糟。

以大明现在的体制,只要个人能力卓越,想要在万人之中脱颖而出并不困难。

科举已不再是唯一选拔人才的制度,没有了身份的束缚和制约,就算是一个县衙里的普通吏员,一旦表现出远超众人的眼光和能力,那他将来的前程也会一片光明。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无数验证。

温侃、郑芝凤、宋应星、孙克敌、李建业等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这几人都不是进士出身,但现在却一样身居高位,这其中,温侃与孙克敌是公认的政治新星,被认为是前途无量之人。

温侃从内阁中书舍人这种不起眼的位置,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现在做到正四品的襄阳知府,并且宫里有风声传出,只要不出差错,再过两年,湖北巡抚一职是板上钉钉的事。

朝堂中人都清楚,温侃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靠的就是真抓实干,以耀眼的政绩换来的,他那个已去世的首辅老爹,在儿子的升迁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今天的荣耀,基本是靠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争取来的。

当然了,这也与他有个前首辅父亲在背后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这种先天优势是祖上阴德换来的,谁也说不出别的来。

要是有人不服,那你可以翻开各种稗官野史看看,那可是历代文人专门搜集小道消息的第一手资料。

大明历代首辅重臣无数,家中子弟更是数不过来,可最后有几个成器的?

现任岳州知州的孙克敌与温侃的升迁路径极其相似,也是以在任上实干加巧干而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政绩,从县丞到知县,再到现在正六品的知州,不到三旬的年纪便有如此高的品级,可以说将来的前景绝不亚于温侃。

这两位引人注目的政坛新星也就罢了,让知情人最为感慨的却是原本籍籍无名的李建业,这位出身一般的中年人能有今天的职级,其经历的确是相当不易。

现任青州府淄州知州的李建业本来只是青州府衙门里的工房书吏,其身份也只是一名生员,在府衙中打熬多年,一直碍于身份所限无法出头。

崇祯十五年时,青州府按照朝廷要求,于淄州淄河上游位置开建水库,但由于当地州衙缺乏懂水利土方的专门人才,工部派遣下来主持这项工程的主事突患重疾无法继续指挥,整个工地瞬间陷入瘫痪状态,这可让青州府几位主官记得着急上火,但暂时却也是无计可施。

上万名青壮召集起来可是费时费力,整个工程也已打好基础,可这时候主事的没了。

当时时值秋季,正是北方雨水稀少的时节,从那时到来年开春,四五个月时间都是农闲时节,最利于水利工程施工和建设,可要是没有专业人士指挥,这些劳力哪懂得如何修建明渠水闸啊?那可是真正的技术活。

府衙虽然立即派人火速赶往京师求援,请求工部安排专家前来指导,可这一来一去,加上中间的流程,至少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而到济南巡抚衙门要人也不比到京师省下多少时间,何况巡抚衙门工房吏目也都派往各县主持工程去了。

朝廷大兴水利的政策已在大明全面推广开来,各项工程展开的同时,也导致水利人才出现了紧缺的状况。

算来算去,工期极有可能大大地延迟下去,这可是朝廷关注的工程,也是青州主官们的政绩之一,现在中途夭折算哪门子事?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李建业找到了青州知府宋政远,毛遂自荐,愿意去工地担当主事一职。

李建业的自荐让青州府主官们在恍然之后随即笑逐颜开。

他们知道,自己虽说犯了灯下黑的老毛病,但以李建业的能力,去主持水库续建毫无问题。

别看这个李建业只是不入流的吏目,但人家可是水利世家出身,祖上数代就有治理水患的历史,家中藏有不少各种水利方面的书籍。

青州府钓鱼台水库就是时任府衙工房书吏的李建业的父亲主持修建的,当时十八岁的李建业也以生员的身份跟随在旁,全程参与了工程的施工,直到屡试不中、其父离职之时,不得不子承父业进了府衙工房。

虽说钓鱼台水库库容量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水库的所有设施相当完备,以李家数代传承积累下来的各种经验,再有工部主事留下的图纸,李建业去淄河水库临时主持工程进展的确是目前的最佳人选。

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二百章 客户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二百章 客户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二百章 客户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二百章 客户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