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初战

山阳县位于西安东南方向,距离西安三百里左右,隶属商州管辖。山阳地处商洛山脉,四周群山环抱。整个山阳县人口不过三万余口,县里田地大部分都是山地,只有县城附近地势才平缓一些。

县城的城墙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但因为税赋不足,难以修缮。有几处的城头已经缺损,如果有贼来攻,防守起来可是异常吃力。

城内约有一万人口,几条街道也是坑洼不平,沿街商铺也是门可罗雀。毕竟山阳地处偏僻,再加上城东的山里还有一处贼寇山寨,经常骚扰地方,劫掠过往客商,使得商人对前往山阳经商视如畏途,没有商业的带动,更让原本贫困的山阳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此时,破旧的县衙二堂内,山阳知县荀文礼正在与一个来客交谈。

荀文礼年约五旬,河南颍川人,自称是三国时曹魏著名谋士荀彧之后,可惜未有其祖才华十之一二。五岁启蒙,三十余岁方中生员,然后屡试不中,五年前才勉强以尾榜中举,他自知再进一步已是无望,正好朝廷选派各地知县。因山阳地处偏远,且为流贼经常肆虐之地,所以无人愿意前往为官。

荀文礼也是个敢拼的性子,不甘作为一个乡绅老死乡野,一咬牙不顾家人反对,应了山阳知县一职,算来已经任职三年。

他初到任上,倒也想做出一番政绩,一是为了将来积功升迁,二是为了给当初反对他的家人看。一到任上,他就下到乡下,鼓励乡民开拓荒地,种棉植桑。

第一年就拓荒一千余亩,其中粮田八百余亩,这在一个几万人的一个小县城,已算不错的政绩了,按一亩一石产量计算,第二年可增产八百石左右,到时吏部考核自可记上种种一笔。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庄稼丰收在望,县里组织民众收割完毕,盘踞在附近的贼寇整齐王,率众袭击了将收割的粮食运往县城的乡民,劫走了全部粮草,杀伤乡民若干。

荀文礼的升官美梦破灭,年底吏部考核给他记了大过,这直接断了他的前程,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最后一年任期完毕,他就卷铺盖灰溜溜的回老家了。

正与荀文礼交谈的不是别人,正是孙传庭的标营中军官,勇卫营千户罗世芳。

他带领五百马队,携带五日军粮,昼伏夜行,经过三天行程,于昨日抵达山阳,此刻五百官军正在县城北面的一处无人的山沟里歇息待命,他带着两个着便装亲卫来到县衙,自称是知县大人老家来人,见到了荀文礼。

见面之后,罗世芳出示巡抚手令,荀文礼赶忙将其让到二堂叙话。

上茶之后,荀文礼开口道:“不知罗将军此来所为何事?山阳今年税赋本应上交两千两,但下官无能,只收得一千两,正在府库内,将军返程时正好捎带交于抚衙。唉,这应是本官最后一次为朝廷缴纳赋税了!”

罗世芳闻听此话,并未将此行来意说出,而是问起荀文礼最后一句话的原由来。

荀文礼苦笑着将去年发生的劫粮杀人一事诉说一遍,语气萧索里透着浓浓的不甘,谈到贼寇整齐王时,更是满满的恨意。

罗世芳笑着开口道:“知县大人何必沮丧,本将此次奉命前来,正好将一场富贵送于大人!”

荀文礼闻听精神一振,身子前倾,问道:“将军何出此言?本官辖下不靖,百姓被杀,何来的富贵?”

罗世芳笑道:“大人境内流寇肆虐,以致地方不靖,所以被吏部记过。倘若大人将境内流寇剿灭,绥靖地方呢?”

荀文礼两眼顿时发亮,现今功劳以剿贼为第一。如果自己讲境内流寇剿杀,那去年截粮死人一事将会不值一提,将是大功一件,甚至会直达天听,圣上可是对流贼恨之入骨的。可他转念一想,眼神暗淡下来,叹气道:“本官手下乡勇弓手不过五百人,防守县城尚且不足,哪有余力剿灭贼寇!”

罗世芳问道:“敢问大人,那个什么整齐王手下贼众多少?战力如何?”

荀文礼回道:“贼整齐王名叫左二虎,本县人氏,实为边军逃兵,数年前逃回故地,聚众山里,开始不过百余人,经过数年劫掠,声势渐大,不时有流民军户往投。现手下贼众两千余人,其中精悍老贼足有五百,乃其依仗之精锐,内有马队一百有余,甲兵精良。余众手中都是棍棒农具,不足为惧。”

罗世芳傲然道:“好教大人得知,某本隶属皇家勇卫营,此次奉皇命率五百骑作为孙大人的标营随同来陕。某世代将门,从小习武,不敢自吹勇冠三军,但此等草寇尚未放在某的眼中!某的志向便是替圣上扫荡所有贼寇,建功立业,封侯拜将,莫非大人以为此番是某孤身前来?五百精骑已然在侧,儿郎们的手中刀枪正在渴望敌寇之血,大人,你还有何顾虑?”

荀文礼精神焕发,扬声大笑:“哈哈哈!有罗将军此等猛士,何愁贼寇不灭!”

于是二人计议一番后,罗世芳带着亲卫出城而去。

山阳以东一座大山平缓的山腰处,坐落着一座依山势而建的山寨。南、西、北面皆围成一人多高的石墙,寨门在正西方位,冲着寨门的是一条狭窄的坡路。

寨门内两边各有一座箭楼,上面各有弓手瞭望,作为火力压制,如有敌来攻,弓手可以各增加至五名,这对于普通官军来讲,已是很难攻破了。何况现在官军四处剿杀大股流贼,从未有尝试过攻击此处。

寨中的大厅内,整齐王左二虎正在与几名头目饮酒作乐。

他三十余岁,本是延绥镇的边军,从军十余年,积功升至把总,在一次剿贼途中,因与几名亲信奸银一家大户人间的妻妾,被那户人家告之总兵处,上峰按军令欲将其几人斩杀。有个在总兵处任职的同乡秘密告之与他,左二虎携带军械与几名亲信连夜潜逃,回到山阳老家后找到山寨所处之地,几人随安身于此。

随后趁夜潜入山阳一家大户中,杀其满门二十余口,劫得白银数千两,随后招得一些流民和逃亡军户,慢慢发展壮大起来。

亲信扫地虎李憨娃敬了左二虎一碗后说道:“大王,咱们现在也算是一号人物了,周边谁提起咱们不害怕?现在整天在这山沟里实在憋屈的慌,要不咱们干脆弄大点,把县城占了,那样大王不就是一方诸侯了?咱们弟兄们也弄个大将军当当!”

另一个亲信九条龙也开口道:“大王,弟兄几个都是从军混口饭吃,没想到跟着大王打出了好大的威名!我看扫地虎说的对,咱们应该干一票大的,直接攻下县城!咱们也跟闯王、黄虎、曹操比一比,让他们看看咱们也不差!”

另外几人也随声附和,左二虎眯起眼睛,心里思衬着,自己当初也没想到,自军中叛逃以后,能拉起如此多的队伍,打出如此大的名声。

现在山阳、商州一带,谁不知他整齐王的名字。那些乡绅害怕自己前去攻打,都是按月送来银两粮草等生活物资,路过的商队都事先乖乖的送上过路钱,前来投奔的流民军户也是每日都有。

总在这在山寨中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是占了县城,那就真的是威名远扬了。

左二虎的消息很灵通,很多乡绅和商队为了讨好他,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各地情报。

他知道现在朝廷主要精力都放在闯王、曹操、张献忠等大股反贼身上,陕西腹地兵力空虚,如果占据山阳后稳住阵脚,再把商州打下,劫掠一番,那自己就可以招到更多兵马,官军要是来攻,自己可以退回山寨,如果不管他,那他可以以山阳为据点,到处劫掠,发展壮大。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九条龙你安排几个兄弟,装扮一下入城,查探城防虚实,待查探清楚后,咱们一股劲把县城打下!”

九条龙兴奋的嚷嚷道:“还是大王豪气,那个破县城还用打探,城内那些乡勇根本不竟打!到时候咱们安排一些勇武的弟兄先进城,一旦攻打就做内应,占住城门,大王带着弟兄们一冲,那些杂碎乡勇早就跑光了!进了城,那些细皮白肉娇滴滴的官宦家眷,还不得由着咱们兄弟们摆弄!”

一众贼寇都是狂笑不止,畅想着享用官眷的乐趣。

正在这时,一名装扮成百姓的探子匆匆进入大厅,单膝跪地向左二虎禀报:“好教大王得知,咱在县城里得到消息,那个知县狗官正在组织乡勇弓手,说是要来剿灭咱们山寨,咱听闻后就赶回来报信了!”

左二虎等人闻听一愣,随即大笑起来。

左二虎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上不接下气的道:“这他娘的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老子正琢磨着咋打下县城呢,正好这狗官凑齐了人马给咱送上门!就这几百杂碎,还不够咱塞牙缝的!灭了这群杂碎,这县城就像个脱光了的娘们,既着咱们弟兄祸祸,哈哈哈哈!”

九条龙等人也是大笑着附和,左二虎命扫地虎等人点齐五百精锐老营,一千青壮步卒,下山迎战,其余的老弱看家守寨。

左二虎率部出了山寨,沿着山路来到了官道,大队步卒在前,一众匪首以及老营居中,一百马队作为后队压阵,总共一千五百名队伍沿着官道浩浩荡荡的向县城挺进。

左二虎几个虽是官军出身,也上过几次战阵,但毕竟是下级军官,训练小股士卒还勉强可以,人数一多,他们就不懂得如何迎敌,如何保持阵型了。

前方的步卒与其说是兵,更不如说是流民。手里的武器五花八门,有拿粪叉的,有拿铁锹的,有拿短斧的,有拿菜刀的,大部分步卒手里持着棍棒作为兵器,只有极少数手里拿横刀长枪,这样的就算是步卒里的精锐了。

这些持刀拿枪的趾高气扬的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一千乱哄哄的拥挤着前行。

在步卒身后是左二虎的老营,相比前面的步卒来讲就精锐许多,手中兵器基本都是刀枪,有几个手持火铳的铳手,还有二十几个弓箭手,作为远程打击的力量。

这几十人走在老营的前排,左二虎等匪首骑马走在老营队列的一侧。

在后面百步外是一百马队,也是拼凑而成,有骑骡子,有骑挽马的,真正能打的只有几十个骑着战马的贼寇,这些人不是逃兵就是土匪,见左二虎势大才投奔他而来。

行进了大约一刻钟后,正值九月天气,接近午时的时候太阳直晒,气温还是较高,加上人多热气散发,前面的步卒走着走着就乱套了。有人停住拿出携带的水壶喝水,有的在路旁解开裤带尿尿,有的干脆坐在路旁休息,吵吵嚷嚷,如同赶集一般。

前面一旦停顿,后队就无法前行了,九条龙骑马小跑上前,抡起马鞭,照着一个在路边尿尿的贼寇劈头盖脸的抽了下去,边抽边骂到:“叫你娘的尿尿!这是去打仗,你他娘的找死啊!平时咋教你的,打死你个混球!”

那名贼寇被抽的哭爹喊娘,裤子都来不及提上,叉开腿就往人群里躲,一众贼寇哄堂大笑,那些喝水的坐下的赶紧入列,队伍才又重新缓缓动了起来。

左二虎心里无奈,这些人大部分才来没多久,自己这些头目也不懂操练大队,所以只能先将就着如此。

再说方圆几百里内没有像样的官军,对付一般的武装,自己的老营足够了,其余的就是人多助威,让敌人害怕而已,说白了就是吓唬人的。等夺了县城,该好好操练一下这帮混球了,吃老子喝老子的,光在后面摇旗呐喊有个屁用。

走着走着,前方逐渐开阔起来,路两边都是平坦的荒地,这些就是荀文礼组织百姓开的荒,去年被抢后老百姓就没再种,这一片重新成为荒地。

在官道的右侧几百步外有个小山包,虽然不大,但从官道望去,这个小山包遮挡了视线。山包背后,罗世芳全副披挂手持长枪骑马肃立,身后是四百名勇卫营骑兵,战马嘴里都衔着枚,所以整个马队基本没发出声响。

官道不远处,一只小规模的队伍出现在贼寇们的视线里,这就是山阳县的四百名乡勇以及弓手。

知县荀文礼和典史牟大用各自骑着一匹骡子,站在队伍的前方。

这时左二虎已经发现了荀文礼这只队伍,他下令迎敌,九条龙策马来到步卒的前面,抽出腰刀向前一指大吼道:“宰了狗知县,赏银百两,冲啊!”,说罢一马当先冲了过去。

两只队伍相聚几百步距离,乡勇组成一个勉强算是方阵的队形,三十名弓手居前,二百名长枪手在弓手后面,两侧各有一百名刀盾手。虽然是乡勇,但平时典史牟大用农闲时经常组织操练,也算有点模样。

荀文礼看着冲过来的贼寇人数众多,当先一骑匪徒模样凶悍,大吼大叫着冲来,不禁脸色发白,手脚发软,差点从骡子上掉下来。牟大用身材粗壮,身着一身铁盔甲,因为平时接触武事,所以胆气比荀文礼这样的文人要壮一些,他见状忙道:“大人还是到队伍的后面去,等会冲锋起来怕会伤着大人,此处我来指挥!”

荀文礼颤抖着道:“好好,这里就交给牟典史了!记住,只要撑住一刻钟,巡抚大人的马队就会杀到!”

说完拨转骡子,慢慢跑向队伍后阵。

牟大用心一横,心说大不了今天交代在这里,手持弓箭回头吼道:“弓手准备!射完三箭马上绕到两边,长枪手顶上,刀盾手护着两边!”,

几百乡勇也都胆战心惊,但看着典史大人在身边,胆子也大了一些,三十名弓手张弓搭箭,斜斜指向天空,眼见的贼寇进入射程,牟大用大吼:“射!”

此时九条龙的战马已经冲到三十步左右的距离,牟大用一箭正中他的坐骑,战马悲鸣一声轰然倒地,将九条龙死死压在下面。

一片弓弦响动,三十只长箭斜斜飞向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转头向地面扎来。

前面持枪拿刀的贼寇冲锋在前,因为冲锋的人群比较密集,弓手们射出的箭矢全部命中,只听一片惨嚎声,只穿着布衣的十几名贼寇翻身倒地,有的被射中头部,有的脖子被射穿,有的扎在肩膀上,十余人瞬间或死或伤。没被射中的贼寇发出惊叫声,想止住脚步,但后面的贼众不知道前面发生什么,依然呐喊着往前冲,顿时与前面停住的贼众撞在一起,现场一片混乱。

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