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

“我皇欲亲征?此是哪个奸佞蛊惑我皇?!此贼当斩之!土木堡之变殷鉴不远,我皇欲效英宗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天子御众臣,凡事可代其劳也!我皇亲征,其意为我大明无良将乎?臣坚决反对此事!”

卢象升勃然大怒,霍地站起身来,细长的双眼猛然圆睁,一股杀气自眉间溢出,征战疆场多年、尸山血海中养成的气势十分的骇人。

乍闻皇帝有此想法的王承恩也是吓得心惊肉跳。此前朱由检并未透露出一点风声,所以王承恩不知晓。

开什么玩笑,你以为看戏本呢?还御驾亲征,英宗就是亲征才被蒙古人俘获,土木堡事变成了大明的奇耻大辱!这才过去多少年,皇帝你要重蹈覆辙不成?你这是嫌弃手下没有能人吗?养这么多文臣武将是干什么吃的?

“卢卿且听朕把话讲完。亲征乃朕偶然思及方才有此念头,并非有他人蛊惑!大伴,给卢卿倒茶!卢卿且安座!”

朱由检被卢象升的举动吓了一跳,之后略感尴尬的笑着解释道。

他知道一说出亲征,肯定会遭到卢象升的激烈反对;若换做温体仁、杨嗣昌的话,此事尚有缓颊余地,卢象升性格过于忠直,很难用道理说服他。

难道对卢象升说:为了让看这本书的书友们找到爽点,朕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学人家狗血一回?

王承恩端起茶壶先给朱由检斟满,然后一手提壶一手拿盏行至卢象升近前,卢象升用满是不善的目光看着走来的王承恩,他内心认为定是皇帝身边之人鼓动亲征之事,王承恩就是嫌疑人之一。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将茶杯递到卢象升手中,一边倒茶一边低着头用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卢学士,万不可让皇爷亲征!”

卢象升闻听之后方才消除了对王承恩的误会,端着茶盏对朱由检口称失礼后坐了下来,内心犹自思量着到底是谁提议让皇帝亲征的,若是教自己知晓后定不会放过此贼。

“可不能由着皇爷的性子胡闹!战阵之上刀枪无眼,弓箭炮子满天乱飞,万一不小心伤了皇爷,这天下人给皇爷陪葬都陪不起!皇后不敢干涉朝廷大事,此事须得知会懿安皇后才行!皇爷对懿安皇后的话还是能听得进去!”

王承恩心里琢磨着如何打消皇帝亲征的念头回到朱由检身后立定,手里拎着茶壶未曾放下却不自知。

“卢卿,亲征一事暂且不提,卿以为朕与本兵商议之策如何?卿征战经年,于战阵之事应有更深之见解,此策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卿予以指正!”

明年用兵辽东的方案,是朱由检与杨嗣昌等兵部要员几次商议后制订出来的。现在这只是个初步的策略,最终朱由检还要征询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等知兵重臣的意见,再由兵部上下拿出详尽的细则,予以彻底完善之后才能付诸实施。

“孙子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用存乎于一心亦!臣以为此方略虽大体可行,但细微处仍需用心推敲方可;此战胜败关乎辽东将来数十载安否,须得做足充分之备。臣再次申明,官军明年若欲建功于东北之地,关宁军之事须得于今年彻底解决方可,不然的话臣不建议对建州用兵!”

卢象升对于祖宽及其部下的跋扈难制有着深刻的印象。虽说后期剿贼胜利在望的情形下,辽东援剿之兵收敛很多,但祖宽等人只有数千士卒就敢抗命,若是数万关宁骑兵聚集一处,怕是谁的命令也敢违抗。

祖大寿在崇祯二年开抗命之先河,居然置京师安危、皇帝圣旨与不顾率部返回辽东,事后朝廷也对他无可奈何,这更加助长了辽东军上下骄狂自大的风气。

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形容辽东军最为合适,不顾国事只讲私利是祖大寿们的一贯作风,若想打建州,必须先解决辽东军,否则深入东北的官军后路绝难保证不出问题。

只要解决了这个隐患,卢象升对于平灭建州还是很有信心的。

在他的眼中,建州再强也不过是割据于苦寒之地的部落而已;若按照皇帝所讲的方略,十几万精兵正面进攻,建州必须用全部兵力与官军相抗衡,到时他率骑兵由侧面给其重重一击,其败亡就在顷刻。

“卢卿所言极是!朕所虑者亦是辽东!其多年来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朕思虑良久亦是苦无良策!现下只能寄望于洪卿能有良方解此顽疾,亦使朝廷能节省大笔开销用于民生之上!”

目前来看,洪承畴是蓟辽总督的最佳人选。

洪亨九行事狠辣果断,又善于变通,心机手腕都不缺,但愿他能解决掉这个大麻烦。

自己和古人比起来还是欠缺政治智慧和手段,这都琢磨了几年了,也没想到什么好办法收拾掉祖大寿,每年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给祖家送去大笔钱粮,要说心里不窝囊是不可能的。

洪承畴要是能办了这件大事,内阁的职位肯定是跑不了的,甚至给他封爵也不是不行,就看老洪的本事了。

朱由检知道与这些历史名人比起来,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差了不少;但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身处高位,只要一直秉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方针,最大程度上放权给手下,为历史上的这些牛人提供足够宽广的舞台,让其尽情施为,那在很多事情上结果应该不会很差。

自己不能如别的穿越大神一样,文能造玻璃制香水,武能提刀上马大杀四方,充其量就是一个智商处于正常水准的普通人,乍登高位,对于如何治国理政的方法和经验极其缺失,在很多事情上并不具备战略眼光。能在几年内将千疮百孔的大明治理成现在这样,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卢卿此去宣大之后,从两处边镇抽调一万四千精兵前来京师,之后与天雄军六千人一同归入勇卫营孙应元麾下。如此一来勇卫营人马将会有四万有余,再加上京营三万人马,此七万余强军将是明年攻略建州之主力,依建州现有之兵力来看,其唯有尽遣主力方能与之相抗,此举可为卿之侧翼突袭创造最便利之条件!”

依据史书上的记载,满洲八旗总兵力也就十万人上下,就算今年皇太极四处攻伐,收拢科尔沁、察哈尔等蒙古部落,扩充蒙八旗,其总兵力也就与明军的十五万人差不多;别忘了建奴还要留下人守卫盛京、赫图阿拉这两处要害,不可能把所有兵力用来与明军对决。

而且建州此举正好为明年卢象升的突击提供了便利条件。

皇太极将蒙古部落迁往建州,正好在西边制造出大片的无人区,这使得数万骑兵长途奔袭更容易遮蔽消息的传递。

“臣遵旨!臣建议明年官军出关之后切勿分兵几处,而是聚兵一处,直驱伪都盛京!此谓攻其必救!建奴既已改号建国,其伪都必守!我军骑少步多,而建奴以骑兵为主,辽东之地平坦开阔,最是适宜大股骑兵突击;一旦我军分兵,恐遭其聚而歼之!臣闻勇卫营已建车营,此营正是步卒克制骑兵之利器也!当年戚元敬正是凭借车营威震蓟辽!此营屏障敌骑之正面冲击最合适不过!”

朱由检对卢象升的提议自是极为赞赏,因为这和他想的一样: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但他是因为从历史上的松山之战中吸取的教训后得出的结论,这明显不算什么本事。而卢象升则是凭借着战场上积累的经验做出的判断,这就显示出了卢象升杰出的指挥才能。

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三百章 证据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
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三百章 证据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