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

朱由检心里非常清楚,想要通过一场后世所谓的“骂战”,从而一举推翻儒家那些糟粕文化在大明所占据的统治地位是绝无可能的。

这场论战最终只能起到有限的引导作用,毕竟一种悠久文明的生命力是异常顽强的。

经历无数代传承的东西已经根深叶茂,只有不断地祛除其病体,用更有生命力和活力的崭新观念对其进行改造和替代,最后才可以达成目的。

朱由检并没有彻底倾覆儒家文化的想法,儒家文化所具备的很多特质是其他文化无法比拟的。

但是,就如所有文明诞生之初,并不具备当下之形态一样,任何文明都需要经过实践去摸索和探寻,才会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与时俱进的文明才是最先进、最具活力的文明,这种先进文明的环境里,才会诞生最好的体制。

儒家文明必须摒弃务虚不务实的缺点,保持和发扬“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更多吸收其他文明中的先进理念,促使华夏文明始终领先于世界。

此次大论战中,受益最大的就是皇明周报,随着加入论战的士人越来越多,报纸的销量有了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影响力也是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现在的报纸已经改为两天一期,工作量随之增加很多,发行量的剧增也使得报社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采编人员的增加也使得新闻的及时性和题材多样性更加灵活丰富,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皇明周报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媒体的雏形,也成为了引领大明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

这也是朱由检希望看到的。

报纸在民间的影响力越大,那它报道的内容就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民众的行为和思想,这对大明社会的变革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随着论战的升级,传统儒学和以阳明心学为首的务实学派之间的碰撞越发激烈,双方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每一期的皇明周报上,整版都是这种辩论的文章,这些名士大儒个个引经据典、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文章的内容也能看出,双方的火气越来越大,就差撸起袖子当街掐架了。

京城由于衙门众多,而且这几年学堂也相继开办了很多,普通民众识字率很高,大部分家庭收入也不低,在忙碌一天后,花几个铜钱买上一份报纸,看看大佬们骂战,就成了很多家庭茶余饭后的乐趣之一。

两个月以来,争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已经有很多官员加入其中,有不少传统儒学的死硬分子通过各种渠道上书,要求内阁惩处这场论战的始作俑者,把朱舜水和吴伟业贬到地方为官,以便平息这场好像无休止的风波。

阁臣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也是不太一致,但他们都知道皇帝向来提倡务实主义,从而进一步推断出这篇文章极有可能就是按照皇帝的意思才刊发,所以尽管外界群情汹汹,但阁臣们却始终保持沉默,既没有掺和也没有表态。

内阁这种坐视不理的态度也引起了不少名士的不满。

街头巷尾已有不少言论,直指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尸位素餐,面对有人胆敢公然质疑名教的无耻行径,居然对其进行严厉打击,这种做法哪里对得起历代先贤之教诲,此等人就不该居于庙堂之上。

处于这场风波中心的朱舜水和吴伟业现在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压力。

两人除了正常公事外,还要花费大量精力来撰写文章,以回击外界的质疑和谩骂,甚至就连家宅门前也有人对他们进行围堵和谩骂。

不过幸好两人都是意志力极其强大之人,对于心中的理想和信念都是抱着一种执念,一直不为压力所动摇,再加上朱由检吩咐锦衣卫对他们予以随身保护,并将那些有过激行为的人抓了几次,这才制止了事态有进一步失控的局面。

虽然阁臣们并未就此事表态,但参与论战并发表反对意见的不少中下级官员却都受到了上官的警告:一切以公务为主,切勿过多触及其他。

大部分反应快、脑子活、嗅觉灵敏的官员立刻收声,再也不对此事表态。

这些人突然之间明白了这件事中的利害关系,知道既然是上官态度明确,自己再掺和下去的话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

而剩余少部分反应迟钝、思想僵化的官员依旧我行我素,不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处处表达对朱舜水等人极度不满之意,其中不乏有上书要求贬谪二人者,这里面叫嚣最厉害的当属礼部仪制司郎中郭太沿、光禄寺大官署主事范德庆、太常寺少卿李显明等人。

这几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所就职的衙门都是清闲之地,平日里也没多少正经公务,所以闲工夫特多。

这人一旦闲下来时间长了,那就想着找点事做了。

郭太沿等人平日里便时常聚在一起,宴饮之余,没少感慨自家怀才不遇,朝堂大佬有眼无珠之类的话题,有事没事就上本给朝廷出台的政令挑刺,满心指望能引起重臣的赏识,从而平步青云、一飞冲天。

但事实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对于他们在奏本中空洞乏味,又苍白无力的内容,往往在内阁中书舍人那里就背扔到字纸篓里,那有可能到的了顶尖大臣的手中。

郭太沿等人也不是没猜到这篇文章背后有皇帝的身影,但他们以为在如此强大的反对声中,不管是谁最后都会妥协,只要自己在其中表现卖力,赢得众多名士的支持,那将来就有机会借助巨大的名声要挟朝廷索要更好的官职。

遗憾的是,几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九章 皇庄5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
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九章 皇庄5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