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发展

正在陕北剿贼的洪承畴虽然没有什么捷报传来,但他也时常上本,表示流贼闯将李自成等匪首,在他步步为营的战略下,已经被迫向北移动,因为陕北一带地形复杂的缘故,虽暂时无法彻底剿灭陕北流贼,但截断了流贼向中原一带流窜的线路,这就给在大明腹地剿贼的卢象升减轻了极大的压力。

崇祯对洪承畴的老成持重表示赞赏,因为现在的李自成还不成气候,不管是实力和名气都不大,并且被洪承畴牢牢的钉在陕北一带,极大地限制了他实力的壮大,历史上的李自成是在突破官军的防线,流窜到中原地带后才借机发展壮大起来的,如果一直龟缩于人口急剧减少,田地连续几年颗粒无收的陕北,势力将会遭到极大削弱。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剿灭高迎祥,打掉大明境内流贼的这面旗帜,然后等孙传庭秦军成军后,再北上汇合洪承畴,将陕北之贼消灭掉,至于拓养坤、张献忠、革左五营、曹操等部,要么虽然人数众多,但实力并不强,要么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状态,以劫掠享受为主,对大明的危害并不是很大,官军实力日益强悍的以后,消灭他们不算难事。

自己穿越来大明不到一年,通过改变原先急躁冒进的战略规划,加强官军后勤保障,选贤用能,坚持用人不疑的策略,已经逐步扭转了开始恶化的局势,只要沿着目前的大方向前进,并且中间不再出现大的变数,那么挽救汉人最后的王朝还是问题不大的;最难的是如何改变这种腐朽的制度,那会触动绝大多数当权者的利益,搞不好的话下场及其悲惨,隋炀帝的结局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前的重中之重仍然是军事和财政,文官集团腐败已久,想从根子上彻底纠正,需要长远的计划,最重要的是手里要有足够的实力,只有大明彻底安定下来,自己手里有了如臂使指的利刃,那才具备了挑战利益集团的能力,现在内忧外患之下,再对文官集团下手,那是嫌自己死的慢,穿越不到一年就死的皇帝,将会成为穿越者的耻辱。

况且目前的朝廷还能勉强维持,文官们也并非铁板一块,楚党、浙党、东林党也是相互牵制着,还有已经式微,但并不死心的阉党,正在通过一些小动作不断的发出信号,试图重回到权利圈内。

崇祯一直没把首辅温体仁换掉,就是因为他是个孤臣,虽然能力平庸,嫉贤妒能,但对崇祯的话语没有一丝违背,他非常清楚自己当前的处境,现在在朝堂上已经成为各党攻盰的主要目标,只有紧紧抱住皇帝这根大腿,才能不会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崇祯穿越来的后世,对于东林党抱有极大的恶意,所有对明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把东林党视为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认为正是由于东林党的贪得无厌,自私无能,毫无文人气节等行为,才使得本来有希望平贼灭奴的局势彻底恶化。

崇祯本人基本赞同这些观点,但对结论持不同看法,东林党的势力范围主要是江浙一带,他们在朝堂的代言人,给整个东林党争取的基本是这个集团在江南的利益,蛊惑崇祯除掉阉党,召回驻江南的税监、矿监便是例证之一,但这只是减少了崇祯朝的赋税收入,并未对大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天灾人祸饥民日重,官军缺饷少粮,缺乏对整个战局的战略规划部署,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加上卢象升战死,崇祯听信谗言将孙传庭逮入诏狱好几年,然后是逼迫洪承畴仓促上阵,被建奴大败与松山,葬送了大明最后能战的十几万士卒等等,这些都是大明覆灭的原因。

在青州晒盐的巩凡物也传来喜讯,经过数月的辛苦的实验和等待,晒盐终于取得了成功,半年多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产盐量稳中有升,从最初的每亩产盐百余斤,到现在亩产已达近两百斤左右,盐田也从最初的十亩扩展到百余亩,按照目前的产量计算,日产食盐可达两万斤左右,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产量还会增加不少,除了人手,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连年的大旱田地庄稼虽然遭殃,但却给晒盐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充足的光照,持续的高温,都是晒盐最主要的条件,这么好的条件自然要尽快扩大晒盐面积,迅速提高产量。

巩凡物正在从当地大量召集人手,平复荒滩,修建围墙和民工住所,包括一小队锦衣卫的营地,完善配套措施,让大家生活更加方便。

为了保密,巩凡物遵照崇祯的意思,招募人手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招募进来的家庭所有成员,三年之内不得外出,不得与除盐场外的生人接触,以免技术泄露,毕竟晒盐不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一旦有人进来走一遭,整个流程就会一览无余,在崇祯的海盐还没有垄断市场的情况下,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目前盐场里共有二十户家庭,人口总共八十三人,其中青壮五十一人,妇孺老弱三十二人,都是经过锦衣卫查访,身家清白,家中赤贫之人,在盐场给出的青壮每日两顿饱饭,每月八百个铜钱,另外每户每日给米两升的优厚条件的吸引下,举家迁入盐场,这么好的条件,只要求三年之内不得外出,这样的东家简直是菩萨转世啊,别说三年不得外出,就是十年也行啊,自家平日里也就是在村里二亩三分地打转,除了卖针头线脑的小商贩,一辈子也见不到几个生人。

围墙离海边的盐场向内地扩出去五里左右,这也是为了给将来盐场规模扩大后,各种建筑物留下足够的空间,在崇祯的设想中,这里产的盐将直接面向山东、河南、湖广部分地区,未来还要在南直隶境内的盐城县设立盐场晒盐,所产食盐辐射整个南直隶以及湖广地区,位于天津卫一带的长芦盐场由于疏于管理,管理盐场的转运使司、提举司上下贪腐严重、导致大量的盐户逃亡,产量急剧下降,所以也被崇祯列入重建的规划中,他已经安排锦衣卫在户部的坐探,暗中打听户部衙门中大小官员的个人情况,发现德才兼备的人才后,便会对长芦盐场的衙门进行清理,逮治大小贪官,然后让自己属意之人接任,按照青州盐场的方法生产食盐,面向京津冀以及山陕两省,如果这项计划得到实施,那国库的财政短缺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内帑也会得到巨大的充实。

当然,就算有了盐,但还要有市场,想要从哪些富甲一方的盐商手中拿下市场,过程将会是复杂曲折的,血腥暴力是不可避免的,盐商以及他们背后的人,绝不会将手中的摇钱树拱手想让,不要想一举占领整个大明的食盐市场,要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只要自己执政地位不会受到外来威胁的情况,到时候再以雷霆手段彻底消除所有障碍,在全大明施行官盐专卖,目前只能闷声发大财,手段不能过激,以免出现不可控的变数。

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十五章 哗变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九十章 平息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
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十五章 哗变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九十章 平息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