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

对于温体仁如此上道的建议,朱由检感到十分高兴:没错,对于朕来讲,你就是最大的挡箭牌,首辅就是首辅啊,关键时候知道自己就该站出来背黑锅。

嗯,这种让朕舒心的臣子一定不能让他吃亏。等老温致仕后,只要他那个在司农寺的儿子做出一番政绩,朕一定会不吝拔擢。

“圣上,曲阜衍圣公之位虚悬已久,孔兴燮两年来连番上表请封,不管是朝堂还是士林中对此也是议论纷纷,尽管圣上压下不少朝官为孔兴燮袭封之奏本,但此事实是不易耽搁过久。

联想到此处,老臣以为,孔家实是圣上欲行之策最好之助力。只要能设法逼迫孔兴燮率先上表,自请给朝廷缴纳租赋,到时圣上便可顺水推舟,将衍圣公位赐下,那到时舆情之风波便不会迁延圣上或朝廷,圣上之策便可得顺利推行!”

没等朱由检高兴完,温体仁不紧不慢地把他心目中所谓的挡箭牌说了出来,朱由检听完后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能混到如此高位的人,的确是没有一个善茬啊。

原来并不是仅有包括自己在内的少数人有拿孔家作伐的打算,其他人也有啊,只是因为事不关己的缘故,这才没人向自己提出这种建议,这一旦牵扯到个人利益的时候,孔家这个巨型标靶果然被人毫不犹豫的给推了出来。

由此可见,读书人口中所谓的至圣先师,也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要是利益足够,万古明灯也可以被弃若敝履啊。

自己其实还没打算好这次便把孔家给抛出来,但现在看来不得不把这个计划给提前了。

“唔,温卿所言的确有理。朕也曾虑及于此,现在看来也到了衍圣公府为国做出适当牺牲之时了。

不过,如此大事,倒是不用急于求成,朕还要等一等,看看孙、卢二卿南下之差遣有无更大收获,到时朕会据此再做出相应之部署!”

为了避免士绅一体纳粮的大计在朝堂上引发不必要的动荡,朱由检还是打算故技重施,准备以差不多的利益来换取重臣们的支持,同时也会把更多的人加捆绑在一起,使大明这艘巨轮在风浪中行使的更加稳固。

一切要看锦衣卫在这次的行动中能收获多少了。

政治就是妥协。

为了达成更大的目标,适当做出让步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如果这个让步是拿着少数人的利益,来交换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好处的结果,那这种妥协就是胜利。

派锦衣卫去就是为了抄家敛财的,但朱由检虽然知道是江南士绅集团牵扯其中,但并不清楚到底是谁、有多少人会被牵连进去。

既然内阁首辅都觉得应该把孔家拉下水,那就给庄元洲以及兖州府的锦衣卫下达指令吧,在锦衣卫侦缉江南命案的同时,把孔家的事办妥,这样双管齐下也不耽误功夫。

在从温体仁家离开之后的第二天,一队锦衣卫催马驰出京城奔往了山东方向,并在第四天到达了兖州府。

对此一无所知的孔家人不知道的是,大明最顶尖的两个人,就在一次简单的宴饮之间,便轻轻松松的订下了事关孔府兴衰的策略。

“既是圣意已定,明府打算如何去做?此事须得计议周全后一击奏效才可,否则定会引发不小之风波,给我皇增添不必要之麻烦!”

曲阜县衙二堂内,一身商贾装扮的锦衣卫兖州千户所千户刘进以知县故交的身份来到曲阜,与庄元洲商议如何逼迫孔家就范之事。

自从上次将自己的打算密奏朱由检之后,念头通达的庄元洲便放弃了想把知县权利抢夺过来,以便维护朝廷和自己尊严的打算,变成了曲阜士绅们希望看到的那个泥胎木塑,对衙门里的大事小情一律不再过问。

闲来无事时庄元洲换上青衣小帽,带着仆从或是街市闲逛,或是出城去往乡间,与种地的农夫闲谈,或者是带上食物帐篷登高望远,俨然一副不理俗事的模样。

他的这番举动被有心人看在眼中,最后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这位县尊看来是读书读坏了脑子。放着孔家这颗遮天大树不抱,硬是跟远在天边的朝廷站在一处,结果现在看到夺权无望,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看这情形,这位是准备熬到任期后拍屁股走人,对于是否大权在握已经无欲无求了,照此下去,吏部的考评肯定是拙劣,将来的前程也是堪忧,千辛万苦中试后弄到如此结局,实在是令人慨叹不已。

庄元洲确信,自己已经把皇帝的心思猜的大差不差,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皇帝肯定会对孔家下手,之所以现在没有动手,最大可能就是欠缺理由和时机罢了。

果然,在一天天内心的煎熬中度过的庄元洲,终于等来了皇帝明确指示,随之而来的还有令他并不喜欢的锦衣亲军。

不过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庄元洲心里分得清楚,指望朝廷方面的助力,自己想搬到孔家是不可能的,对付这个屹立了一千多年的豪门大户,唯有动用厂卫这种带有毁灭性力量的机构才能完成,自己需要的是立功,能让皇帝高看一眼,至于和谁合作,并不重要。

他心里早就清楚,别看孔家高高在上,千百年来就连历朝皇帝也不敢或者不能撼动它,并且也几乎没有帝王想去动它,但今上的作为却和历朝历代的君王截然不同。

衍圣公之位虚悬两年,今上硬是不肯下旨袭封,这可是千百年来从未出现过的。

这两年中,无数的朝堂大佬、士林名宿纷纷上书朝廷,请求尽快让孔兴燮承继爵位,以安士林之心,可这些奏章进表无一例外地犹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得到丝毫的回应。

庄元洲知道,孔家不过是历朝历代帝王利用的工具和傀儡而已,他们需要孔家这尊神像的存在,然后会在背后通过孔家向世人传递自己的意志,以此来达到统治人心、江山永固地目的。

不过,今上像是要打破这个惯例,但不知道想用何种方式来取代孔家的影响。

不管了,只要能达成最初读书时的目标:位列朝堂,大权在握,安黎庶、扫不平,那便一定要站在能够帮助自己完成心愿的那一方。

“不知刘千户对此有何打算?依本官看来,若想事成,须得采用非常手段方可,而亲军所长也正在此处。

本官以为,想要迫其就范,不必太过繁琐,单刀直入最为省力,其效亦为最佳!”

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四百章 布防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六十章 追击2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章 皇庄2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
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四百章 布防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六十章 追击2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章 皇庄2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十六章 平叛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