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

朱由检之所以要将釜山和仁川两处港口拿过来,完全是基于后世相关事件的影响太过深刻的缘故。

因为后世的霉菌就是从这两个地方登陆朝鲜,考虑到不能让将来在家门口整日面对强敌,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被迫参与了韩战,致使国力受损严重,影响了建国之后刚刚开始的各种生产和建设。

万历年间朝鲜的两次倭寇入侵,都是从釜山登陆的,朝日两国之间才是真正的一衣带水,对马海峡的宽度也只比台湾海峡略宽而已。

说起当年的两次抗倭援朝,除了处于保护藩属国的安危之外,神宗以及重臣们所担心之事,与后世抗美援朝时国内高层的忧虑是一致的。

“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

这就是当时廷议时打动神宗皇帝最重要的一句话,所谓的万历三大征耗尽国力,是导致大明灭亡的罪魁祸首,这样的结论是荒谬的。

三大征都是被逼无奈之下的必然选择,也并不是明亡的最致命因素。

шшш⊕ ttκá n⊕ ℃O 在朱由检的战略规划中,将来明军会以釜山为基地,在海军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派遣大兵攻略日本九州岛,在日本的家门口放一头恶犬监视,将这个不安分的国家监控起来,把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消灭于萌芽之中。

去年琉球国国主派遣使节来访大明,力陈本国多年来深受倭寇侵扰之祸,请求大明派遣军队驻扎本国,打击倭寇入侵,保护琉球群岛民众安全。

对于这样合情合理的请求,朱由检自是欣然同意。

作为举世无匹的超级大国,强盛的大明自然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保护弱小不被凌虐便是最重要的一条。

于是,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大明南海舰队在琉球设立了分舰队,军港就设置在靠近日本的方向。

将来在取得九州岛的控制权后,这支舰队便会移往九州岛驻守,作为后方的琉球群岛就更加安全了。

对于明廷提出的驻军条件,金成勋在稍微犹豫过后便一口答应下来,随后便在正式的文书上签字用印,以示文案开始生效。

万历年间的第一次倭乱,日本仅用五万先锋就将朝鲜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在很短时间便夺取了汉城、西京、晋州、开城等重要城市,朝鲜军民死难者以数十万计,大批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弃家西逃,被战火侵袭的地区到现在还没恢复到原先的状况。

这一切都是因为朝鲜的国策导致的。

朝鲜李氏国王统治时期,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致使整个朝鲜武备松弛,“人不知兵二百余年”。

加之朝鲜资源匮乏,举国上下三百多个郡县少有城墙护卫,这就让倭寇更有了可趁之机。

后世某些棒子极力夸耀本国名将李舜臣如何如何,率领本国水师与倭人大战,数次战斗均取得压倒性胜利等等,这纯粹是吹牛屁。

按照棒子的说法,李舜臣率军先后共计歼灭倭寇达九万多人,这简直就是在瞎扯。

先不说日本两次侵朝中间相隔数年之久,就说日本入寇中人数吧,丰臣秀吉先后向朝鲜派遣了总共十九万的军队,你李舜臣带着水师就搞掉人家一半兵马?

要是日军如此不堪一击,那你家国主和重臣们为何逃到了鸭绿江边?

第一次侵朝,那五万日军横扫你国东部时,你李舜臣在哪里你们英勇无敌的水师又在哪里?

积贫积弱之国好容易出一个稍微拿得出手的、其真实水平相当于大明一个游击将军的大将,还不是不管谁的战绩都往他身上装?

身居朝鲜高层的金成勋当然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朝鲜的国力根本没办法供养超过五万人的军队。

如果真的如天朝陈大学士所言,说是大明已经收到情报,日本正在组织军队,准备再次征伐朝鲜,那如果天朝不出兵救援的话,结局毋庸讳言。

不就是两处港口吗?

人家宗主国愿意花费巨资,派兵保护朝鲜免受屈辱,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况且人家陈大学士也说了,天朝皇帝陛下会一切就绪之后,选择合适的机会,帮助朝鲜发展经济,提升朝鲜国内整体生活水准,而这其中,海运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朝鲜那些只能在近海十里之内晃悠的小船来说,搞海上贸易是绝无可能的,而天朝可是所有装备应有尽有。

陈大学士说了,只要文案签署完毕,待过了中秋节,天朝就会调集粮食物资救助朝鲜。

这些粮食物资将会从天津卫港,走海路运往仁川、釜山,到港后,朝鲜国只需组织人力运输便可。

天朝就是天朝,出手就是阔绰无比。

陈大学士言称,皇帝陛下已经下旨言明,此次援助的粮食,第一批将会达到三十万石,其余的将会根据朝鲜国内的局势再行斟酌。

大明虽然刚刚度过饥荒时期,但也不忍见藩属国之民众冻绥而亡,所以,大明就算勒紧裤腰带,全国上下少吃一口粮食,也要节约出口粮,救济可怜的朝鲜大侄子。

闻听陈奇瑜的一番表态后,金成勋和朴炳书心情激荡之下,眼含热泪面向紫禁城方向,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表示对朱由检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三十万石粮食啊,这可是天大的人情!

朝鲜政府去年的赋税总收入才只有三百万石左右,而天朝一出手就是朝鲜国赋税的一成,并且还会有后续的支援,这可真是慷慨无比了。

不过金成勋不知道是,从天津卫港口起运到朝鲜的,全都是以前郑家船队从南洋购来的稻米,这些稻米已经存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再不处理掉的话,很多都要发霉病变了。

随着大明农田水利建设的大发展,大明的粮食连年丰收。

夏收刚刚结束不久,各地的新粮正在通过运河源源不断的向京城运来,粮仓已经不够用了,天津卫这些备用粮仓必须抓紧时间腾出库容,以便盛放越来越多的新粮。

中秋节刚过不久,朝鲜使团一行分成两路,一路远路回返,另一路由金成勋亲自带队前往天津卫港口。

他们将从这里乘坐运粮船一同回到朝鲜。

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海船上的金成勋想象着抵达本土后受到的热烈欢迎,不由自主地心神迷醉起来。

回去后,自己当然要大肆宣扬此次差遣的艰难,要把自己描述成,为了国家的安危而忍辱负重的英雄,从此建立起自己谦逊低调的人设,这样才能在朝堂角逐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六章 皇庄2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百章 客户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章 客户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
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六章 皇庄2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百章 客户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章 客户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