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

景春楼是一座位于京师西城的酒楼,由于菜式花样繁多,又美味可口,所以生意非常红火。若是不提前预定,楼上的雅座根本没有空闲的时候。

时近午时,景春楼热闹非凡,楼前宽阔的场子上已经停了各种各样的马车,并且还有马车不断的赶来。

来自顺天、保定、真定、河间、永平、大名以及宣府的各府大小盐商,或被胁迫,或自愿来到景春楼,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像雪一样白,且价格更低的食盐。

真定府的盐商赵四海下了马车,举目四顾,没看见几个相熟之人。正要举步往酒楼行去,突然闻听有人喊道:“赵兄!且等下小弟!”

赵四海回头望去,一辆刚停稳的马车上下来一人,身穿褐色布袍,头戴六合一统帽,手拿折扇,满脸笑容的向他走来。

赵四海笑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李老弟!哈哈!”

来人叫李有金,是保定府的盐商,二人数年前去两淮盐场进货时相识。真定和保定相邻,但两人各自在府内分销,不存在竞争关系,加上言谈投机,故而成了朋友。

此次来京师与会,赵四海本想着顺路约着李有金一同前来,到了保定才知道,李有金已经提前数日进京了,没想到自己刚下马车就碰到了老友。

两人拱手见礼之后,赵四海看看四周没人注意,小声说道:“李老弟,跟哥哥我说实话,此次前来京师,也是锦衣卫找上门后你才来的吧?”

赵四海在真定府行销食盐多年,攒下了不小的家产。他也没多少野心,就打算这样经营下去,然后传给子孙后代就行。

前段时日,有两名京师口音的陌生人找上门来,说是要跟赵四海谈生意,赵家仆人赶忙去内宅禀报自家老爷。

赵四海正在花园的凉亭中乘凉,听到禀报后便让仆人将来人打发走,自己对现下的生活很满意,没心思再去插手别的生意。

谁知道来人不经许可便直接来到了花园中,赵四海恼怒之下便要喊人将两人打出府里。

家业比较丰厚的盐商有不少是从贩卖私盐起家的,不少人手头都有人命在身,手底下也有几个亡命之徒。等贩卖私盐赚了第一桶金之后就转而和官府中人勾搭上,购买盐引,从官府的盐场拿货后再坐地分销。,分销地当然就是自己带着人刀头舔血打下来的地盘。

赵四海的地盘主要是真定府东北,枣强、武强、武邑、深州这几个州县。他就是枣强本地人,幼时跟随二叔习武,长大后便跟着二叔贩卖私盐。

在他十八岁时,二叔在和另一路盐贩子火拼时被人砍了头去。他也被一杆长枪刺中右肋,跳到河里才侥幸逃生,养了大半年才把伤养好。

半年中他无数次梦到二叔被砍下首级的一幕。他发誓一定要提二叔报仇,定要将仇人的首级供在二叔的坟前,好让二叔瞑目。

养好伤后,赵四海经过半年的蹲点盯梢,终于摸清了仇人的生活规律。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邀集几名过命的兄弟,翻墙进入仇人宅院,将对方全家老少三十多口人全部屠灭,起获上万两银子后一把火将仇人宅邸烧成一片废墟,终于算是了却一桩心愿。

这起惊天大案惊动了官府,但衙门的捕快查探现场后一无所获,最后只能当成一桩悬案不了了之,枣强知县也因此事调往他处降职使用。

赵四海再次隐忍年余,等到事情彻底平息之后,用手中的银子招募了数十个亡命之徒,带着这帮手下四处火拼,终于打下了现在的地盘,然后花费重金洗白身份,做起了富家翁。

随着赵四海的喊声,几名赤裸着肌肉虬结的上身,手持棍棒的壮汉从前院跑了过来,将两人围住,只等主人一声令下便要把他们打翻在地后丢出赵府。

两个陌生人毫不惊慌,其中一人呲牙一乐,伸手入怀摸出一块木牌,冲着几名壮汉晃了晃道:“不想给你家老爷招祸的就赶紧滚一边去!”

另一年长一些的则是抱臂而立,默不作声。

赵四海隔得远,看不清木牌上刻着的几个字迹,但他也是见过场面的人,与官府中人没少打过交道。知道江湖中人没有亮身份这一说,这木牌显然是朝廷的人方能配备的。

他赶紧下令几名壮汉退下,然后态度恭敬的拱手作揖道:“不知两位贵客是何来路?小的与县衙的孙捕头颇为熟络,要不小的做东,午时请孙捕头陪两位贵客在鄙处饮酒,二位要是短了盘缠,小的有孝敬送上!”

拿着腰牌的年轻人听到孙捕头之后,鼻子里嗤了一声。待赵四海说完,他将腰牌朝着赵四海眼前晃了晃,慢悠悠的开口道:“赵员外可认得字?什么孙捕头儿捕头的,他是何身份敢陪爷喝酒?瞪起眼睛看看!咱是天子亲军!”

赵四海听到天子亲军几个字,脸上登时一点血色也无,头上陡然冒出的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流淌。

莫不是当年的案子发了?要不怎么锦衣卫找上门来了?不对啊,这都过去多少年了,谁还记得当年之事!

那名年轻人将腰牌收入怀中,打量一下赵四海,扑哧一声乐了:“赵员外当年可是个人物啊!手里至少数十条人命吧?怎地做了几年富家翁,胆子变得如此之小?莫怕,我等今日找你,是想送你一场大富贵!”

赵四海听到最后,终于放松下来,自己适才想多了。要是当年案发,人家早就大队人马上门,直接抄家逮人了。

赵四海顾不上擦汗,“啪”的一声伸手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小的有眼无珠!不识贵人!二位上差赶紧请坐!来人!置办酒席!食材要最上等的!”

两名锦衣卫在凉亭的石凳上坐下,四处打量一番后,说话的那名年轻校尉轻叹道:“某一直听人说江南盐商豪富,没想到咱这北地的盐商也是不可小觑啊!赵员外宅子可是花费不小啊!某二人要是指望朝廷薪资,怕是数十辈也置办不起啊!啧啧!”

赵四海未敢落座,拿着茶壶给两人倒上茶水,陪笑道:“两位上差说笑了!小的就是个土财主,哪比得上您二位身份荣耀啊?待二位酒足饭饱,小的自有土产呈上!”

那名校尉赞道:“赵员外知情识趣!也不愧的我二人挑中了你!某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第三千户所小旗李亮,这位兄弟是校尉赵安。某二人奉命来找你赵员外,是有桩食盐的生意与你商谈!”

这时几名婢女陆续将酒菜端上摆在凉亭的石桌上,李亮二人在铜盆中净手入席,拿起筷子毫不客气的开始大吃起来。

赵四海立在一旁,琢磨着李亮的话。

锦衣卫怎么做起生意来了?难道是探知自己的老底,以此威胁插手自家盐事,侵吞自己的家产不成?

李亮抬头看着赵四海,嘴里嚼着一块酱牛肉,含含糊糊的道:“赵员外,你怎的不坐?莫要客气吗!到这里就跟自家一样!”

那个叫赵安的校尉埋头大吃,看都不看赵四海一眼。

赵四海苦笑着坐在一张石凳上,开口道:“小的刚用过饭,二位上差慢慢享用!乡下没啥好饭食,二位多多担待!二位上差怎地不喝酒?”

李亮放下筷子,咽下口中一块排骨,端起茶水喝了一口道:“好茶!甚是解渴!”

赵四海暗自鄙夷:上等碧螺春啊!你们锦衣卫怎地如此粗俗?好像八辈子没吃过饭一样!

他还以为锦衣卫日常都是锦衣玉食,吃用挑剔之辈。岂不知锦衣卫下级军官以及校尉,平时也是靠薪资养家糊口,哪里有机会整天大鱼大肉的享用。尤其经过骆养性的卫内整风,原先懈怠散漫的卫内风气依然彻底改观。一些仗着自家数代锦衣卫出身,在卫中关系盘根错节,互相勾连,对骆养性的整风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以为不过是上峰一时兴起,做样子给皇帝看的老资格军校,被骆养性当成了靶子,在警告几次后仍不悔改的,直接除名。敢于为其说情,或者与其有故而怀恨在心,借公事之名滥用权力败坏锦衣卫名声的,全部除名后逮入北镇抚司诏狱,不久就病死狱中。

经过这番铁血整治,锦衣卫上下才知道,指挥使大人是动真格的了。谁要还是不长眼,那只能叫自寻死路了。

崇祯又自内帑中下拨二十万两银子给锦衣卫,自骆养性一下,所有人员薪资翻倍,由南镇抚司派员监督,按月发放到每人手中。双管齐下之后,锦衣卫风气焕然一新。

李亮开口道:“赵员外,某知道你的盐路来自两淮盐场,自官府拿到盐引再去盐场买盐分销,期间层层盘剥分成,再加上路途所耗,你每斤盐的本钱应在两钱以上了,对不对?”

赵四海拱手苦笑:“上差所言不差!小的到手后,每斤合银两钱四分,且还是大粒苦盐,味道极差。但百姓每顿饭都不能缺盐,故还能卖的动。”

李亮盯着他,缓缓开口道:“那若是有一种白如雪、细如面粉,运送路途很短,不用盐引,要多少有多少,价格不到百文的食盐给你,赵员外,你可有兴趣发卖?!”

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章 客户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三百章 证据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七十章 商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
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二百章 客户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三百章 证据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七十章 商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