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

温体仁闻言心中顿时一喜。

这几年皇帝的性情有着极大的改变,从对臣子的严苛之极到现在的宽厚仁慈,数年之间竟有着天地之别,对身边近臣的家人也是屡有恩荫赏赐,这些行举都让重臣们暖心不已。

皇帝既然说让自己对后代能有期许,那肯定不是加恩荫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中只有次子温侃有举人功名,现在也是七品的中书舍人,难道皇帝要有拔擢的举动?

正在温体仁心中猜测之时,杨嗣昌率先赶到了内阁,紧接着兵部两位左右侍郎以及陈奇瑜也先后赶了过来。

在众人落座后,朱由检将洪承畴的奏报简略一说,杨嗣昌等人都进入到了思考的状态。

“启奏圣上,臣以为,洪亨九所奏锦州城内异动之事似并非大事,盖因其奏报中有疑似二字矣!以此推断,或许锦州城内之事并非他亲眼所见,而只是耳闻有异,稳妥之下方才急报朝廷。至于期间究竟何事,臣预计最迟明日便有相关奏报送达!”

杨嗣昌率先结束思考,施礼后奏道。

“臣附议本兵之言。洪亨九行事向以稳健著称,其定是接报之后方才赶往锦州查看究竟,但其奏报中并未提及提兵前压一事,亦未请求朝廷派员相助,故而所谓火并之说所涉官军员数应是不多。再者,现下建州大军北撤,对锦州已无威胁,城内所驻亦非朝廷官军,就算有火并之事生发,亦与朝廷无干!臣反倒以为如果此事为真,若知其详略后,朝廷何不就此做一番文章呢?”

陈奇瑜不愧是久富盛誉的能臣,他对这件事的推断和结论更为直接:他首先是夸奖洪承畴行事稳健,其实是在暗指他胆子太小,连他这样的人都不是带着大兵去弹压,说明事情不大。

再说了,就算真有火并,那肯定是辽西将门之间的火并,那就让他们打就行了,若是知道其中原因,趁机从中做一番手脚的话,说不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陈奇瑜的话让朱由检点头不已:“陈卿、杨卿之判合情合理,就目下形势来讲,辽西应无生变生乱之可能。洪卿亦属能臣,些许状况其定能应对得当,何况关外尚有数万精兵压阵,此事当是无忧。现下只等关外最新之报,到时便可知其事之详略了,之后众卿自当各抒已见,针对其情做出相应之断!”

在座诸人尽皆点头称是,经过这番简短的分析,关外的紧急军情现在看来不过是虚惊一场。

朱由检本想让众人各自回府歇息,但想到既然个人都在,那就索性再商议一下有关明年大战的其他细节,尽量做到细节上万无一失。

“杨卿,秦军与川军现分别抵达何处?其军械粮饷、驻扎之所是否准备妥当?”

朱由检目视杨嗣昌发问道。

“回禀圣上,秦军先头约八千人今日已至昌平,待其扎营歇息后明日未时便可进抵京郊。兵部已派员前往督查引导,京营营房与日常间均有专人维护,待其抵达后随即便可入驻。川军一万人与三日前已进抵山东德州府,按其日行六十里来算,再有十日便可抵京;兵部已遣人知会秦督,令其早日与大军脱离后赶赴京师陛见。两军所有军需均已备齐,还请圣上安心!”

杨嗣昌已从前几天的沮丧情绪中走了出来,举止仪态也恢复到了往日的状态,并且对部务的要求更加严格起来。

“甚好!杨卿做事一向兢兢业业,对本部相关情治了如指掌,如此做派实为臣子之楷模!朕之选材用人尤重其务实之风,惯于高高在上、夸夸其谈之徒朕实厌之,只知吟风弄月,不知民之疾苦者绝无升擢之可能!在座诸卿皆为言必有理、行必有成之能臣干才,众卿平时之劳朕亦是心中有数。毋庸讳言,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但凡对大明有所奉者,朕并不吝擢赏以酬,望卿等且记朕之言,勿失朕望为佳!”

温体仁等都是施礼口称谨记,朱由检又吩咐明日昭仁殿议事之后,遂起身带着王承恩回宫而去。

第二天辰时过后,昭仁殿里已是座无虚席,内阁以及六部堂官济济一堂,正在等候皇帝的到来。

时节已至立冬之日,殿内各个角落点起了数个烧着银炭的火盆,使得不算宽敞的昭仁殿里温暖如春。

身具东阁大学士职衔的孙传庭与陈奇瑜也是列席其中,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等人则是立于御座的右侧位置。

随着一声静鞭的脆响过后,司礼监众人皆是跪倒在地,殿内文臣们纷纷起身聚于殿中位置站好,片刻过后,朱由检带着王承恩和骆养性由后门进入殿中。

“臣(奴婢)等参见圣上!”

待朱由检在龙椅上坐定之后,以温体仁为首的重臣躬身拱手施礼参见,王德化等人则是大礼参拜。

“众卿平身吧!”

众人施礼后纷纷落座。王德化等人起身后依旧站在了朱由检的右侧数步之外,王承恩立于他身后左侧,一身大红官服的骆养性则是站在了朱由检御座阶下的侧方。

“圣上有旨,今日召集群臣至此,所议一为江南四府主官佐贰相关人选;二为内阁公署扩建一事;三为新设有司、并选派主官一事;四为放开茶叶经营一事!之后诸臣工但有所奏皆可报来!钦此!”

王承恩从朱由检身后转出后向前一步,尖着嗓子大声将今日议题公布,随即退后几步继续躬身缩在了朱由检身边。

李二喜因在周王陛见之事上立功,回宫后不久即被擢为从六品的奉御,被派到皇庄事物局跟着刘朝学习管理经验去了。王承恩在跟朱由检请示过之后,将提督东厂的职务交给了原御马监少监卢九德,自己则以司礼监秉笔的身份继续服侍朱由检。

王承恩宣布完圣喻之后,包括温体仁在内的诸臣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户部尚书侯恂也是觉得有些突然。

因为这第四条可是牵连甚广的大事,放开茶禁就意味着户部又少了一项税收的来源,也等同于少了一项权利,户部的茶课司该何去何从?

皇帝这几年的做派与以往迥然不同。经常想一出是一出,不时便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抛出来,这让习惯了循规蹈矩的一些重臣非常地不习惯。

除了第一条前几天商讨过、重臣们各自有自己的打算以外,后面三条这又是要闹哪一出?

“江南四府事涉民乱之犯官皆以伏诛,其空缺职位不能虚置过久,以免耽搁辖地公务。前番朕下旨令诸卿举荐,诸卿可有人选以荐与朕?”

朱由检不关心群臣私下的心思,而是直接将今日的议题引入正轨。

“启奏圣上,臣有一人选欲荐于圣上!”

新晋大学士、工部尚书范景文率先起身后出列奏道。

“哦?范卿欲荐何人?其有何功绩能与众人闻?卿且奏来!”

朱由检笑着开口问道。

“启奏圣上,臣欲荐之人乃工部都水司郎中王文晦是也,臣已备题本以供圣览,其上列举其就职工部十余年之政绩,还请圣上备查!”

早有准备的范景文说罢,从怀中掏出题本双手高举过顶,王承恩走下御阶接过回转,然后双手呈送到朱由检手中。

“启奏圣上,臣也有人选要举荐!题本已备好,恭请圣览!”

就在朱由检拿着范景文的题本翻看时,同为新晋大学士的侯恂也站了出来,手上同样拿着一份题本。

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七章 皇庄3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五章 皇庄1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五章 皇庄1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
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七章 皇庄3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五章 皇庄1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五章 皇庄1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