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

表演完镫里藏身的那名清军见势不妙打马向一侧狂奔而去,与此同时他来了个故技重施,整个身子全都缩到马腹下,试图借着战马的遮挡逃过一劫。

马祥麟搭箭后吐气开声将长弓拉满手指一松,弓弦嗡嗡的抖动声中,三棱长箭带着轻微的啸声飞奔而去,眨眼间命中正在奔跑之中的战马的马腹。

点钢箭尖如快刀切豆腐一样穿透马腹,战马悲鸣一声侧翻倒地,穿过马腹的长箭将另一侧的那名清军扎了个透心凉。

十余息之间,马祥麟射毙三人一马,不远处的数十骑清军探马呆愣片刻后,慌忙打马向后奔逃而去。

看到自家将主如天神下凡一般的神勇之举,前队的白杆兵们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看向持弓端坐马上的马祥麟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敬仰和崇拜。

马祥麟身边三名亲兵催马驰出,将两匹正在主人尸体附近徘徊的战马牵了回来,一名亲兵则是下马将三颗首级割下,顺便收回了马祥麟射出的三支长箭。

“夜不收勿要前出哨探!以免为敌所趁!”

马祥麟将长弓斜挎与背后,环顾四周沉声吩咐道。

宁远城外的地势平坦无比,在晴朗的天气下,数里之外的景象可以尽收眼底,就算敌军马队来袭,白杆兵也足以来得及排好阵型迎敌。

现在坐在马上已经隐约能看到北门外秦军的旗帜了,只要再向前行进小半个时辰,川军便能与秦军会师与北门之外。

白杆兵之所以没有和亲军一道从北门出城,是因为孙传庭考虑到,一旦清军看到官军势大,就不会冒险发起主动进攻,那样就无法对清军造成有效的杀伤。

按照朱由检的意思,兵部下达的指令便是用蚕食的方法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能多杀伤一个就削弱其一份力量,让清军在觉着有取胜机会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损失掉大量人马。

因为白杆兵阵型变换极快,负责骚扰拦截白杆兵的两千清军骑兵虽然分作四队,打算轮番进行冲刺袭扰,但往往还没冲到白杆兵阵前,便看到眼前明晃晃一片枪尖直冲着自己。

在这种防守严密的阵型面前,蒙八旗的骑兵是绝对不会正面进行冲击的,在试探过数次之后,马力也已消耗的差不多,清军马队也只能停止了对白杆兵的骚扰,在远处目送着白杆兵与北门外的秦军合兵一处。

当日下午巳时左右,在看到清军由进攻转为防御的姿态后,当即下令秦军移营向前推进。

秦军的四千名长枪手在右翼合在一起,左翼则交给了白杆兵,然后左右两翼同时向前移动,以保护中间的铳手和炮营移营。

一直在壕沟内的两千马队被分派到长枪手所在的右翼靠里的位置,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四面策应。

左右两翼的明军一直推进到距清军大营三里之地才停止了前行,随后在各自上官的号令下,右翼的长枪手面向外侧组成了两个间隔五十步的方阵。

左翼的白杆兵同样分出四千人,面向外侧组成两个方阵,不同之处在于,长枪方阵由两千马队作为策应,而白杆兵的方阵中间则是有两千名弓弩手协防。

阿巴泰早就下令清军步卒全部退入营寨内防御,留在外面的清军马队虽有数千,但对于这种步卒大阵他们根本不敢正面去冲。

轻骑兵冲击防御森严、阵型紧密的步卒大阵就是自寻死路。

在看到白杆兵中间的弓弩手之后,清军马队放弃了上前骚扰的打算。

按照蒙古骑兵传统的骚扰战术,他们需要冲到明军阵前三十步左右的距离内,以骑弓进行射击,这样一次次接连不断地骚扰和杀伤下,步卒方阵基本都会崩溃。

但有弓弩手在的话,这种战术就毫无用处。

弓和弩的射程远远超过骑弓三十步范围内的杀伤力,你还没冲到自己弓箭可及的距离内,就会被人家集群射击射成筛子。

右翼的明军马队隐于长枪方阵内侧,如果清军上前骚扰射箭,里面的明军马队会趁着你射箭时降低马速,然后兜转马头回返时冲出来,一个正面冲击,你背后朝着冲锋的马队还有活路吗?

骑兵交锋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只能被动受死。

在两翼布置好阵型之后,一辆辆牛马车辆运来了无数的圆木,上千名辎重营民壮来至右翼,在往东六十步左右的地方摆放了许多拒马后开始挖土立栅。

而白杆兵防守的左翼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着工事的修建。

这一切就在几里外清军骑兵的注视下完成的,当清军派遣百余骑过来探查时,营栅已经立起了不少,正好将两侧清军马队隔离在了外面。

清军马队看到这般情形后也懒得再去理会,大部分骑兵已经开始下马歇息、喝水进食,同时也给战马喂食,以便让战马保持体力。

随着民壮们完工撤回后营,二十门装载车子上的佛郎机炮从后面推了上来。

与前次不同的是,明军这次没有修筑炮台,而是只将炮阵简单布置一番,二十门大炮一字排开,全部对准了两百余步外的清军营寨。

此时营寨内的清军早已布置完毕,营栅后面也是挖土构筑了数道间隔数步的矮墙,用来防范明军大炮带来的轰击,清军两千弓手分散在这数道矮墙后面,准备对突进营寨内的明军进行杀伤。

清军之所以有如此规范的防备明军火炮的布置,是经过了已经率部赶来的尚可喜的指点。

尚可喜也是看到守卫粮草辎重营地的秦军防范炮击的布置后学到的,他在率部抵达并获悉对面明军大炮同样犀利后,当即现学现卖,把这个有效防御炮弹的法子献了出来。

阿巴泰对于尚可喜的方法非常满意,不知内情的他也是对尚可喜好一顿夸赞。

在如此牢固的工事下,明人想要突破大营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阿巴泰本以为明军两处合兵后会迅速对自己的大营展开攻击,以便尽早突破防线前去救援辎重大营,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明军好像并不着急,而是堂而皇之地在对面搭起帐篷,立起了营盘,完全是一副准备与清军耗下去的姿态。

阿巴泰和尚可喜商议半天也没猜到明军的真实意图,随后便只能下令全军戒备,营栅土墙上的哨兵严密监视明军动向,防止其中有什么诡计,最主要的是防备明军的夜袭。

初春的天色黑的很早,大约在申时末左右,黑夜便已降临。

为防明军的偷袭,包衣们在营栅外每隔五十步便点燃一堆篝火,并且每一堆篝火旁都有一两名经过挑选的包衣负责看守。

这些包衣都是日常对大清忠心无比、并且在包衣中混的不错的汉人,清军并不担心他们会趁夜逃走,因为他们的妻儿老小都在建州,在这个注重血脉亲情的时代,没有人会为了自己苟活而放弃血脉相连的家人。

令清军感到意外的是,对面的明军阵营一直安静异常,并没有大军调动发出的巨大声响,也没有明军士卒去将营寨外的火堆破坏,看这情形,明军并没有夜袭的打算。

夜半子时左右,就在大部分清军士卒早已入睡,看守火堆的包衣们也感到心安的时候,如雷般的巨响响彻天际,二十门佛郎机的炮口几乎在同时冒出了橘红色的火焰,与黑夜融为一体的弹丸悄无声息的向清军营寨内砸了过去。

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二章 骆养性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
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二章 骆养性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