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善后

朱国相也拱手道:“抚台大人初来不久,一些状况还是要多多了解再去论断才好,二位陈大人与我等一样,俱是朝廷命官,还望大人三思啊!”

朱国相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你是站在我们这边还是站在百姓那边?

跪在台阶下的李树春听到这些人的无耻言论,心中怒火重又燃起,他直起上身大声道:“大老爷!小的今日自知死罪难逃!小的就说一句话,就凭朝廷发下的官饷,陈弘祖哪来的数千亩田地,哪来的豪宅美婢!大老爷要是真心为俺们军户着想,遣人一查便知!”

陈弘祖听到李树春的话,心里既恼怒又担心,但陈奇瑜没有发话,他和陈其忠只能跪在原地。他偷偷扭回头,用似要喷出火来般的眼睛瞪着李树春,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才行。 шшш●Tтkan●C○

李树春昂然不惧,与陈弘祖目光相对,眼睛里也是满满的恨意。

没等陈奇瑜发话,杨泽大怒,尖声嘶喊道:“这里岂是你一个贱军户说话的地方!来呀!给我打!打死这个贱骨头!”

数名杨泽的亲信闻言就要上前,场下的军卒里有人鼓噪出声,瞬间千余人齐声叫嚷起来,自从杨泽等人出来后,一众军卒便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他们,现在看到李树春据理力争下就要被打,原本被陈奇瑜压制的愤怒情绪有再次爆发的征兆。

陈奇瑜对杨泽越俎代庖之举非常不满,自己才是凤阳一地的主官,你一个死太监管着你皇陵就行,竟然敢越过自己下令,他大喝一声:“我看谁敢!还不退下!”

杨泽的几名亲信上也不是退也不是,他们毕竟只是一些低级人物,欺压寻常人还行,对于陈奇瑜这样的封疆大吏可是打心里害怕。

杨泽怒道:“怎么着?陈大人!你还要给一个贱民出头不成!咱家可是皇爷派来的,代表着皇爷的面子,你的意思是皇爷的话你也不听?”

陈奇瑜冷笑道:“好大的一顶帽子!你是宫中派来的不假,本官同样也是受皇命前来巡抚凤阳!你不过是个守陵太监,谁与你的权利参与地方事务的?本官定会上本参你借用皇家之名,祸乱地方之罪!”

杨泽胸腔里发出如同母鸡下蛋般的笑声:“咯咯!我说陈大人呐,您尽管去参就好,咱家一心为皇爷办差,你们外朝手再长,也伸不进内廷里来!咯咯咯!”

陈奇瑜呵呵一声,刚要开口反击,一阵马蹄声传了过来,他放眼望去,十余骑奔驰的战马出现在几百步外宽敞的街面上,马上的骑士穿着打扮不像是官军的装束,片刻之后这十余骑奔近了一些,他定睛细看,终于知道是谁来了。

这身打扮再熟悉不过了,是锦衣卫缇骑!

当年将他逮治入京的锦衣卫就是这样的装扮!

虽然知道这次不是来拿他的,但陈奇瑜还是不免有心惊肉跳的感觉,在诏狱里的两年是他一生中最不堪回首的日子,他发誓今后决不能再落入狱卒手中,那简直就是天下最黑暗最肮脏最龌龊的所在。

十余骑转瞬之间飞奔而至,即至到人群前时才放缓马速,聚拢在一起的军卒都在好奇来的是什么人,所以未曾让开一条通道,控马在前的几名缇骑闷头不做声,但凡前面有挡路的军卒,就用手中马鞭抽去,军卒们慑于他们的威风,很快闪出一条路来。

十余骑来到署衙台阶下,前面数骑闪向两边,一名二十余岁,身穿青衣罩袍,头戴缠棕小帽的年轻校尉跳下马来,双臂向后环绕几圈,脖子扭动几下后,笑道:“这一千多里路跑下来,身子都颠儿的散架了,大伙儿都下马歇息下吧,正事办完后得让陈大人好好请咱们一顿!哈哈哈!”

缇骑们闻言都跳下马来,从京师一路赶来,白天几乎都在马上渡过,确实累的够呛。

这名年轻校尉边说便走上台阶,来至身着大红官服的陈奇瑜面前,校尉拱手笑道:“不会是陈大人提前知晓今日咱们能赶到,特地搞这么大场合迎接咱们不成?”

陈奇瑜微微拱手还礼道:“这位上差如何称呼?为何而来?”

年轻校尉楞了一下,哈哈大笑着拱手道:“哈哈,陈大人恕罪,某是锦衣卫西城千户所副千户王世勤,今日前来乃是有旨意传达,请大人验看腰牌!”说罢,伸手掏出一面小巧精致的圆形银牌,上面刻着“锦衣卫西城千户所副千户王世勤”。

陈奇瑜接过后扫了一眼,确认后递还给王世勤,一旁的杨泽阴阳怪气的开口道:“哟,咱家离京数年,没成想昔日没了牙的老虎今日竟然威风起来了!见了咱家居然不上来行礼,这是谁给锦衣卫壮的胆子啊?!”

王世勤将腰牌放入怀中,瞥了杨泽一眼,自言自语道:“这世道真是奇了,一个死人居然还会说话。”

杨泽气的脸色发青,刚要发作,王世勤陡然高声喝道:“有圣旨,所有人等跪下听旨!”

陈奇瑜正正衣冠,走下台阶转身跪下,杨泽、朱国相跟着下来跪倒在地,场下听到喝声的前排军卒慌忙跪倒在地,后面的人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大老爷们都跪下了,也就跟着跪了下来,站着的只有京师来的锦衣卫十余人。

王世勤伸手入怀,掏出一卷明黄色锦缎卷轴,展开后开始大声诵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凉德,继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崇祯八年正月,流贼震惊皇陵,时至今日尚未修缮,祖恫民仇,朕心难安。本诏守陵太监杨某既速修整被毁陵墓,以慰祖宗之灵,并自内帑拨下银钱,不意加派民间。忽闻杨某借皇家之名,施盘剥之行,以致凤阳军民众心动荡,民间评议汹汹,此虽非朕之本意,亦是朕之失察也。诏令:锦衣缇骑赴凤阳将杨某逮治入京处斩,其家产充公;其门下帮凶凤阳中卫指挥使陈某、皇陵卫指挥使陈某二人,苛虐士卒,侵吞军饷,着斩立决,家产充公,家眷流岭南;凤阳署正朱国相昏庸无能,念其为祸不深之故,着罢职归家,永不叙用。凤阳巡抚陈某实心任事,特此嘉奖,着加右佥都御史衔,还望该员勤勉职事,廉洁奉公,以安军民之心。凤阳之地贫瘠,水患屡生,以致黎民颠连,百姓困苦。今特免凤阳三年之征,以宽黎庶之责。凤阳卫所军户困顿日久,朕心不忍,今着令凤阳巡抚陈某清查官员侵占田地,按朝廷律令重新分派田地,亩征以十三计。鼓励军民开垦荒田,新垦之田地,三年免征,期满后按十三计征。皇陵修缮以凤阳当地官员派员监工,雇佣民工当以酬劳计,皇陵内监不许插手。凤阳诸卫所并为凤阳卫,额制两千员,着巡抚陈某从中选练精兵,以抵外侮。粮饷实额发放,凡有贪墨者皆斩。钦此。”

长篇大论读完,杨泽已瘫软在地,朱国相脸色青白互现,陈弘祖、陈其忠呆若木鸡。前排听懂圣旨中有关军户改革的军卒大喜若狂,好消息瞬间传遍全场,上千名军卒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喜极而泣,有的大喊大叫,有的磕头不止。

王世勤收起圣旨,陈奇瑜磕头谢恩后站起身来走上台阶,对身边的杨泽几人看都不看一眼,自从他的密信送往京师那一刻起,杨泽在他心中已经是个死人了。

王世勤拱手笑道:“陈大人,杨泽由我等负责押送,抄家一事咱们就不掺和了,呵呵,陈大人自是明白人,呵呵,呵呵!”

陈奇瑜郑重拱手还礼:“好说,好说,本官这就遣人带上差回衙歇息,本官且将现下之事处置妥当,请吧!”

随后的事都是例行程序而已,陈弘祖、陈其忠被当场处斩,杨泽被押回京师斩首,三人家中抄得白银十余万两,大大缓解了巡抚衙门的财政危机。李树春等人虽然杀伤人命,但情有可原,按军规刑五十军棍以儆效尤,发军前效力。卫所改革也在广大军户的拥护下得以迅速实施,中间虽也屡有阻碍,但都被陈奇瑜以强力压服。

经过数月操练,粮饷充足的刺激下,新的凤阳卫两千满员精兵战力得到极大提升。

近日陈奇瑜接到卢象升的塘报示警后,立刻下令郭太手下仅有的数十骑分成几组,分别向西南和东南哨探,以便了解流贼的具体方位和动向。等到卢象升滁州大捷的喜讯传来,陈奇瑜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滁州的胜利,意味着东南方向的隐患已经彻底消除,现在只剩下西南方向流贼大队人马的威胁了。

这日陈奇瑜和陈良谟正在商讨流贼事宜时,忽然接报,山东单县黄得功部奉命驰援凤阳,现已进抵凤阳府怀远县,距离凤阳只有几十里的路程,黄得功特遣亲兵前来报信,并希望能和卢象升取得联系。

已经侦知闯贼高迎祥以及张献忠部抵达寿州的陈奇瑜,正在为手下兵少而发愁,听闻黄得功率五千人抵达,陈奇瑜心中顿时大喜:立功的机会到了!

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五十章 残暴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四十三章 看望
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五十章 残暴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四十三章 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