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看望

巩永固走后不久,孙应元奉召而来。

行礼赐座后,崇祯开口道:“朕最近事务繁忙,也没顾得上询问。今日召你前来一是了解情况,二是有机密之事嘱托与你,你先说说勇卫营的情况吧!”

孙应元起身拱手,崇祯摆手让其坐下,孙应元坐稳后道:“启禀圣上,自得圣谕之后,监军太监卢九德、刘元彬二位钦差与微臣一起前往京营挑选敢战之士,几个月来共选得骑军二千人,步卒四千余人。黄得功、周遇吉二位将军带往山东五百骑,陕西巡抚孙大人带走五百骑,现在勇卫营共有骑兵四千,火铳手一千,弓手两千,长枪手五千,刀盾手两千,满员合计一万四千余!”

“火铳手还是少了,军器监火铳供应跟得上吗?”崇祯问道。

“启禀圣上,目下军器监月供火铳伍佰杆上下,营中现存火铳三百余杆。”孙应元答道。

“火铳是否优良?有无炸膛?”崇祯继续问道。

“禀告圣上,目下统领火铳营的是原京营火器营参将王允成,王将军惯习火铳,对军器监新造的火铳赞不绝口,虽日日操演,并无一例炸膛,并且射程较京营的火铳远十步上下!”

“嗯,军器监功劳不小。朕会下旨让军器监加快生产,现在看的话时间还来得及,争取明年三月前,火铳营扩至三千人,要日日操练。你和王允成等多多合议,完善火铳与其它兵种的协同作战方式,尤其以对抗骑兵作战为主,我大明与鞑虏骑兵作战多年,这方面不缺好的战例,你等要用心研究!”

孙应元一愣,喜道:“圣上,莫不是勇卫营要去打鞑子?太好了,勇卫营将士苦练已久,但一直没有上阵杀敌的机会。儿郎们经常议论,人人都想杀贼立功,以报效圣上!”

崇祯笑道:“看来士气可用,莫急,一定严格操练,遇到劲敌之时方可战而胜之。朕要说的第二件事就与此有关,你过来看看地图。”

孙应元起身来到御案前面,崇祯站起身来,指着图上居庸关一带,问道:“如果建奴从这里破口而入,威逼京师,你将如何应战?”

孙应元吃了一惊,暗道:“莫不是圣上得到消息,建奴要打进来?”

但他并未出声,只是认真观看地图,心里推演事情的进展,崇祯没有催他,只是静静的等待他给出的答案。

半晌过后,孙应元开口道:“建奴如果破了居庸关,微臣认为建奴首先会分兵向东攻破怀柔,以免后路被断,然后定会合兵攻打昌平,打破昌平京师就会告急。臣认为建奴并没有实力打破京师城防,建奴会虚张声势,做出逼迫京师的姿态,分兵南下攻击良乡、房山等地。按照建奴前几次入寇的经验来看,还是以劫掠为主。如果勇卫营出战,微臣会以步卒正面击破昌平之敌,解除京师之危,然后以骑兵在卢沟桥一带以逸待劳,等建奴饱掠回返之时迎头痛击,将建奴击溃。然后尾随追击,建奴回返必经昌平,待我步卒以大阵阻之,骑兵侧翼掩杀,定可大胜!”

崇祯赞许的点点头,道:“从两军交锋的角度来看,你的策略不错,大胜可期;但从朕的角度来看,此法不可行!建奴如果南下攻击,京师周边并无重兵扼其锋芒,其攻城掠寨之下,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就算在其回返途中将其击败,但死去的百姓还能活过来吗?朕绝不允许此等惨事发生!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救黎民于水火,不是为了给自己建立功勋的!如果建奴真从居庸关入寇,那朕将会派遣勇卫营在昌平狙击,到时就看你的了!”

孙应元大惭之下,满面通红的跪地请罪:“微臣万死!圣上真乃明君,处处为百姓着想,请圣上责罚!如果建奴来犯,臣定死战到底,绝不退后半步!”

崇祯温言道:“起来吧,你身为武将,不仅要死战,更要有必胜的信心才好,至于何处应敌,你是以统兵的眼光打算的,无可厚非。”

孙应元讷讷而起,低着头不敢出声,崇祯看着这位勇将,笑道:“朕不会怪罪你,方才是与你商讨,你莫要害怕,朕不是小心眼的人!”

孙应元这才放下心来。

崇祯继续道:“回营之后,你要与手下将官轮番带队前往昌平、居庸关一带熟悉地形,考虑将来如何以步骑混合应敌,要以操练的方式进行,不可对任何人泄露目的,听见了吗?”

孙应元点头应是,崇祯又嘱咐几句后,孙应元拜别回了营地。

用过午膳,崇祯正要小憩一会,突然发现殿外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向殿内探头探脑的观瞧。

崇祯站起身笑道:“烺哥儿,进来吧,朕看见你了。”话音一落,一个头戴翼善冠,赤色盘领窄袖便袍,脚蹬皂色皮靴,模样清秀的小男孩跑了进来,一个小黄门紧跟其后。

崇祯向着小男孩招了招手,小男孩紧跑几步来到近前,跪下磕头道:“孩儿给父皇请安。”

崇祯笑着将他扶起,揽入怀中,道:“朕不是说过吗,没有外人不要行大礼,来,让朕看看,烺哥儿长个子没。”

小男孩就是崇祯的长子朱慈烺,相貌酷肖其母周皇后。虽然现在的崇祯已经不是原先的崇祯了,但骨肉亲情却是天然不可逆的。

朱慈烺乖巧的靠在父亲的怀里,说道:“母后教导烺儿礼不可废。烺儿已经三个月没见到父皇了,心里甚是想念,这次偷偷跑来看望父皇。长平本来要跟着,我嫌她跑的慢没有带她,父皇何时回乾清宫啊?母后不知道念叨多少次了,我看见母后偷偷哭了好几次呢!”

崇祯暗暗叹了一口气,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的。自己穿越过来,最害怕的就是与周皇后和皇嫂张皇后相处,虽然肉身还是崇祯,但思想确是后世的人,想到要和一个温柔贤淑虽熟悉但却陌生的女人朝夕相处,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这次避居武英殿时日太久了,再不回去根本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崇祯吩咐道:“去告诉皇后,今晚开始朕回后宫居住。”一个小黄门应声颠颠的跑向后宫,这可是好事,过去报信有赏不说,还能在贵人面前混个脸熟。

朱慈烺看到父亲终于要回宫了,心里非常高兴,从崇祯怀里挣开就要跟着小黄门往回跑。

崇祯笑道:“烺哥儿,别跑了,朕带你去一个地方,然后与朕一起回去。”

朱慈烺停住后,兴奋的问道:“父皇,咱们去哪里?好不好玩?”

崇祯笑道:“朕带你出宫,去一个故人家里,许久不见,不知她家近况如何。来人,准备几样糕点礼物,备马车。”

马车在北城匠户聚居的胡同口停下,程千里打开车门,跟随的小黄门放好锦凳,崇祯下了马车,转过身将朱慈烺抱下车来。

朱慈烺好奇的打量着四周,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十分的新奇,已经七岁的他从未出过宫门,对于宫外的世界一无所知。

Www ●T Tκan ●¢O

突然,胡同口玩耍的几个孩童中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朝这边跑来,边跑边喊:“叔叔,叔叔,二丫在这呢!”

程千里刚要上前拦阻,崇祯挥手让他退下,微笑着看着跑过来的二丫。

几个月不见,二丫好像长高一些,身上的衣服也不再是破烂不堪,一身干净整洁的小花袄服,脚上一双棉布的鞋子,面色也红润起来,头上梳着两个可爱的小发髻。

崇祯一把抱起跑过来的二丫,笑道:“二丫想叔叔没有呀?”

二丫忽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肯定的点点头道:“二丫想叔叔了,可想可想了,叔叔怎么好久不来看二丫了?”

崇祯笑道:“叔叔有很多事要做,今天正好走到这里,顺路来看看二丫,你家谁在家呀?”

二丫看到崇祯身旁的朱慈烺,好奇的问道:“叔叔,这个小哥哥是谁啊?”

朱慈烺看着这个和自己妹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心里有种天然的亲切感,除了妹妹,他从未见过别的女孩子,。

他笑嘻嘻的道:“你先告诉我你的名字,然后我才告诉你!”,崇祯放下二丫,微笑着看着两个孩子如何相处。

二丫大方的道:“我叫二丫,我家就在前面,我带你去我家玩,我弟弟太小,我不跟他玩!”

朱慈烺看向父亲,崇祯笑道:“去吧,带上礼物,不要说自己的身份。”

朱慈烺欢叫一声,抓起二丫的手往胡同里跑去,几名侍卫紧紧跟随。

崇祯见他跑进胡同里后,转身朝另一条胡同走去,程千里一摆手势,几名侍卫当前开路,崇祯不紧不慢的闲逛起来。

这次带儿子出宫,纯粹是一时兴起,再加上也是惦记着可爱的二丫,所以再次来到这里,顺便看看匠户们的家庭条件有没有得到改善。

北方的住家胡同比南方宽敞一些,但是环境比不上南方。毕竟北方长期干旱少雨,民间也不比南方富庶。

信步走来,胡同里都是低矮的门房,大部分都是黄土墙,茅草房顶,只有少数几户是砖瓦房子,路面也是坑洼不平的土路,

时值冬季,风不算大,到没有尘土飞扬的场面出现。

崇祯背着手走出很远的距离,因为工匠们都在当值,碰见的除了一些玩耍的孩童就是几个看孩子的老人和主妇。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以前常见的那种满脸菜色和憔悴不见了,眼睛也有了神采,麻木绝望的神情彻底消失,衣着也比较干净齐整。

崇祯心里感到十分满意,自己的到来,终究是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这种惠及众人的感觉让他感觉很好,前世他信奉的那句格言终于得以实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闲逛半天回到胡同口,侍卫已经把朱慈烺带了回来,二丫依依不舍的跟在后面。

崇祯笑着弯腰低头对二丫道:“二丫,现在每天都能吃的饱吗?”

“叔叔,二丫天天都吃的饱!二丫可能吃了,以前二丫饿的都会睡过去!现在爹爹挣了好多银钱,娘亲高兴的哭过几次呢!弟弟也能吃饱了,二丫也穿上了新衣裳!爹爹说都是万岁爷爷给我家的,要我记住万岁爷爷的好,一辈子不能忘!叔叔,万岁爷爷是个老神仙吗?二丫以后要是见到他,会给他磕很多很响的头的!”

二丫身后的朱慈烺刚要开口,崇祯用眼色制止了他,微笑着对二丫道:“万岁爷爷不是神仙,万岁爷爷专门帮助穷人的,你爹爹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银钱,二丫会有更多好吃的!叔叔要走了,等叔叔有空,会让人带你来找小哥哥玩的,好不好?”

二丫认真的点头道:“二丫会想叔叔的,等去了你家,二丫要吃好多的,会不会把叔叔家吃穷啊?”

崇祯哈哈大笑道:“二丫放心吃,叔叔家管饱,叔叔早晚有一天会让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吃饱的!”

朱慈烺看着二丫,郑重的道:“我会留着好吃的等你来,你回家管管你弟弟,他吃自己的鼻涕,我看见了,我要走了!”

说完,冲着二丫大人般拱手作别,崇祯笑着带着朱慈烺坐上马车回宫去了。

马车走出很远,二丫依旧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

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九章 皇庄5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九章 皇庄5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
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十六章 平叛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九章 皇庄5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九章 皇庄5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