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

在朱由检的授意下,四海商行刻意在某些行业取得了垄断地位,蔗糖业便是其中之一。

福建行省漳州府兴化县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明的蔗糖基地,当年从四海票号借贷的李兴,现在已经变成了四海商行兴化县榨糖工坊的总管事,管理着兴化县境内的两处大型制糖工坊,旗下雇佣的工人已达五百余名,每年出产各种蔗糖三万余石,占整个兴化县蔗糖总产量的四成左右。

现在四海糖业的第三座大型工坊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会在甘蔗成熟前建成投产。

在前两座工坊积累下足够多的经验后,第三座工坊的建筑面积将会更大,预计招收工人四百余人,几乎赶得上前两座工坊之和了。

第三座工坊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制糖两万五千石左右,三座工坊相加,将会使得四海糖业每年的总产量占到整个兴化县的七成左右,成为大明制糖业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用两年,兴化县境内的个人糖寮将会全部被四海糖业所吞并,兴化县将会只有一家大无边的糖寮。

而随之而来的是尝到甜头的兴化县农户们正在拼命开荒,从最大限度上加大甘蔗种植面积和供应量,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除了每家每户的口分田外,整个兴化县将会遍植甘蔗,大明糖都的美誉将会传遍四方。

四海商行的吞并行为并没有引发当地糖寮业主的反对,恰恰相反,不管是众多糖寮业主还是当地农户们,对新兴的四海糖业表现出了无比的拥护和欢迎。

现在四海商行早就渡过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四海商行在每个行业的扩展,已经不再将榨取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作为牟利的手段之一,而是通过薄利多销,厚待旗下员工的姿态加入到了商品竞争的大潮之中。

就拿四海糖业总管事李兴一家来说吧,当初在四海票号的扶持下,李兴家的糖寮进行了扩产,糖寮作坊扩大了规模,雇请的工人也达到了二十五人,犍牛十五头,一年产出各类蔗糖有近千石,刨去各种开支,年获利可达三百余两,从而一跃成为兴化县数得着的制糖大户。

四海商行看中了李兴的制糖技艺和管理能力,遂决意收购李兴家的糖寮,作为进军制糖业的第一步。

商行给李兴开出了月俸二十两、工坊管事的价格,他的哥哥李冲则是月俸十五两、专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工作,他们的爹爹则是每月五两薪酬,负责后勤保障的相关事宜。

这样的条件已经是非常的优厚了,李家三人月俸相加,已经超过了自家辛辛苦苦一年的利润。

别忘了,他们虽然雇请了不少工人,但大部分时间是要亲自参与劳作的,所得的利润是真真正正的血汗钱,哪比得上纯管理来到轻松自在。

四海商行漳州分行的掌柜还告诉李兴一家,现在的月俸只是开始,等到将来工坊扩大产能后,随着利润的增加、成本的减少,他们的薪资也会水涨船高。

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李兴终于答应了四海商行的收购计划,他们一家便从兴化县的糖寮业主,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家商行中的一员。

而这个身份也是李兴一家最为看重的,也是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主因。

作为一个底层农户来说,李兴一家见多了官府和乡绅对老百姓的盘剥和欺压,就算他们将来能把产能再度扩大,挣来更多的银钱,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祸从天降。

在这个阶层分明的时代,没有身份而有钱,很可能就是一种原罪。

而四海商行掌柜特意透露出来的信息,让他们看到了那座时隐时现的远古巨川的身影。

只要投靠过去,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某一天醒来时,已经面临着人财两空的绝境。

李兴家的际遇就是兴化县其他糖寮业主的缩影,也是四海糖业迅速成长起来的原因。

改名四海糖业之后,四海商行加大了对兴化县境内其他中小型糖寮的收购力度。

由于四海商行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各个糖寮业主以及各人名下的工人们,只要稍微一算便可以得出,只要并入四海糖业中,每年所获会比自己现在经营和打工要高出很多的结论。

最现实的更是有李兴一家现身说法,所以四海糖业的并购进展异常顺利,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便达到了现在的规模,而且这样的并购势头正在继续延伸下去。

四海糖业一边并购一边生产的过程中,当地种植甘蔗的农户也是获益匪浅,因为四海糖业对农户种植出来的甘蔗开出了每斤高出一分的价格,这种仁义之举让广大农户们的收入有了巨大的增长。

每到甘蔗成熟时节,大批的农户赶车挑担,争先恐后的挤到四海糖业两座工坊的收购处售卖甘蔗,在过完磅秤后,欢天喜地的拿着书记员开出的票单,去往不远处的财务室支取银钱,随后乡里乡亲么热情的打着招呼,带着发自内心地笑容回返家中。

这些银钱会变成家中娃儿口中的吃食,会变成家中黄脸婆娘头上的铜钗,会变成家中老爹老娘身上的崭新衣裳和鞋靴,会变成与相熟好友吆五喝六的划拳声中偷抿一口的米酒,会变成亲人突发疾病时那副救命的汤药。

在穷惯了的农户眼中,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让利于民,这是朱由检的宗旨,也是他对四海商行的基本要求。

就拿制糖来说,这个暴利行业带来的利润太大了,所有的让利对于最终的利润来说不值一提,朱由检会在合适的时机提出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甘蔗的收购价,以让农户们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

另外,朱由检特意嘱咐巩凡物,在加大白糖产量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生产技术的保密工作,严防这项核心技术泄露出去,尤其是绝不能让西夷得到此项技术。

四海糖业的设立便是基于这个原因。

垄断之后,保密工作才会变得相对简单。

因为这时候的欧洲,并没有从中国得到黄泥水淋糖法的技术,莹白如雪的白糖在欧洲可是价比黄金的存在。

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
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