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聚众

巡抚衙门二堂内,陈奇瑜正在接见前来凤阳支援的参将郭太,双方就关键问题达成了一致,会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受南京兵部调遣,驻守徐州的参将郭太率部下三千余人,于两日前抵达凤阳。

陈奇瑜令缺额最多的凤阳左卫腾挪出营房,用来安置徐州援军,并以巡抚衙门的名义,拿出两千两银子和一百石粮食劳军,其实就是收买军心,防止远道而来的徐州官军有怨言,一旦有事会不听号令。至于凤阳卫所怎么想,陈奇瑜不去管,因为很快就会有一大块肥肉赏给他们,到时所有的怨气都会消散殆尽。

赏银自然让徐州军上下欢喜不已,一致认为巡抚大人体贴士卒,会做人,徐州官军自当遵从巡抚大人号令,一切以巡抚大人马首是瞻,当然了,士卒是不懂这句话的含义的,也不会说出如此文雅之词。

这句话是徐州参将郭太说的,并且确实出自内心,陈奇瑜也是深信不疑。

因为二人数年以前就认识,并且陈奇瑜还算是郭太的伯乐。

崇祯五年陈奇瑜以右佥都御史衔巡抚延绥,正是在他的部署和指挥下,当时任守备的郭太率部出战数次,阵斩悍匪跳山虎、新来将、就地滚等人,斩杀贼匪上千人,最后论功被拔擢为游击将军。

崇祯七年陈奇瑜总督五省兵马剿贼,郭太在陕西巡抚练国事手下任职,随同练国事在陕南一带狙击欲从湖广返回陕西的流贼,每逢战阵郭太必当先冲锋,麾下士卒在主将带动下个个奋勇争先,先后数次击败流贼插翅虎、满山飞等人,斩杀贼寇五百余人,算是屡立功勋。

后来陈奇瑜因车厢峡一事被逮治入狱,郭太心里虽然也替陈奇瑜打抱不平,但他一个小小的游记对此却是无能为力。事后郭太用剿贼得来的重金贿赂兵部尚书张凤翼,得以调到徐州任参将一职,即升了官又脱离了剿贼的战场,总算对自己有了一个交代,毕竟封侯拜将太过遥远,还是现实一点好。

接到南京兵部调派本部前往凤阳,听候凤阳巡抚陈某号令时,郭太才知道原先的老上司已经起复,并且依然是一省封疆大吏,这让郭太欣喜不已,来到凤阳后,他用两天安排好了各种杂务,立刻就来到抚衙拜会老上司。

陈奇瑜对郭太还是有印象的,虽然他几年间节制过无数的总兵大将,但对于初任延绥时的几场比较大的胜仗印象很深刻,其中郭太的名字几次出现在报捷文书中,在叙功宴上也曾见过几面,一别几年再次见到,郭太对他尊敬异常,陈奇瑜也是感慨万千。

就在二人畅谈往事之时,陈奇之从堂外匆匆而入,他日常是以巡抚幕僚的身份出入各个场合,抚衙大事小情都由他掌握并处理,这极大的锻炼了他处理官场事物的能力。

陈奇之进来后满脸紧张之情,草草拱手禀道:“大人,龙兴寺工地兵变!数百名凤阳中卫士卒杀死皇陵署太监侯定国及其随员数名,现已聚众前往皇陵署,扬言要杨泽以及指挥使陈弘祖等人出面给个说法,不然就要攻占皇陵署!”

陈奇瑜闻言一惊,但随即放松下来,他站起身来吩咐道:“备马!本官即刻前往皇陵署查看!玉昆,你去知会李启梅,让他召集地方士绅出面,安抚地方百姓,勿使其参与其中!”

郭太起身拱手道:“大人,卑下这就回营调派兵马护卫大人,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卑职会即刻率兵镇压乱兵!”

陈奇瑜扬声大笑道:“本官曾经统帅千军万马,与数十万计流贼正面交锋过!区区数百名卫所兵还不至于让本官胆寒!郭太,为以防万一,你回营调集一千精兵前往皇陵署附近相机而动,本官只身前往便可!”

陈奇之哪能放心的下,那帮乱兵要是发了性,管你是巡抚还是总督,万一刀枪无眼,伤了自家这位二哥的性命,自己可就成了家族的罪人了。

他急忙劝道:“二哥,使不得啊!还是等郭将军调兵过来,护卫您一同前往才好!”

陈奇瑜大步向衙外行去,边走边沉声道:“照我的吩咐去做!其余不要多言!”

此刻的皇陵署衙大门紧闭,属衙内,陈弘祖、陈其忠的数十名亲兵手持刀枪弓箭,紧张注视着大门处,衙外人头攒动,不断有中卫和皇陵卫的士卒加入李树春等人的队伍中,原先几百人的队伍现在已达上千人,并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周围还有不少的民众在聚集围观,人声嘈杂,如同赶集一般。

署衙后院的一间厅堂内,杨泽、朱国相、陈弘祖、陈其忠几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祸事,这几个草包俱都束手无策,现在只能盼着乱兵只是讨要说法,而不是真要攻入衙内去了他们的性命。

朱国相看着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嘴里不断嘟囔这什么的杨泽,心里暗暗鄙夷:阉人就是阉人!平日里耀武扬威,在凤阳一地宛如皇上般存在,对谁都颐指气使,连凤阳巡抚你都不去拜见;遇到事胆小如鼠,自己怎么和这样的人厮混一处呢?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杨公公,衙外的乱兵声称上官克扣粮饷,今日前来便是要个说法。为防其铤而走险,依我看,还是二位指挥使大人亲自出面与其商谈为好,您说呢?”

杨泽一听顿觉有理:人家乱兵是冲着你俩来的,咱家不过是池鱼之殃罢了!他立刻开口道:“对对对!朱署正所言有理!这些乱兵都是你俩手下,你二人赶紧出去与乱兵好好商谈,实在不行就拿出些银子来给他们,乱兵只要拿到银子就会乖乖散去!快去快去!”

陈弘祖、陈其忠心下都是暗恼:我们吃空饷,克扣部下得来的银钱,至少一半都落入你的囊中。这会又要我们出去商谈,还要我们拿出银钱来摆平此事,你到是一幅与己无关的样子,哪有如此好事!

陈弘祖苦着脸说道:“公公,小的们这几年没少孝敬您老,这银钱的来路您也知晓!这帮乱兵平日恨我等入骨,我俩要是走出此门去,怕是会被他们生吞活剥啊!公公您就如此狠心,要置我们于死地吗?”

陈其忠哭丧着脸接道:“公公,您想想,要是我俩死于乱兵,您和朱大人就能平安无事吗?这伙人要是真起了杀心,衙内所有人他们都不会放过啊!”

已经六神无主的杨泽让他俩一唱一和一说,心里顿时没了正主意,只能瘫坐在椅子上唉声叹气。

一旁的朱国相沉吟一会儿开口道:“我看不如这样:派人到衙外告知乱兵,让其挑选做主者进来商谈条件,然后借机将其斩杀!遣勇悍亲信持其首级出衙,震慑其余士卒!再适当拿出一点银钱补偿其余人等,只要这帮乌合之众群龙无首,那还不是任我等随意操控?”

杨泽闻言大喜,他一下子来了精神,从椅子上蹦起来大叫道:“着哇!朱大人此招甚妙!你二人觉得如何?”

陈弘祖、陈其忠思衬片刻后相互对视一眼,相继点头同意,今日之事怕是不能善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李树春站在署衙大门的台阶下,四周已经满是两卫的士卒和低级将官,在他身边的还是最开始打死侯定国的那部分中卫士卒。

此刻的他已经彻底冷静下来,冲动过后也隐隐有些后悔,但事已做下,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只能顺水推舟。只望不要真的兵乱就好,那种情形出现,后果是谁也控制不了的。

他和绝大部分士卒并不想成为叛兵,世代形成的忠君思想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里,大部分人只要能有口吃的,就绝不会背叛皇帝和朝廷,那是在他们心中神一杨的存在。

数十名愤怒的士卒正在用力撞击大门,但厚实的大门在连续的撞击下纹丝不动,有人高叫道:“用房梁!去抬房梁来!”

随即十余名士卒叫嚷着前去远处搬抬房梁,李树春没有出言制止,这时候他也无力阻止了,一来是他官阶不高,二是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祟下,绝大多数士卒更想通过暴力手段来发泄压抑已久的情绪,至于后果如何,普通人的脑子里根本不去考虑。

署衙大门旁高达一丈的墙上突然探出一个头来,正是陈弘祖的亲兵之一,他看见外面聚集了如此多的士卒先是一愣,然后双手在嘴边合拢高声喊道:“外边的人听着,指挥使大人有令,让你等选派主使之人入衙商谈!都是一个卫所里的,万事都可商议!选好之后从此处进来!”

一条绳索从墙上垂下,显是等外面人选好之后,由里面的人拽上去,看来是怕开了大门放人入内,闹事的士卒会趁机一拥而入。

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十六章 平叛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
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十六章 平叛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