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

“县尊、文成,我想过,若是单指着将来移民新垦田地缴纳赋税引发朝堂重臣关注,然后再据此打开我等升迁门路,恐怕是远远不够!

你们想,数年来,我等费尽心力所做之事,整个平凉府下辖各州县官府都是一样在做,且有几个靠着大河、占据地利之优的州县比我等做的还要好上许多,将来因功升迁,也是他人走在我等前面。

我仔细考量过,要想着干出更大之政绩,咱们不能单靠着田亩所出,还得有其他产业来增加缴纳赋税之额度,若是上缴够多,那不想升迁都难了!

可咱这卫护县几乎未有工坊,想要生财,就得想法子,而这新酒就是最佳之途径之一!”

田一农、崔世生都是不住点头,同意范英云的分析和判断,但听他提到想用新酒作伐,二人都是连连摇头。

“历朝历代对酿酒都是管控极严,只因此物虽是极为人爱,但却会消耗众多粮食。

现今大明北地虽说缺粮之事基本无忧,但却没有足够之粮来酿造此物,朝廷是绝不会允许的!

更何况新酒酿制之法可是归属天家,岂是我等所能觊觎之物,不妥、不妥!”

田一农将前倾的身子收回,端起酒盏饮了一口,拿起筷箸夹了几口菜咀嚼片刻咽下后开口道。

“县尊,此次我巡视乡下,跑了十余个村子数十家农户查看,这连续两年丰收之下,不管是移民还是县里原有农户,各人家的粮仓可都是堆满了粮食,现下就算敞开吃,怕是陈粮还未吃掉多少,今年之新粮便又下来了!

七里堡有名叫做李保的陕北迁移户,家中有一妻二子一女,其中其妻、两个儿子都属壮劳力。

这李保一家也是卖力气,自崇祯九年至去年,两年多时日开垦田地五十余亩,加之其种田颇为在行,去岁夏秋两季收麦粟九十余石,得粮八十余石,共计一万三千斤!”

田一农与崔世生闻听不禁也是咋舌不已。

田一农虽然知道崇祯十年与去年两年,卫护县不管是迁移户还是本地户,粮食收成都是越来越好,但因按圣意,新垦田地三年不计征,所以他们也未曾派人每家每户统计过农户的产量,只是将新垦田亩总数做了一个统计。

范英云继续说道:“县尊、文成,据我所知,四海酒业所出新酒主要用小麦、大麦、豌豆做原料,然后加入酒曲酿造,具体工艺并不清楚。

而四海酒业之所以能用粮食酿酒,主要得益于红薯在京畿一带的大量种植!”

红薯的名头现在已为诸多官员所知,田一农与崔世生当然并不陌生,只是因为陕西一带没有引进种植,所以他们也只是听说过是一种高产农作物,但到底适合情形并不知晓。

“据来访的客人告知与我,京畿一带之崇祯十年便开始大量种植红薯,因此物不占良田,于地力无求,大可以于荒坡山地种植,成活率极高,产量也是极大,据闻亩产可达一千余斤,并且可以以其代粮裹腹,实为荒年必备之佳品!”

田一农与崔世生聚精会神地倾听范英云的讲说,一边听心里一边琢磨:这老范虽说出身不行,但腹中确实有料,也不知他从哪知晓如此多杂七杂八的事物。

“要想酿酒,粮食大大的富余,此乃是前提,既是红薯能代粮,那县尊便可以上本请求于卫护县下农户试种,等到产量大增后,农户便可用红薯作为主粮之选,而其所产麦粟便可为官府大量收购。

而后县尊再上本请酿酒法,以酿酒之产出增收,如此一来,农户多卖粮有利可图,而县府卖酒便可上缴大量税金,制酒也能雇请本地民众为工,如此一举三得之策,便可使我卫护名声大噪,且于朝廷之税金远超此前,到时候我等升迁还不是水到渠成?”

范英云一口气讲完后,端起酒盏将里面剩余之酒一饮而尽,而后张嘴呼出一口大气。

“县尊,老范此策大有可为!

据世升所知,红薯乃圣上亲言大力推广之物,现下既是京畿地区广植,那便说明相关种植之法已是成熟,县尊上本请于卫护试种顺理成章。

至于酿酒经销增加上缴税金一事,世升自当修书恩相予以详细请示,以圣上之仁厚,当会虑及西北农户贫穷之况,我等所请应当会得以允可!”

崔世生与次辅孙传庭的关系,在陕西属于人尽皆知之事,这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既然崔世生愿意出面求助与孙传庭,将卫护县粮食连年增产丰收以及其他情况详细说明,这位次辅能出面替卫护县面圣禀明,建个小酒厂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范英云刚才阐述的已经十分详尽,这事看上去十有八九能成,一旦事成,那么顶多三年之内,卫护县给朝廷上缴的赋税可就不是多年来的几百两了,有可能是十倍数十倍的增长,有这样的政绩,他们三人升迁自然毫无问题。

“那此事就这样定了,老夫明日便上本京师。

再就是,既是老范言及农户田地大量增产一事,如此多粮食久储于户下,怕是不易保管,最好还是收储于官仓为好。

文成,明日你便带人开始勘察场地,而后开始筹建新官仓,待建成后,老夫便上本朝廷,请拨付银钱,用以收购户下之存粮,以备不时之需之同时,也能让农户增产之时亦能增收!”

田一农思忖一下之后对崔世升道。

农户自建的储粮仓房,不管是从设施上还是管理上都无法与正规的官仓相比,如果保存不善,粮食受潮发霉、被虫鼠啮咬会损失不小,田一农刚才的布置的确是利农的良策。

“县尊,即是提到农户增收一事,我倒是也有些许思路。”

崔世升领命后接着开口道。

“陕北移民中,有不少人家原先世代与边墙外之鞑虏混居,于蓄养牛马等牲畜一事上颇有所长,而观我县现况,此等大型牲畜却是极为缺乏,若能动员精善此技之农户繁育牛马等,将来既能增收,亦能解我县之困境。

故此,我以为,县尊上本之时最好于此事也要提到,请朝廷另拨款项予以扶持。”

“文成此议虽是极佳,但若是蓄养牛马,所需草料从何而来,我县可并无大型草场啊。”

范英云语带疑惑的开口道。

“哈哈,老范,这你就不懂了!

有一种作物名曰苜蓿,不管是青料还是干料都可以作为饲养牛羊猪鸡之用。

再者,待适才所言之酒厂建成后,将此新酒销往北地之客商,前来进货时,大可以将其北地草料运来我县售卖啊,这一来一往间,不就多了一份收入?”

崔世升跟着孙传庭走南闯北间,知道苜蓿的诸多用处,于是便简略地将苜蓿诸多事宜讲说一遍,田一农与范英云都是点头叫好。

既然是开了增收增产的头,思路打开的三人顺着现在的话题,把脑子里的想法一一讲出,然后分析利弊再决定是否实施。

经过长达两个时辰的探讨,在增加了几项其他举措后,田一农与崔世升方才兴尽而归。

第二天上午,田一农与崔世升、范英云联暑的厚厚题本便通过驿站发往了京师。

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十六章 平叛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七章 皇庄3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三百六十章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
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十六章 平叛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七章 皇庄3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三百六十章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