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京营1

京营是守护京师重地,保卫皇宫的最后力量,崇祯自然不会任由其掌握在他人手中,特别是朱纯臣这样的墙头草,根本不值得信任和托付;现在国内局势逐渐好转,历史上流贼大规模肆虐中原的事情没有发生,自己也有了勇卫营这只值得信赖的武装,从朱、张两家手中夺下京营指挥权后,交给历史上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薛濂和卫时春,这样自家和家人基本没有了后顾之忧。

坐着的薛濂起身拱手朗声道:“皇上,臣家起自行伍,今虽不掌兵事,但对行伍也算知之甚深,我皇既然垂询与臣,臣自直言以告,或许言语间所涉他人,但为皇室及大明着想,臣亦是知无不言!”

崇祯赞许的点头道:“朕知你忠义,今日自是愿听直言。”

薛濂接着道:“自太祖初年设置京营,以拱卫两京重地以来,期间虽屡经变革,但京营之重要始终被朝臣认可,所以京营从最初数万人,扩充至今已达几十万人,若掌管得当,严明军纪,操训严格,粮饷得宜,京营必成天下皆畏之师!”

“但自天启年间始,魏逆一党把持朝政,罢黜正直敢言之能臣,滥用阿谀逢迎之徒,遣中官总督京营事物以来,京营日见没落;营将皆为内监私人,对军伍之事一窍不通,彼辈日常凌虐士卒,克扣饷银,使京营士气皆无,士卒愤懑之情积存于心;我皇上登基以来,清除阉逆,尽废其乱政,遣勋贵之家总督营政,自此其衰败之势渐缓!”

崇祯坐在御案后面苦笑的摇了摇头,魏忠贤虽被文人痛骂,但其掌握朝廷权柄期间,还是做了不少实事的,比如举国家财力全力支持孙承宗的辽东战略,使得努尔哈赤在对明的军事行动中,并未占得什么便宜,比如在江南之地设立矿监、税监,用富庶之地的财力物力,来反哺朝廷财政以及西北贫困地区,魏忠贤的倒台,只不过是崇祯对哥哥天启帝的一种否定罢了,虽然赢得东林党人的一片喝彩声,但自此之后,国库收入锐减,财政捉襟见肘,陷入窘困,直至最后消亡。

想到这里,崇祯道:“那依卿之言,勋贵与中官执掌京营,现今又有何区别呢?据朕所知,现今之京营,与前并无分别!”

薛濂叹了口气,躬身道:“我皇上所言亦是实情,恕臣直言,无他,所托非人也!”

卫时春也起身拱手道:“臣与阳武侯所见略同,还望我皇上莫作他想,阳武侯绝非贪恋权势,欲取而代之之人!阳武侯与臣所言俱是出自公心!还请我皇明鉴!”

崇祯摆手道:“朕今日只请二位卿家前来,自是要听肺腑之言,何况朕若未曾对此有所了解,何来欲重整之说?卿等尽管直言,朕自会分辨明暗!”

“臣等谢过我皇之宽容!”二人施礼谢恩后,薛濂接着道:“今京营之弊病有四;其一,军士多被朝廷及中贵、武臣拉去服工役,不似武夫,倒与田夫无异!”

“其二,到了年龄的兵士,应由子弟替代,但吏胥上下其手,索要重贿,使贫困老弱兵士充斥营伍!”

“其三,富裕的兵士不愿参加营操训练,贿赂将领将名籍列入老家,其名虽在册,饷银照领,但其人却不得见!”

“其四,士卒空额众多,将官赏罚不明,日常克扣严重,久之士卒不满日重,一旦上阵,溃败立见!”

崇祯深深点头,赞道:“阳武侯所言切中军中时弊,与朕所闻几无二致!没想到卿不操武事,竞对此间弊端了如指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朕竟将明珠暗藏于室,实乃朕之误也!”

薛濂赶忙施礼道:“我皇上乃明君在位,臣岂敢与明珠并论,只是闲暇之时,军中与臣关系密切者来臣府邸闲谈,言及至此,臣方知此间之弊!”

崇祯摆手让其坐下,开口道:“那薛卿可知,军中尚有欲有所作为之将乎?”

薛濂道:“禀与我皇上知,虽说京营沉疴日久,但还是有忠勇之士,在平庸之人压制下,虽郁郁不得志,可心中还是有奋发之思,只叹报国无门耳!“

卫时春也接口道:“臣下祖上也是出自行伍,军中也有几名相熟之人,偶与饮聚,言及大明当前之局势,也是慨叹不已,只恨自己无有一展抱负之平台,臣空具伯爵之衔,对此也是无能为力,深夜无人之时,也是辗转反侧,叹息不止!”

二人平日均是喜读诗书,文学造诣俱是不凡,言行举止像文臣更多一些,但血管中流淌的依然是忠勇的热血。

崇祯神情肃穆,盯着二人道:“朕欲将京营交付与你二人,朕想看到,不久的将来,一只纪律严明,能打敢拼,遇敌绝不后退的善战之师!你二人可敢接此重任?!”

薛濂与卫时春俱是三十余岁,正值壮年,心中自是不甘一生蹉跎,闻听皇帝之言,二人顿感热血沸腾,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后抬起身形,薛濂语气郑重,神色坦然的道:“臣与宣城伯相交莫逆,平日言谈起来,对当前之危局亦是忧心不已,只恨无有报国之门!臣等世受皇恩两百余年,值此国家用人之时,臣等愿披肝沥胆,为我皇上,我大明倾尽一腔热血,来回报我朝养育我等之恩!”

崇祯起身绕过御案来到近前,弯腰将二人扶起,然后负手站立,明亮的目光注视着二人道:“有你二人这番话,朕亦是顿感心头温暖!只要我们君臣齐心协力,不管是流贼还是建奴,终将难逃覆灭的命运!我大明的百姓,也终将不再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卫时春施礼后道:“皇上,臣等二人并不惧流贼建奴,也有信心替我皇上操练处一只勇武之师,但当下所忧唯有如何接掌京营之事,毕竟成国公府在军中威望深重,臣二人陡然进驻,恐有不测之事!况且成国公并无重罪,那皇上要以何名将其兵权收回?”

崇祯负手回到御案后坐下,摆手让二人坐下,小黄门端着茶壶给二人续上茶水,二人端杯啜饮,刚才一番言论后,确实有点口干舌燥。

崇祯喝了口茶,将茶杯放下后,开口道:“成国公府久享圣恩,值此国家危难,国库枯竭之时仍不收手,犹在大肆贪污侵吞公孥,这已是将家族私利置于国家大义之上的重罪了!已有御史台以及给事中上本弹劾与他,朕绝不容忍此等人物立于朝堂!”

“二位卿家放心,朕已有万全之策,朕会遣兵部侍郎王家彦带队前往京营核查,一旦查实,他成国公还有脸待在任上?朕自会让其交出兵权,闭门思过,若有其他心思,哼哼,正是勇卫营和锦衣缇骑建功之时!”

薛濂和卫时春也是心下惕厉,不敢接话。

崇祯笑道:“你二人不必担忧,朕不是是非不明之人,谁对皇家和大明忠心,朕还是一清二楚的,朕已非凉薄之人,朕向来仰慕太宗之风采,太宗对待功臣之道亦是朕之欲也!”、

朱棣靖难成功后,对待跟随他的功臣宽厚无比,优容有加,除了犯了大忌之人外,未曾擅杀功臣,崇祯这番话也让薛、卫二人放下心来。

崇祯接着道:“朕会从勇卫营调拨两百名将官与你二人,将勇卫营日常操训方法带到京营,你们也可挑选有能力、信得过的将官,将他们拔擢于合适的职位,这样才能做到如臂使指,放心,朕不会怀疑你们!”

二人起身谢过,崇祯接着道:“你们接掌之后,老弱士卒不必裁撤,毕竟他们也是大明子民,一生在军营中渡过,仅凭微薄的饷银养家糊口,一旦裁撤,无一技之长的人混口饭吃都难。”

薛濂道:“我皇仁慈之心令臣敬服,只是若不裁撤,这些人如何安置?毕竟人数众多!”

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章 皇庄2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十五章 哗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
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章 皇庄2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十五章 哗变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