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

黄滨现在已经成了长安镇家喻户晓的人物,几百人的大工坊可是从未见过的,能成为管事那肯定是相当能干才让东家看上的。黄滨偶尔上街时,跟他认识的都是老远就客气的打招呼,口中都是尊称一声“黄管事”,黄滨心里也是开心不已。

而自打将工坊建起之后,程林便将整个管事权全部交给黄滨手中,他则接到了京城总号派来的新任务----在杭州府成立四海票号,开始着手于利用资金向小商户放贷的业务。

朱由检自后世而来,自是清楚银行的利润有多高。虽然他对金融业并不十分了解,但最简单最初级的放贷还是知道的。

收储业务暂时很难开展,但既然收储的目的是利用收放之间的差价获取利润,那先直接动用本金放贷即可。

这项业务针对的是江南豪商们赖以获取暴利的来源——高利贷。

朱由检的目的很简单,利用四海商行雄厚的背景,将贷款利息降到极低,打破某个集团对放贷业务的垄断,让更多需要资金发展的小商户得到实惠,促进整个制造业以及商业流通环节的大发展。

四海商行总部现在的总掌柜已经变成了巩凡物,原先的两名掌柜继续留任,辅佐巩凡物开展工作。

现在不管是长芦还是寿光盐场的发展都已经迈入正轨,能力突出、表现出色的巩凡物在盐场继续待下去已无必要。在从负责监护盐场安全的锦衣卫中挑选了可靠的继任者之后,巩凡物便被朱由检召回京师出任新的职务。

作为皇帝,朱由检不可能随便见一个白身,那样于礼不合。但对于巩凡物一年多来的出色工作,赏赐却是不可少的。

对于给与巩凡物什么样的赏赐,朱由检曾单独征询过巩永固的意见,毕竟巩凡物还是他的家奴,总得问问主人对方最看重什么才好。即凡是要赏,那就一定要赏到心里去才有效果。

据巩永固所言,巩凡物对钱财并不看重。其性格豪迈洒脱,性喜交游。巩永固曾多次言及替他除去奴仆身份,但巩凡物表示,他这辈子不会从巩家脱离,他的儿孙若有机会会独立出去。巩凡物的长子已至束发之年,巩永固也是聘了一名老秀才从小教导与他,巩凡物对这个长子也是寄予了厚望,希望其将来能有所成就。

只要知道其最看重什么就好说了。随着朱由检的谕旨,巩凡物被赐锦衣卫千户一职,长子进国子监读书。

这个锦衣卫千户只是个荣衔虚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手下并无校尉力士听差,巩凡物的具体职责还是四海商行的总掌柜。

皇帝的恩赏让巩凡物感恩戴德,尤其长子能进国子监一事让他内心激荡不已。

他从巩永固那里得知,圣上欲将国子监恢复到国初时的地位,会在恰当的时机将国初时朝廷从国子监选人用人的方略重建起来,只要表现良好的监生,将来在仕途上就会有所发展,至于前途如何,那就要看个人的能力了。这就是说,只要长子自己努力,取得一个官身应该不成问题了,再不是如他这般还是奴仆的身份。

在通过巩永固的转述充分了解了皇帝的意图后,巩凡物决定先在杭州府设立票号,等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后再向其他府县推广。

巩凡物亲自坐船赶到杭州府,在程林的陪同下看过长安镇的工坊后,对程林的做法和能力给与了肯定,并表示工坊的规模还可以再扩大,争取带动长安镇丝绸业有更大的发展。然后两人就成立票号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决定先在长安镇开展业务。

管理四百余人的工坊一个人可是忙不过来,每日各种各样的繁杂事物让黄滨焦头烂额。在征得程林的同意后,黄滨将家人亲戚都招进了工坊。

他和妻子负责工坊内的管理,两个大舅哥负责食堂所需米面油菜等物资的采买,爹娘、丈人丈母、两个大舅哥的妻子则是管着饭食的制作。

在经过开始的各种混乱之后,一个多月后,工坊的各项管理慢慢得到了理顺,黄滨也不像最开始时那样忙碌了。

这日工坊工人陆续下了工,在仔细检查了工坊内所有物事后,黄滨嘱咐好雇来晚上值夜的邻居老黄头后,这才返回不远处的家中。

提前回来的妇人们已经烧好了饭菜,黄滨的老爹烫了几壶米酒,黄滨的丈人、两个大舅哥以及黄滨父子围坐在一起,一家人品着小酒开始闲话,妇人和孩子则是在里屋吃饭。

黄父端起粗瓷酒碗浅酌一口后,放下酒杯乐呵呵的开口道:“范家的二小子跟刘家的小囡后日定亲,俺看了看账本,阿滨定亲时他家给了二十文钱外加一只公鸡;俺寻思了,后日俺还回去七十文钱就够的了。阿滨,你觉着如何?”

黄滨放下手中的筷子回道:“阿爹,范云技巧能干,平常得空还帮我修修织机干点杂活,刘女也是心灵手巧的好工人;我还打算提携一下小范,这回啊咱回礼得重一些个,我看呐,就给一两银子好了!他知情了往后会下死力干活的!”

桌上其余几人闻听一两银子后都是吃惊的看着黄滨,黄父嗫喏道:“阿滨,你说的甚话?一两银子咧!可是好大的一笔财哦!平常人家要花用一两个月的哟!”

黄滨的丈人也道:“阿滨呐,虽说是你的家事,俺不该掺言,可这回的礼也过重了!这才是定亲,要是他过些日子成亲,你可咋给?”

黄滨一听丈人说的在理,便开口对黄父道:“丈人说的甚是,那就给五百文钱好了,成亲时给一两贺喜!”

黄父还想再劝,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从前黄家的日子虽说过的不错,每年能净进账几十两银子,但跟这段时日比起来却是差的太多了。

黄滨作为管事,每月有五两银子,年底还有一成的分红;他的妻子现下也成了管事,商行每月给她三两银子的薪酬,两个人加起来一年就近百两,已经远超以前每年的纯收入了。

他们老两口加上亲家一家六口,每月都是一两银子的薪酬,这要是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辛苦劳累算不的什么,力气不用也攒不下,能换回银钱那才是本事。

只要这样持续下去,黄家不用几年就能成为镇上少有的富户。用黄滨的话来讲,过几年也给他们老两口置办上绸缎衣袍,然后在雇几个婢女仆人供家里使唤,将来人家看见他也得恭敬的喊一声“黄老员外”了。

这一切都是自己儿子挣来的,儿子在这个家说话就得有威信才成。不管自己舍不舍得,都得听儿子的,尤其是在亲家面前,更得给儿子留下足够的脸面。

这件事情就这样定好了,一家人开始说起别的事情。庄户人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这一说法,边吃边聊才更有家庭的氛围不是?

黄滨的大舅哥李年口中咀嚼着食物道:“阿滨,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你帮着拿个主意,咱们两家你见识最多,俺们都信你!”

黄滨忙道:“大哥有话说就成!俺们都是一家人,别那样见外!”

李年瞅了眼李父,见他微微点了点头,便鼓起勇气道:“俺不想再干采买了,俺想跟着你学学修织机!工坊两百架织机,有时一日要坏好几架,俺看你又要顾这又要管那的忙不过来,还得范云寻空帮衬着你,俺要学会了你不就轻省许多?眼见着镇上织户越来越多,可修织机的就那几家,有时碰巧了也转悠不开,俺要是学会这门手艺,家里不就多了份进项?你觉着可成?”

黄滨笑道:“这是好事啊!俺正愁着没人帮衬咧!大哥能有这份心思真是不孬!等等俺琢磨琢磨谁能替你,之后大哥你跟着俺就成,只要用心,半年之内定能上手!呵呵!”

李年端起酒碗郑重的道:“阿滨,俺这当哥的敬你一杯!俺妹子能找到你这样的夫婿,这辈子是享福了!俺们一家人都跟着沾光不少!俺全家都记着你的恩!”

旁边的李父和黄滨的二舅哥也是使劲点头。庄户人家不善言辞,但从表情上能看得出,李年的话也是他们心里所想的。

黄滨急忙摇手道:“大哥你说这话俺可是受用不起!阿芬嫁过来之后,上敬爹娘、下抚儿女,还要操持家务,现下又跟着俺进了工坊,这左邻右舍谁不夸俺黄滨找了个好娘子?俺心里也是万分知足!俺们就是一家人,互相帮衬着把日子过好,这就是俺心里所想!”

二舅哥李岁开口道:“阿滨说的是!一家人知心就成!俺和大哥不同,俺喜欢干采买这一行,将来若是工坊做的更大,俺还是干这行就成!”

黄滨笑道:“俺听程员外的意思,工坊肯定是能做的更大,将来俺们的薪酬还会跟着涨咧!只是俺们要全心去做,不得偷奸耍滑最好!”

其他几人都纷纷表态,遇到这样的好东家,自家绝不会让人家说出个不字来。

黄滨吃了一口酒,突然想到一件事请,于是放下酒碗问道:“二哥,俺们整日都是待在工坊中,与外面之事听得甚少,你日日在外奔波听到的事情多;俺问问你,这镇上可是有人也想办一个大工坊,可就是手里无有太多银钱的人家?”

李岁闻言举着筷子脑子来回转动着,他每日都要采购许多物资,接触的人多且杂,镇上但凡有什么事他都能打听的出来。

想了片刻后,李岁眼睛一亮,笑道:“俺还真想起一个人来!他时常跟俺打听这多人是怎生管束的!阿滨你应该认识这个人,方立!家里也是有几台织机,人也蛮不错的!”

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六章 皇庄2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二百章 客户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
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六章 皇庄2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二百章 客户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