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客户

李老爹疑道:“就这等简单?阿兴你莫不是在瞎说?”

李兴不满的看了李老爹一眼,回道:“阿爹你怎地不信我?这法子看似不起眼,我试过几回了,真的管用咧!”

“阿爹!阿兴!出来卸车喽!”说话间,院里传来了李冲的喊声。

两人赶忙来到院中,只见家中的牛车已经停在东面的草棚下面,车上载着甘蔗堆得和小山一般,李冲已经扛着一捆甘蔗垛在了草棚下的木板上面。

“哥,米价又涨了无?”

“比上月要低一些,这回是惠州、潮州过来的米,比温州、湖广过来的一斤低了十文。”

“这回咱们把这批霜糖卖出后,趁着米价低多采买一些放着,要不等再涨起来就要多花许多银钱!”李老爹将一捆甘蔗堆放到木板上后说道。

李兴接口道:“阿爹,你去屋里歇息便好,这等重活我和哥做就成!”

李老爹笑道:“别小瞧你爹我,这等算甚得重活?咱庄户人家就是指着气力养家咧!”

李冲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看向李兴道:“阿兴,适才我去采买时听见镇上到处都在传一个消息,我买上甘蔗就赶紧回来,想和咱爹、还有你一起商议一下!”

“哥,甚事这般要紧?”李兴撂下一捆甘蔗问道。

李老爹也凑了过来,疑惑的看着大儿子。

李家爷仨分工明确,寮里榨蔗取汁、熬煮蔗汁、制成白糖、黄糖等劳作以李兴和李老爹为主。李冲头脑精明,除了在寮里打打下手外,平日间以采买各种物资、以及与前来购糖的商户洽谈价格为主。

今日买米的时候,听见也是几个制糖的同行在小声议论,他打听一番后才知道,有个四海票号在镇上开了起来,主要业务就是针对镇上的制糖作坊放贷,月息一成。

李冲接触人多,知道的也比一般人多一些。

他知道几家放贷的大户月息都在四成,四海票号的一成利息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他早就和老爹、弟弟商量过,想把自家作坊扩大规模,多买几头牛、雇佣十几名农户做工,争取一年能产出上千石白糖黄糖,那一年就能挣到几百两银子,用不了几年,他们李家就能成为当地的富户了。

但若想把作坊扩建成李冲心目中的样子,那可是要花费最少几百两银子。

李冲打算买二十七头犍牛、雇佣二十名左右的工人,这样规模的工坊,一年产糖千石毫无问题。

但买地扩建工坊、买牛、采买甘蔗及米面油菜等物资、给雇工日结工钱,这些林林总总,至少要五百两银子以上才能办到。

他们家的糖寮开了数年,抛去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各项费用,到现在不过是积攒了六七十两银子,离着扩建所需资金还差的甚远。

李老爹虽然也同意扩建,但他的意思是用家里积存的银子稍微扩大一下规模即可。积少成多,等积累数年后再扩大一些,这样等过个十年二十年也就有个像样的工坊了。

但李冲心气很高,他扬言,要么不建,要建就建大型工坊,小了没甚意思。

李兴也是赞同哥哥的想法,建大型工坊成了兄弟两个的梦想。两人也曾想过借钱扩建,但知道放贷利息如此之高后只能断了这份念想。

今日听到四海票号一事后,一直心心念念扩建工坊的李冲顿时来了兴趣,采买完之后他赶紧采买甘蔗米面后,赶着牛车回来与家人商议借贷之事。

听完李冲的讲述,李老爹尚在犹豫之中,李兴则是满脸兴奋的大声道:“还有这等好事!息钱比那些大户低了如许多!阿爹,哥,这银子咱们借了!等忙完制糖,咱们就扩建,不用两个月就能建成!过不了几年,咱家在镇上就数得着的大户了!”

李冲也是满脸憧憬的开口道:“有阿爹和小弟这般技艺,要是建起大糖坊,不愁卖不出货去!”

李老爹眼见两个儿子情绪如此高涨,快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蔗糖销路一直不愁,尤其是白糖和冰糖,价格年年上涨,扩建工坊后产量翻了好几番,银子就会如流水般淌进家里,这确实是件大好事。

四海票号之所以选择在均安镇开办放贷业务,也是经过商行多番考察过后才做出的决定。

四海商行在数月前漳州府设立了分行,掌柜的也是原先晋商手下之人,名叫李明,曾是王登库设在太原商行的总掌柜,手下最多时有百十号人,后来一起被四海商行收了过去。

三十多岁的李明被抽调至漳州成立分行不久后,接到了总号的指示:要求他寻找当地特色产业集中之地开办票号,扶持有意向的家庭作坊扩大规模,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来到漳州已经数月的时间,在漳州锦衣卫千户所的协助下,李明对当地的特色产业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开办票号一事也是所知甚深。

晋商在山陕两省的大城也办过票号放贷业务,与四海商行不同的是,晋商的票号放贷利息很高,并且需要田地作为抵押。

对于总号要求放贷之事,李明自是非常赞同,因为他知道这是来钱最快最易的生意;但对于商行放贷利息如此之低的要求,李明暗自腹诽不已。他可不知道这是朱由检特意吩咐过的,商行挣钱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均安镇和相邻的漳浦镇都是制糖产业最为发达的地方,漳州府六成以上的糖出自这两个镇上。在亲自去到两个镇考察一番后,李明决定分别在均安和漳浦开办票号,专门给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糖坊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均安镇四海票号的掌柜张全是总号从大同调派过来的,有着多年的票号放贷经验。李冲、李兴来到四海票号的铺子时,他正在与一位想要借贷的商户攀谈。

这名商户是来自苏州府的一名汪姓行商,专门从事从兴化县贩运霜糖、冰糖、红糖、黑糖到杭州一带销售的生意。

张全笑眯眯的道:“汪员外,鄙号初创未久,故借贷一事须得有所抵押才可。如适才员外所讲以信用作保,鄙人却是很难应承此事,毕竟两千两银子不是小数;还望汪员外体谅一二!”

这名行商名叫汪境,年约四旬左右,从事贩糖生意已有十载,可谓是经验相当丰富。此次他来到均安镇已经月余,先前已经采买了一千石各色蔗糖,打发管家雇人运至泉州港后租了船只发往了杭州,他自己则留下来等待杭州的传回的消息,顺便囤积产量极低的白糖和冰糖。

色白如雪的霜糖和大块的冰糖在杭州府一带销路太好了,基本每次从兴化县带回货去,不用多少时日便会被当地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以高价抢购一空。

但这种白糖产量非常少,大约只占蔗糖总量的一成左右。所以要想多采买白糖,就得在长时间住在镇上,并且时常去各个寮、坊验看,一旦有货马上用现银收储起来才行。

汪境上次用大笔现银采购了千余石蔗糖,远远超过了原先每次的数量。可最近他在均安镇和漳浦镇来回搜寻时,发觉白糖、冰糖累积产量又有不少,但苦于上次采买的蔗糖数量过多后,剩下的现银已经不多,急切之下他四处打探借贷一事,正好遇到四海票号的开张,并且放贷利息极低,于是他便急冲冲找上门来,想要借贷两千两银子收购霜糖。

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十五章 哗变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
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十五章 哗变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