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

鸿胪寺此次派来迎接两国特使的是司宾署署丞方用之,官阶为从六品上。

在与林海生交接过之后,方用之按照既定的程序,在自己下榻的客栈中会见了范布隆霍斯特、埃特罗和巴列维特三人,林海生也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见。

鸿胪寺是掌管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的机构,正四品衙门。

设卿一人,左、右少卿各一人。下设主簿厅,主簿一人,典收发文移。

其属,司仪、司宾二署,各署丞一人,呜赞四人,序班五十人。司仪署典陈设、引奏。司宾署典少数民族及外国朝贡使臣。呜赞典赞礼仪。序班典侍班、齐班、纠仪及传赞。

年近四旬的方用之于崇祯七年中试,在礼部观政一年后,因为在朝中没有门路,所以在选官时被打发到了鸿胪寺,一待就是三年多。

由于这几年大明整体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导致比如暹罗、真腊、占城、三佛齐、渤泥、满次加等视大明为宗主国的小国每年的朝贡也是断断续续,鸿胪寺接待外宾的数量也是大幅下降。

但随着局势的逐渐转好,得到消息的这些小国也开始恢复了每年正常派使朝觐的事物,尤其是崇祯十一年上半年,鸿胪寺接待的外宾明显增多不少,户部下拨供接待所用的银钱也是成倍增加,这让鸿胪寺内部,尤其是司宾署上下都是干劲满满。

朱由检在接到福建巡抚与郑芝龙的联名奏报后,遂遣人告知礼部以及鸿胪寺,要求他们到时候做好接待工作,在了解对方的来意后再视情况派出高官参与谈判。

在得知西夷特使已经抵达天津卫后,礼部尚书邹维琏遂安排司宾署相关人等赶了过来。

与林海生待人冷淡生硬不同的是,习惯了与外来宾客打交道的方用之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说话时脸上总是带着真诚的笑意,让人感觉非常的亲切,仅此一点,便让巴列维特等人感到非常满意。

“诸位使节不远万里,从极西之地远涉重洋来到大明觐见我皇明圣上,一路上可谓是辛劳之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本官仅代表我大明皇帝陛下以及大明朝廷,对诸位到来表示欢迎。诸位有何正当需求皆可提出,我大明朝廷自会视情况给诸位一个合理满意之答复!

今晚酉时,鸿胪寺将于此处客栈二楼设宴,给诸位远道而来之宾朋接风洗尘,到时本官自会安排随员去往贵使下榻之处予以引导,还望诸位拨冗光临为盼!”

在双方互相介绍过后,风度极佳的方用之坐在主位上,一边举目环顾,一边含笑开口道,这种与倾听者目光接触的举动,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好感和重视。

由于司宾署多年来从未接待过西洋宾客,所以也没有相应的通事,黄姓通事很荣幸的被留下来作为现场翻译,这让从未接触过京城大官的他也是激动不已,在翻译方用之的话语时也是句句到位,把大明对待外宾的热情和诚意充分展现了出来。

“方先生,我要提出强烈抗议和不满!两天前,你们明国士兵在码头无故射杀我方使团随员,这件事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你们明国政府在这件事的处理结果上无法让我方满意,那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黄姓通事刚刚把方用之的话翻译完毕,还没等双方礼节性寒暄这套基本流程走完,埃特罗已经率先大声发难,他这种有些无力的举动让两名荷兰人心里略感不快。

“呵呵!贵使且稍安勿躁,此事之来龙去脉本官已是略有耳闻;本官以为,此次突发事端实因双方误会引发,究其根本,还是贵方未能听从林经历之劝阻,在于我大明律令并不熟知之情况下贸然行事,故才有此等小小之冲突!

贵使且安心,我中华乃礼仪之邦,汉家文明已历千载,凡事皆会依律依情予以应对与处置。待诸位入京后,本官自会将此事禀报上官,相信朝廷必会妥善处理,给贵方一个满意之答复!

至于贵使口中所言之后果吗,呵呵!”

在抵达天津卫城与林海生接洽后,方用之便已经获悉了这番冲突的前因后果,已经接待过不少番邦使节的他对这件事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没太当回事。

来访的诸多国外使团初到大明,因为风俗人情不同,再加上语言不通之故,在日常采买闲逛时也有过与大明百姓发生冲突的事情,但大多数纠纷很快便会得到平息,像这次出人命的大事却是从未发生过。

这主要是因为那些来访的番邦人士,对这个在他们眼中无比繁华和富庶的国度,从心里是抱有畏惧感和自卑感的,就算偶有与大明百姓出现争执,他们也是很快便认了怂。

而大明自上至下都是以天朝上国的心态来看待这些蛮夷之人的,所以在争执过后也没有得理不饶人的举动,最后都是非常大度的不再与其计较,这种行为让那些小国人士对大明更加的敬畏有加。

但这次来访的西班牙人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这个时期的西班牙对外采取的是抢掠和扩张政策,崇尚使用武力来解决一切争端,这种国策在他们征服南亚和南美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扬光大。

正是多年来不断的在征服中获得各种巨大利益的结果,从而使得西班牙人养成了自恃武力骄傲自大的心态。

虽然他们也知道大明是盘踞在世界东方的庞然大物,但在马尼拉两次屠杀当地汉人,而明廷并未有何反应之后,西班牙人认定,大明只是个外强中干的存在,只要时机合适,伟大的西班牙军队会把其列入到可以征服的目标。

但是让埃特罗等人没想到的是,刚刚登上大明领土便遭到当头一棒,这让骄傲蛮横的西班牙人如何的受得了。

“尊敬的方先生,这件事属于西班牙与明国政府之间的外交争议,我们荷兰会始终保持中立。只是本人有些好奇的是,贵国政府究竟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这种事情有没有过先例?凶手会不会被处以极刑?”

一直在观察着方用之和埃特罗两人表情的巴列维特面带微笑的突然插言道,这让本来打算直接说出西班牙使团要求的埃特罗暂时沉默下来,他也想看看对方是如何回答,然后再考虑能不能接受大明政府的处理方案。

从方用之不以为然的语气和表情中,巴列维特敏锐的察觉到,对方根本没拿两条人命当回事,这让本来想置身事外的他有些接受不了。

因为不管怎么样,终究是两人被杀,如何处理此事,会体现出大明政府对待生命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样才会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到底是什么样子。

“呵呵,此类事件在我大明实为鲜有,不过,依照大明律法来讲,最终会以赔偿银两、妥善处置其后事来了解此事。

至于凶手之说本官并不认同,此为执法,并非恶意行凶,此一点还请贵使详加区分才好。”

方用之轻描淡写的回答再次让埃特罗愤怒起来:“我方并不认为那是执法!那就是谋杀!赔偿只是一方面,我方认为,必须要将杀人者处以绞刑!”

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章 证据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六章 皇庄2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章 皇庄2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八十章 困难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
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章 证据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六章 皇庄2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章 皇庄2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八十章 困难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