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

孙传庭背着手站在一处缓坡上,眺望着十里之外的白石原。接近午时左右,秋日的暖阳晒在身上,让人倍感舒适。

孙传庭身边数步之外,灵台知县方文,以及曹文昭、周遇吉、曹变蛟、罗世芳等将官环绕左右。

缓坡的一旁就是白石原通往外界唯一的道路,现在这条并不宽阔的道路上已经挖开了数道深沟,把白石原和外面彻底隔绝开来。

孙传庭率领秦军与当日黄昏时赶至白石原外十里之地后,即刻着人知会东面二十余里外的灵台县,令县衙连夜征调一千民壮和五百石粮草赶来听命;并着重言明,一千民壮必须携带锄头铁锹等农具,违令以军法论处。

接到巡抚指令的知县方文不敢怠慢,立即把县里粮仓里仅有的两百石粮食全部拿出,然后将城里的士绅大户们召集起来,向大家出示了孙传庭的手令;言明数万流贼本欲攻打灵台县城,正巧被巡抚大人率大军截住,现双方正在白石原一带激战。官军粮草匮乏,急需大伙儿捐献,不然的话,官军一旦因为缺粮而退却,流贼会趁势进军打破县城,后果可想而知。

在方文的威逼利诱下,士绅大户们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都是当场解囊相助,最后筹得六百余石粮食,由方文亲自带领组织起来的民壮,连夜送到了秦军营地。

孙传庭对方文的表现十分满意,很是夸赞了他几句。本来他要了五百石粮食,结果人家一下子运来了八百石,这样的干才值得拔擢。

接着,受宠若惊的方文自告奋勇的担负起指挥民壮挖沟的事宜。

趁着皎洁的月色,一千民壮耗时数个时辰,挖出了数道深约一丈左右,宽近两丈的深沟,把整条道路彻底截断。

这几道深沟并不相连,中间都有数尺宽的地方可供人落脚,几道深沟总长约五十余步,正好在弓箭火铳最有杀伤力的范围之内。在官军这边的最后一道沟完成时,还特意垒起了一道胸墙,然后用硬木搭起前后通透的棚子,以防备流贼弓箭的抛射。

从孙传庭率军赶到,大军扎好营盘,民壮连夜挖好深沟算起,到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

期间原上的马进忠等贼首,每天都要组织数次大规模的突围行动,但最终都是丢下数百条人命后退回原上。

周遇吉调派秦军中仅有的五百火铳手和一千多弓手轮番上阵,对着冲到第一道沟边的流贼开始了打靶练习。

胸墙后面能够摆开八名铳手,官军六人一组,打完后顺着两侧返回,然后后排上去继续射击。

在这样不间断的火力打击下,流贼们伤亡惨重。想用弓箭与官军对射吧,官军身前有胸墙遮护,头顶有铺着木板的棚子遮挡,再加上头戴的宽沿帽盔,流贼的弓箭根本威胁不到官军。

在连续数日,想用各种方式试图把深沟填埋,然后数万人涌出突围的行动失败后,流贼们彻底绝望了。

孙传庭冷笑一声,下了缓坡向不远处的大帐走去。

秦军营地扎在不远处白石河附近平坦的原野上。水量已经不大的白石河水质清澈,许多手指长短的鱼儿在水里来回游动,让白水河多了一份生机。

曹文昭叔侄是接到孙传庭的手令后赶过来的,孙传庭并未让他们将大军带来,近万秦军以足够使用。

他把曹家叔侄招来的原因,是想在这次战役结束后,让他们继续往西,剿灭巩昌府和临洮府的残余小股匪患。曹文昭挂的可是临洮总兵头衔,总不能连临洮也不去看看吧?

现在汉中府有秦良玉驻守,孙传庭已派人给其下达军令,令其扫荡汉中府境内的土匪流寇。以川军的实力,这个应该不成问题。

解决了马进忠、混天王等西北最大的流贼后,曹家叔侄再向西扫荡,那除了陕北正在被洪承畴攻击的流贼外,整个陕西基本算是平定,剩下的就是如何赈灾安民了,自己已经完成了圣上的重托。

众人回到主帅帐中,孙传庭在大案后坐下,方文等人分列两边。在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面前,这些人是没有资格落座的。

孙传庭看向方文开口问道:“贵县几日来甚是辛苦,本官都看在眼中,此役功劳薄上自会有贵县之名,朝廷自会按功行赏!贵县还需戒骄戒躁,勤于职事才好!”

方文喜动颜色,出列后冲着孙传庭深施一礼道:“中丞提携之情,下官永不敢忘!下官所做乃是分内之事,敢劳中丞挂怀,下官铭感五内!此后定当唯中丞马首是瞻!绝不负中丞教诲之意!”

方文崇祯四年中的进士,因为朝中无人才被打发到偏僻的灵台县,现在已是第二任上了。

依照他的分析,不出意外的话,任期满后,他仍会被安排到小县任职。若是无人提拔赏识,这辈子最多熬到个正六品的同知算不错了。

没想到机会突然之间出现了。孙传庭的到来让方文看到了一丝希望,只要能傍上巡抚这样的重臣,自己的前途定会一片光明。

果不其然,这几日的辛苦忙碌,顶的上自己数年的功劳。

方文知道朝廷最重军功,只要一个文官沾上了军功,那以后的仕途将会顺畅许多,孙传庭的大度让方文发自内心的感激。

孙传庭微微一笑道:“贵县且好生做着,本官自会时常关注与你!”

对于方文表达的忠心,孙传庭没有拒绝。

这个三旬左右的年轻知县,身上没有他最讨厌的那种酸腐之气,而是务实肯干,处事比较灵活,值得栽培。

自己虽然有不少的同年都在朝中和地方任职,但还没有真正贴心的下属。

庄元洲、谢仁星等人尚未踏入官场,方文算是真正意义上自己在官场中第一个赏识之人,只要他以后表现良好,那自己也会不吝拔擢。

想要在朝堂中立足,没有自己的班底是长久不了的。

孙传庭的表态让方文欣喜异常,若不是帐内还有其他人在,他会毫不犹豫的大礼参拜。没想到自己也能找到靠山,还是高耸入云的大山!

孙传庭继续道:“今日流贼并未前来攻打,依本官研判,流贼已经断粮;只要再围困数日,除却投降,其别无它途!如何处置这群贼人,诸位现下可畅所欲言!”

曹文昭出列拱手道:“禀中丞,卑职以为,数万流贼以青壮居多,且多是农户出身,从贼实非无奈;其中罪恶累累者应当诛除,剩余者选编入伍,操训后可得不少精兵,以供朝廷驱使!”

他虽然名为总兵,但手下士卒太少,用兵时经常有捉襟见肘之感,所以他倾向于拣选良善,到时可将一部纳入自己麾下。

一向沉默寡言的曹变蛟小声嘀咕道:“一帮贼寇,全部坑杀最是省事!”

曹文昭转头瞪了他一眼,喝道:“现下轮不到你说话!勿得口出狂言!”

孙传庭哈哈大笑:“都言小曹将军勇悍,未曾想到其意甚是果决!此言甚合本官之意!”

秦军参将罗世芳眼中满是赞意的看了曹变蛟一眼,原本他看着满身傲气的曹变蛟面目可憎,这下突然觉得对方顺眼起来。贼寇就该杀绝,留着还要浪费宝贵的粮食,只要杀得贼人胆寒,看以后谁还有胆从贼!

周遇吉拱手道:“不管是擒杀还是选编,一切由中丞之意而决,卑职听命便是!”

孙传庭沉吟一会开口道:“按本官之意,但凡从贼者,不管其原先是否乃良善之人,只要从贼一日,贼之恶性便会附其头脑,驱其四肢,其日后之行径难与常人同!此类理当全部诛除!但圣上仁心,所颁谕旨中已网开一面,我等身为人臣,自当遵从圣意!故此役之贼亦应从宽论处,以彰圣上之德!一切就依曹总兵之言吧!”

曹文昭等人上前施礼领命,曹变蛟暗中撇了撇嘴,对孙传庭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甚为不满。

孙传庭继续道:“此役过后,西北之大贼几近绝迹,但小股贼寇仍甚猖獗;其平常打家劫舍,抢掠商旅,致使当地官民无心生产经营。若不予以及时遏止,恐其趁天灾之时逐渐成势!本官授钦命巡抚陕西,绝不能坐视不理!故本官决意,遣一只人马往西经略巩昌、临洮两府;另遣一只人马往北经略平凉、庆阳两府之地,本官则亲率一路兵马远赴宁夏镇!诸将听令!”

曹文昭、周遇吉等上前拱手施礼大声应道:“卑职在!”

孙传庭沉声道:“待拣选贼众之事完毕,曹文昭率本部及新编之军往西经略,扫荡境内大小贼寇,及早廓清两府贼患!粮草可就地征集,遇事可自决,本官不问!”

曹文昭心下大喜。原上的流贼数万,自己怎么也能挑出五千人,加上原先三千士卒,那就有八千人,自己终于成为名正言顺镇守一方的大将了!并且孙传庭的话中之意就是他会有自决权,不会受到当地官员的掣肘,这就让他能够更加从容的用兵扫荡了。

他大声应道:“卑职遵命!”

“罗世芳率三千人并新编之军经略平凉、庆阳两地,与曹文昭部互相呼应,待廓清本境后再行听令!”

罗世芳沉声应道:“卑职遵命!”

他这一路相对来说匪患稍轻,最重要的是将新编军整训好,以备将来之用。

“周遇吉率一千人回返西安府,整训张文耀、拓养坤等部,务必尽快见到成效!”孙传庭继续下令道。

张文耀、拓养坤降众八千,必须有一名重将压制,周遇吉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分派完毕后众将散去,孙传庭准备亲率五千秦军赶赴宁夏镇。

宁夏镇是军镇,与鞑靼部接壤,担负着守疆的重任。边军久缺粮饷,时有闹饷之事,派别人去根本压制不住,只有自己亲去方才合适。

他正要安排谢仁星返回西安,调运粮饷再来与他汇合时,帐外的孙志安匆匆闯入,神色严峻的来到他的身前,附耳道:“张文耀遣人来报,拓养坤部叛乱!现裹挟部众往潼关,然后伺机进入河南!”

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三十章 预谋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四章 洪承畴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
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三十章 预谋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四章 洪承畴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