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

“尊敬的陈副相、邹部长、李部长、方司长,首先感谢贵方这几天来对我们荷兰使团的热情款待,大明帝国首都繁华的市场、干净整洁的街道、非常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以及精美的食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最为美好的印象。

我和我的同伴一致认为,大明帝国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度,比我们去过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盛和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非常高,这一点足可以和我们荷兰国民相媲美!

我们觉得,抛开不同的国家治理制度不说,大明帝国现在的皇帝陛下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仁慈和慷慨的君主,这一点通过昨天我们参观养济院就能得出结论。

我和我的同伴都被贵国对人性的关怀所感动,同时也为我们荷兰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感到羞愧!

尊敬的几位先生,我们郑重请求,在谈判结束后,请给我们一个觐见明帝国皇帝陛下的机会,我们想要亲自向这位伟大的陛下致敬。并且,我们希望贵国政府,能够把皇帝陛下的肖像画赠送给使团,我们将会带回国内,向荷兰国民展示陛下的英姿,并讲述他的事迹,让这位伟大君主的光辉形象能在欧洲范围内流传!”

会谈在礼部衙门的二堂内进行,大明官方参加会谈的依旧是武英殿大学士陈奇瑜、礼部尚书邹维琏,鸿胪寺卿李进番、司宾署署丞方用之,荷兰方面只有范布隆霍斯特和巴列维特两人,黄安继续担任现场翻译。

为了防止有守旧官僚破坏会谈的气氛,朱由检并没有让礼部的几名侍郎参与这次会谈。

在双方见礼落座寒暄几句后,范布隆霍斯特神态庄严的站起身来,对大明官方的款待表达了谢意,随后对朱由检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出人意料地提出了索取画像的请求。

陈奇瑜等人一边微笑,一边听这位满脸褐色胡须、身材高大的荷兰人对大明的夸赞,各人心里都是十分的受用,尤其是听到对方对大明皇帝的盛赞时,陈奇瑜等人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当黄安把范布隆霍斯特的请求翻译出来后,陈奇瑜等人先是一阵愕然,在与邹维琏相互对视一眼后,陈奇瑜当即痛快地点头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虽说历代大明皇帝在位时,都有无数番邦小国派遣时节出使大明,但还没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请求,没想到这名来自极西之地的红夷居然有着这种心思,在座的大明官员对这位大胡子的好感骤然提升了数个档次,就连黄安也是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胸膛,翻译的时候声音也是格外洪亮。

通过对范布隆霍斯特和巴列维特的表情判断,陈奇瑜迅速断定对方这个请求确实是真心实意,并没有想通过这种要求来获取谈判筹码的用意在里面。

“贵使请坐,本官代表大明朝廷,对贵国于我皇之尊崇表示谢意。

我大明上承中华数千年之礼仪,向以仁孝为之国方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为我中华文明之精髓。

中华之土上,历朝历代帝王都以此为基本执政之策,而我皇明当今圣上,更是将儒家文明之核心要义进一步发扬光大,论起仁之一字,我皇可谓万世仅有之一也!”

陈奇瑜神色庄重地发表了一番感言,邹维琏等人也是频频点头表示认同之意,秀才功名的黄安挠着头皮,费尽心思才把这段话的大意翻译明白,范布隆霍斯特和巴列维特在似懂非懂的情形下,也是一起点头表达了赞赏。

会谈刚一开始,气氛就热烈了起来,这似乎预示着接下来的谈判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范布隆霍斯特和巴列维特的心中不由得多了一份对成功的希冀。

“尊敬的诸位先生,我们这次远东之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与大明帝国达成展开全面贸易的协定,对此,我们也是抱着最大的诚意和愿景,希望双方能在互利互让的基础上完成协议的签署,这样将会对双方国力的提升都有巨大的帮助。”

巴列维特微微欠身示意后,把荷兰方面的诉求讲了出来。

与第一天双方见面不同的是,他值此未提台湾问题,而是将全面贸易作为了双方谈判的主要目的,这种细微的变化被老奸巨猾的陈奇瑜和邹维琏敏感地捕捉到了。

“贵使所提全面贸易之说,本官虽不通晓,但也知大概之意。但本官再次强调的一点是,台湾是大明固有之土,任何他国占有台湾一寸土地都是非法的,除此一点外,其余皆在可谈之列!”

巴列维特讲完之后,陈奇瑜先是点头表示理解对方的诉求,但随后便斩钉截铁的定下了谈判的基调。

“尊敬的陈副相,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台湾远离明国本土,在明国政府以前,我们现在所处这片土地上换过无数王朝,但都没有把台湾视为中国的传统领地,所以我们荷兰方才在岛上修筑城堡,用作我们远东贸易的一个中转站,这一点还希望贵国政府能够理解。

现在你们明国政府突然提出,台湾岛是明国的领地,这个说法让我们一时难以接受。为了双方谈判能够成功,我们希望贵方能够妥善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双方完全可以在台湾岛上划分边境,让台湾成为荷兰和明帝国共同拥有的土地,这样会对双方以后的全面合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面对陈奇瑜定下的调子,巴列维特对此提出了荷兰方面的疑问,并且在话中委婉表达了荷兰并不想独占台湾的想法。

“呵呵,对于贵使台湾并非中华固有之土之说,本官并不认同。

本官在此只举一例:早在千三百年之三国魏晋时期,吴王既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统帅一万大军渡海抵台,并与其上立碑志之,仅此一点便足可说明,台湾乃我中华固有之土。

而我皇明承继中华正统,自是顺承历朝之所辖,此一点根本不容置疑!

去岁贵国军队与我皇明偏师之一战,最终以贵国军队全军覆没收尾,我皇闻讯后当即对我台湾驻军予以大力赏擢,并谋划于合适之机将精锐之师运送上岛,以求彻底收回台湾全境。

我皇虽是仁慈之主,但于事关领土之事上却从不心慈手软,现今大明内忧外患既除,数十万勇武之师正愁无处建功立业,而贵国存于台湾岛上之人员,怕是都会成为官军升赏之功!

而贵使适才所言,贵国据台湾一地,乃为贸易中转储存之地,换言之,此地对贵国仅为临时之所,若有他处更佳之地,贵国大可弃之而不用。

据本官所闻,贵国以商立国,所求者,利也!若有远超台湾之利放在贵国面前,贵使以及贵国朝廷还会有现今之态否?”

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四章 洪承畴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六十章 追击2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
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四章 洪承畴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六十章 追击2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