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

“哼哼,洪太这是撞得头破血流才知道疼了?求和?你觉得依现下之情势,朝廷会放着落水狗不打,反倒是和你清国议和?洪太未免小瞧天下英雄喽!不过,你家主子倒也真是个人物,事到临头果决的很,只可惜晚了一些啊!”

漆黑的夜色下,锦州城内灯火断绝,自战事一起便开始宵禁的街道上空空荡荡,只有一队队披甲执刃的巡哨穿梭于城内各处。

整个城中只有数处宅院内有光亮透出,其中一处便是祖大寿后宅的书房。

当日傍晚时分,祖大寿接到了建州欲遣使入城,与祖帅商议重大事由的通禀后,本待断然拒之,但架不住祖大乐、祖大弼等人的轮番劝说,无奈之下答应等天黑之后见见来使,看看皇太极又有何新花样。

申时左右,锦州城上缒下一个竹篮,建州使者李率泰被拉上了高大的城头。

在李率泰陪着笑脸将来意简单说明以后,祖大寿一脸不屑的冷笑道,一旁的祖大乐、祖大弼和祖泽溥也是一脸不以为然的神情。

清军主力在南线大败而归,现在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锦州以南只留下了少数机动性强的骑兵监视松锦明军动向,整个大营向北后移了二十里之多,这种姿态表明,清军内部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虽然锦州军一直龟缩于城内,就连洪承畴率部出击堵截清军的行动也未参与,但这不代表祖大寿对外界的消息一无所知,尤其是清军数支人马陆陆续续撤回到松锦之后,有关连场大战的各种各样情报陆续传到了城中。

随着孙传庭、秦良玉率各路明军进逼而来,当前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

“祖帅此言差矣!我大清此番虽是受挫,但并未伤了根本!此次南下,我大清并未动用全力,其意也不过是寻求些许粮草物资补我大清缺失罢了。我皇之所以上表求和,无非是不欲使两国生灵涂炭,免生更多之仇恨而已。

在下奉命先入锦州说项,也是我皇为祖帅设身处地考虑后才出此策略,实是因我皇深惜祖帅之材,恐祖帅大祸临头而不自知之故!

其他不言,在下只想问一句:月余以来,祖帅于锦州城内坐拥重兵而作壁上观,此战之后,祖帅觉明廷会对祖帅之作为视若不见乎?明军重兵北上,难道只为与我大清决一死战?若我军退却之后,辽西上下于大军在侧之情势下当如何自处?

假途伐虢之典祖帅岂能不知?所谓唇亡齿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间道理,还望辽西上下三思啊!”

李率泰的话不可谓不歹毒。

除了前面那段打肿脸充胖子,醉死不认酒钱的言语之外,最后这一段诛心之言就像利刃一般扎进了在场几人的心里。

李率泰讲出这段话之前,祖大寿等人并未意识到这些。

在他们的眼中,朝廷重兵齐聚关外,为的就是想将八旗兵重创在松锦一线,经此一役后,使得八旗在十到二十年内再也无力寇边抢掠,之后朝廷会借机大规模减少辽西的粮饷开支,或者干脆派员核查,实兵实饷,往后再想捞油水就得再想别的办法了。

但他们从来没有认识到,朝廷也许会藏着将辽西上下一网成擒的的狠毒之策,如果真的出现那种状况,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是听从圣旨,还是率兵反抗,抑或是在迫不得已下与八旗联手抗明?

第一条绝对不行。

辽西军头们费尽心力才挣下如此家业,如果一道圣旨下来,众人乖乖地交出军权,那可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不光是积攒下来的巨额财产会被相关人等吃抹干净,就连自家人的性命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

第二条路也不好走。

多年以来,辽西大军在对阵八旗时一直处在绝对的下风,在众多辽西军卒眼中,八旗就是天下无敌的象征,所谓的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其实就是从辽西传出去的。

可是强如八旗这样作风勇猛地军队,在朝廷大军面前也是败的如此干脆,最后大军竟然是以不惜命的方式才侥幸逃回,那他们孱弱的辽西军队又如何是官军的对手呢?

更重要的是,假如他们煽动兵变,那就等同于造反了,在失去大义的名分下,辽西军有多少将官士卒愿意跟着他们造反呢?

恐怕到时也就指望各人手下的家丁,那种东拼西凑起来的队伍,怕是一战下来就十不存一了。

与八旗联手抗明?那就是公开扯旗造反了。

这一条不说祖大寿等人接受不了,就算他们愿意,那些家丁们闻讯后很可能就会哄堂大散。

与八旗交战十余年,辽西上下哪一家没有亲人死在八旗的利刃之下?

这种血海深仇很难去弥合,要是他们突然之间宣布联手八旗与大明为敌,哪怕平时粮饷丰厚、待遇极高的家丁们也会一片哗然。

别看辽西军畏敌如虎,有不少人也经常与建州做着私下的生意,但这些并不代表他们愿意与八旗成为自己人。

祖大寿有些烦躁的挥了挥手,祖泽溥上前肃手有请,李率泰站起身来,冲着祖大寿等人拱了拱手,然后神态从容的转身向房门走去。

他知道刚才自己一席话已经成功的在祖大寿心里钉上了一枚钉子,辽西上下做出何种选择就不是他能左右了,但愿其中能有让大清利用的地方。

“大哥,李率泰适才所言虽是有夸大之嫌,可咱们也不得不防啊!一旦让他说中,咱们可就结局难料啊!”

看到祖泽溥将李率泰送出门后转身进屋关紧了房门,祖大乐率先开口道。

“大哥,你觉着李率泰之断有无可能?会不会是建奴挑拨离间之计?我部乃是奉洪亨九之命紧守锦州,并非有惧敌之意啊!将来若是朝廷追究坐视友军势危之事,我等大可以拿此说事,未奉上命私自出兵可是朝廷定的规矩,这道理走到哪都说得过去!”

“这事现下不好说!待某寻空去那孙白谷处试探一番再说!泽溥,明日你便将李率泰连人带信送至官军大营,就说哨探擒获建奴探子一名,顺便带上几支上好山参送往洪亨九处。此人虽是心机深沉,但处事圆滑,不愿轻易得罪人,他若是能及早康复,应该能为我辽西说上几句好话!

之后你携重礼去往关内找孙承宗孙阁老,将我辽西苦衷倾诉与他,拜托其为我辽西上下在皇上面前说项!我等俱为孙阁老一手拔擢之人,香火情从未断绝,加之孙阁老资历威望俱在,料皇上应该能给几分面子!你们几个听着,今晚之事不许泄露半分,各人烂在心里便成!”

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十八章 容情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四百章 布防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
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十八章 容情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四百章 布防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