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

“现今太仓充盈,赋税也是呈每岁递增之势,在确保各项必要支出的同时,结余以为常态,此兴盛之兆实与诸卿日夜操劳政务密不可分。

但此次宛平县加征一事可以看出,随着商品流通日益扩大,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地方官府所需付出之成本也在逐年上升,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各府州县之财政状况,已无法满足社会进步所带来之种种新需求,是以,地方财税制度须得做一个全新规划,以便及时应对各种新态势的发生。”

宛平县加征事件发生引发了朱由检的反思。

这几年他的视线和注意力大部分放在了谋求全球争霸之上,不自觉间忽视了对国内制度和治国体系的构建,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使他惊醒起来。

大明财税制度必须改革,朝廷集权是对的,但适当放权才会更加适应逐渐繁荣的商品经济社会,财政权首当其冲。

在道路交通条件落后的年代,如果地方官府缺乏足够的财政物资储备,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只能向朝廷禀告并求援。

京畿地区还好说,因为与京师近在咫尺,很多事应对都还算及时,但其他十几个行省和成百上千的府州县,这来回之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等到朝廷钱粮物资拨付到位,黄花菜都凉了。

“昨日之事可以说给朕及诸卿提了个醒,宛平县就在眼皮底下,可施政之时也会因新生事物之产生而茫然失措,这说明朕及诸卿还是缺少对地方及民情之了解,在制订策略时便会因疏忽而导致失策。”

时代在大步前行,施政者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朱由检对此做了详细阐述,随后便把话题引向财税制度改革上。

千百年来形成的、地方官府只参与征收赋税、而无权去支配,这一现象是时候加以改变了。

虽说现在各地都建有完备的仓房,用来储备粮食物资,以应对不时之需,但这些战略性储备并不丰富,针对的范围和受众还是太小,官府在应急状态时,能够动员的人力太少,能及时得到救助的丁口数量也有限。

比如,某地连日降雨,导致大量农田被淹、道路跳梁损毁严重、无数农户屋舍被冲毁,这时候就需要官府为灾民提供口粮救命,这就需要组织大批人员对灾民进行安置和帮助,要是没有足够的财力,这件事该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

没有足够的银钱物资,你怎么去救灾?被雇佣者不幸遇难该如何抚恤?

再一个,受灾百姓财产损失如何统计?若其家财全部付诸流水,田地颗粒无收,地方官府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助其脱困?

总不能坐视大批屋舍被毁的农户露宿街头吧?天灾过去后,许多受灾农户已无力重建家园,这时候就需要官府出面助力了,而此时地方财政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

官府可以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帮助受灾民众展开生产自救,与此同时,要拿出钱粮帮助灾民修建相对简陋的居所,这种善后才能体现出官府存在的必要性。

朝廷收取赋税的目的之一就是扶危助困,这也是官府最基本的职能所在。

太仓收入再丰沛,却不舍得用之于民,那税收的意义何在?

国富并不值得骄傲,民富才是根本,民富国才强,而不是国富民强。

要解决地方财政有一定的自主权,那就要将皇家和朝廷部分权利进行让渡,在此基础上,朱由检提出了税赋双线的解决方案。

税仍旧是朝廷收取,用于军费开支、各种基础建设、慈善、医疗、学堂、官吏俸禄等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支出上,此一点将不容丝毫改变。

赋将归地方官府留用和支配,不再上缴北京。

此论一出,昭仁殿陷入一片沉寂,随后孙传庭为首当先站起,其余阁臣紧跟,众人齐齐于殿中向皇帝施礼,盛赞圣仁君在位、社稷之福。

重臣们对皇帝如此大气魄、大手笔之举均是感佩之至。

赋向来为天家所用,皇帝竟然把这笔大财无私出让,这种惊天之为怎能不令人感怀备至?

尽管大家都知道,四海商行名下各项产业,每年都给內帑带来大笔利润,但这个世上谁嫌自家的钱多?谁会舍得将每年两百万银币以上的收入一挥手就撒出去?

如此爱民重民的皇帝,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

朱由检笑着摆手让众臣回座,并未顺势就此大夸自夸一顿。

出让赋利只是第一步,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到来,朝廷收税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趋势是肯定的,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央财政让利其中一部分于地方才是最终目的。

军队、工、农,这三者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石,作为统治者,一定要想方设法维护此三者的重大权益,只要基础稳定,其他任何阶层都不可惧。

工人是泛指,其实更准确的概念应该是市民阶层,与农民相加,这就是社会的绝大多数。

如何维护他们的权益?

物质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朱由检指示下,军器监及四海商行旗下各个产业在全大明率先实行了高薪雇工,随后内阁据此制定了最低月薪标准,强制要求大明所有公私作坊店铺照此执行。

经过数年蔓延和传导,大明工人阶层收入普遍得以大幅度提高,许多手艺高超的匠人,每月收入已经接近或达到七品官员的俸禄,这是朱由检最想看到的。

工人阶层是建设大明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付出和辛劳值得这份报酬,要始终保持这个阶层的高收入,这一条必须要写进皇明祖训中,朱家的后代子孙皆不可违,有违者,宗人府可废之。

朱由检在与太子闲谈时,把自己很多理念灌输给了他,令他十分欣慰的是,太子全盘接受下来,在整个对话过程中神情庄重,显然是谨记于心。

朱慈烺并不属于天资聪颖那种,但从小日濡目染之下,品性极佳,三观极正,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

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三十章 预谋第八章 皇庄4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十八章 容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
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三十章 预谋第八章 皇庄4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十八章 容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