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

发生在第一医院的这场解剖教学课从午时末。一直持续到了酉时方才结束。

因为解剖标本来之不易,所以在场诸人都自觉的延长了学习的时间,以求对人体结构有更深的观察和研究。

不管是主持解剖的吴有性,还是刘半山等学员,这次都从中受益匪浅。

尤其是刘半山,更是对医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想法。

这次授课仿佛给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样,让他对传统医学理论中关于经络穴位相对应的人体内里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通过观察标本内脏的形态和颜色,也让他明白了脏器发病之后,会对其他的哪些器官带来间接的损害,在以后的辩证施药时也更有了针对性。

按照朱由检和吴有性商议后定下的章程,所有参与解剖课程的郎中,只要次数达到两次,那么从第三次开始,就要轮流亲自动手上阵解剖。

等到各人都熟练掌握这门基础医术,并且在得到专家评审小组审评通过后,便可获得大明卫生署颁发的高级主治医师资格证书。

随后这些持有证书的高级医师将会被派遣到大明各府,主持由官府组织的当地郎中集中一地的医术培训工作,表现良好的,将会成为新设立的府一级医院院判之职。

以现在从医者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医院只能暂时开到人口更加集中的府一级,州县一级医院至少在十年内还无法建起。

就算府一级医院的设立,也得需要差不多五年的时间,而且也只是具备了初级外科手术水平的医院,只能割割盲肠、阑尾,缝合一下创口较大的外伤伤口之类的。

最早随吴有性南下的十几名郎中,现在已经被分派到了军中,他们在担负起培训现有随军郎中战时处理伤兵,以及如何护理伤员任务的同时,还会以军医的身份留在军中,其家小暂时留在京师,待边镇条件稍好以后再行决定留还是送过去。

这种模式照搬后世就可以了。

不管是军医们还是家眷的待遇,都有可供参考的依据,不用朱由检再去自行创造了。

这十几名郎中有六人分别被派到了镇西将军、青海总兵曹文昭、征西将军、临洮总兵曹变蛟和征虏将军、甘肃总兵罗世芳处。

曹变蛟和罗世芳手下各有五千骑兵,并且都是经过战火考验、战斗力极强的精锐之师,以这两路人马的实力,在后勤保障得力的情况下,横扫西域根本不成问题。

据西北送达的军情来看,经过罗世芳和曹变蛟二人轮番带队打击,原流贼闯将李自成部已被他们有意识的逐往了安西四镇的方向,曹、罗二人则是轮番率队压迫,逼迫其残部一千余骑继续西行。

曹文昭率部沿着这条古丝绸之路,跟随在曹、罗二人身后,每隔百里便在适宜开垦的地方修建简易城池,然后再从后方将原先的边军及家眷迁移过来,用这种举措为前方的骑兵提供后勤保障。

大西北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这种筑城移民的工作进展极其缓慢、

一年多来,曹文昭也只是率部西进了五百余里,构筑大小城池五座、迁移人口十余万、开垦荒地几万亩而已。

有鉴于这种状况,朱由检已让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下令,曹文昭部暂停西进的行动,消化已有的成果后待时而动。

朱由检已经要求曹文昭,在筑城时不要依据内地那种大城高墙的方式建造城市,要以所肯荒地周边建村为主,村里的墙以防野兽和风沙侵袭为目的,不必起的太高。

在火器时代即将全面来临的将来,城墙再高也挡不住炮火的轰击,所以没必要再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构筑这种即将被淘汰的建筑。

曹变蛟和罗芳二人所部,在将李自成部以及屯垦地周边马匪驱逐清理干净后,便要回返修整歇息,养精蓄锐后在根据情况,将手下兵马分成两队,携带补给轮番西向扫荡。

这是西北方面明军目前的动向和安排。

北面的镇北将军、归化总兵马祥麟部会有三名学过外科手术的郎中进驻,身份也会转为军医。

崇祯十二年二月时,经过长达半年归家修整后,除了未放长假的西北三军外,大明其余官军都已经回返了各自所部。

马祥麟部七千骑兵、三千步卒在聚齐之后随即展开了严格的训练,月余之后,将士们的军心士气都已迅速回升,并且在半月前接到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指令后,全军向北开拔而去。

收回归化城的难度不会很大,锐气和胆气尽丧的蒙古诸部,精锐大多丧生于灭清之战中,逃回去的既无实力也无胆量敢正面抗击大股明军。

朝廷给马祥麟下达的将令中也有提到,要求他接受蒙古各部投降,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将实力较强的部落打散回迁至原边墙一带放牧生存。

大明对于大牲畜以及肉食皮毛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至少两百年内,这种需求指挥增加不会减少。

蒙古同胞对放牧有着无与伦比的天性,放下马刀长弓,谁还不是个放牧高手啦?

只要大明能够给这些蒙古同胞提供与汉民同等的待遇,甚至稍差一些,只要他们觉着日子越来越好,马刀弓箭他们自然就会放弃。

这种需求其实很容易被满足。

不用抢劫就能换取的物质,何必用自家的性命去换?

马牛羊、擀毡、药材、牛奶等等,这些蒙古人家家都有的东西,只要拿出来,就能交换到粮食、铁锅、白酒、食盐、调料、糖、汤药、丝绸、布帛这些求之不得的精美物事,有这样的捷径摆在面前,谁还会去铤而走险呢?

当然了,也有不少与大明有着血海深仇的蒙古部落,他们不愿意放弃武力抢掠的能力,在他们眼中,明人或者汉人就是两脚羊,就该匍匐在他们脚下做牛做马、为奴为仆。

他们还幻想着恢复当年黄金家族的无上荣光,还奢望部族内能够再出现一个成吉思汗一样的人物,带领着他们再次横扫全世界。

对于这种贼心不死之辈,送他们去见铁木真就是唯一的对策。

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九十三章 城外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八十章 困难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八十一章 打算
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怀德的土著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九十三章 城外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八十章 困难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八十一章 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