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

辰时左右,阿济格在百余名白甲兵的护卫下,率领大军来到昌平城外五里之地。

他早就听探马禀报,说昌平城外已有大股明军城外列阵,人数在一万以上。

听到这个消息时,阿济格先是一阵愕然,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明军发现自己这是应有之意,凌晨的烽火已将自己的行踪明白的告诉了明军。可这股明军来的也太快了吧?

许是在此扎营操训的一股明军不成?肯定是!要不以明廷办事拖拖拉拉的效率,明军胆小怯战的作风,别说几个时辰了,就算是几天也不一定集结大军前来迎战。

不过阿济格还是觉得有点奇怪,探马禀报说,这股明军一是人数多,二是盔甲整齐,看上去比一般明军要精锐许多,这到底是哪里来的明军呢?

有明军不怕,怕的是他们龟缩城内不敢野战。要是这一万多人进城防守,自己可就难办了,昌平说不得就要放弃,然后寻找守卫薄弱的州县攻击。

这伙明军难道没听说过八旗勇士的威名不成?自己该佩服还是怜悯这明军主将呢?你好好的守城就行了,非得带着部下送死,好吧,今日本王便成全你!

阿济格下马后登上一辆马车上木板搭就的平台,居高临下向对面望去。

对面的明军摆了三个方阵,正对面的是一个大的方阵,全是火铳手。铳手分作四排,每排大约八百人,阵型很紧密。

铳手方阵两侧靠后位置则是两个人数略少的方阵,使用的兵器是长枪,也是分作四排,每排约五百士卒。

最后还有几个小型方阵,因为事先遮挡的缘故,看不清楚,估计是刀盾手和弓手。

这种阵型是明军惯用,阿济格见得多了。令他奇怪的是,没看到明军的骑兵。

难道是因为方阵两侧外围,分别放置了长达数十步的拒马的原因?

这到真有可能。

如果想用骑兵从侧翼攻击明军步卒,就必须破开两侧的拒马阵,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五六十步的范围内,密密麻麻摆满了拒马鹿角之类的障碍,要想彻底清理掉这些障碍要花上不少时间,这还是在明军没有骚扰清理障碍的士卒的份上。明军既然如此布置,肯定会派兵保护这些障碍,后面的小方阵估计就是应对这个的。

阿济格看完之后下了平台,将阿巴泰、扬古利等人召集过来,把明军的布置简单说了一遍后下令道:“明军火铳只能打一轮,阿巴泰,你带一千弓手、五百甲兵上去,前面让包衣推着盾车遮挡。到铳手阵前五十步,弓手射箭,盾车继续向前,待弓手将明军阵型射乱,甲兵直接突入砍杀!”

阿巴泰接令下去点选人马,正白旗都统勇将谭太在之前已分兵杀向怀柔,阿巴泰便成了前锋的第一人选。

阿济格继续下令道:“额驸,你和耿仲明带着人,分头把两边的拒马拆了!耿格尔、丹巴,你二人各遣五个牛录骑兵去两翼,只要拒马毁掉,立刻冲阵!剩余的等本王下令,只要哪边破开明军阵型,本王就从哪边冲!”

孙应元站在一辆战车顶上观望着清军大阵,心里既兴奋又紧张。这是他第一次指挥如此大型的会战,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前段时日皇上的殷切嘱咐尚在耳边回响着:一旦与建奴接战,定要打出大明官军的威风与士气,更要将建奴打痛、打残!打破其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官军是最强悍的所在!待卿凯旋之时,朕将出城十里亲迎!

随着悠长的号角吹响,对面的清军开始向前移动,打头的一千多名汉人包衣推着数百辆盾车缓缓向前,后面则是千余名披甲兵,手持锤斧铁鞭之类的短兵紧紧跟随。

百十名高官勋贵的亲信都集中在箭楼之中,紧张的注视着城下的两军阵容。

远处清军大阵各种旗帜随风飘扬,严谨的阵型,隔着数里便能感受到的高昂士气,让众人心惊肉跳。好在他们都是在城内,一旦官军战败,建奴一时半会还攻不进城内,有的是时间可以逃跑。

清军的包衣奴才推着盾车正在逐渐靠近明军大阵。

这些包衣汉人大多是八旗从内地掠去的百姓,这次也是随着自家主人重回大明,不过是以敌对者的姿态出现的。很多人的心情十分矛盾:既盼着自家主子获胜,那样就能跟着主子抢钱抢女人抢粮食,若是主子在抢来别的奴隶,那就会减轻自己的劳动负担,说不定自己还会升格成为管家。但隐隐也希望大明获胜,那样只要自己不是,就能被官军解救回来,回到这片祖辈生活的故土之上,将来死了也能葬在祖坟里。

可是两军交战,生死瞬间,一切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建奴的这种独轮盾车,前面有厚厚的木板遮挡,两侧堆有装着沙土的麻袋,可以很好的防御铳子弓箭的射击。他们只要将车推到铳手阵前数步,那后面的重甲兵便会从后向前突击。只要被甲兵冲入阵中,火铳手只有两条路:逃或死。

眼看着盾车逐渐接近接近了城头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孙应元一声令下,身边的亲兵单手将一面三角红旗高高扬起。城头的炮手早已准备就绪,看到主将发出的指令后,主炮手将手中火钳探入燃烧正旺的火盆中,十余息之后火钳顶端便已烧的通红,炮手侧着身子用把火钳按在火门的引信上,急速燃烧的引信如火蛇般钻入炮膛之内。

一声如同晴天霹雳般的炸响声中,大股浓烟自城头飘起,一枚黑色的弹丸从炮口中激射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向两里以外的清军盾车阵中。

眨眼之间,弹丸落入密集的清军盾车阵中。高速飞来的炮弹先是轻易的穿过一辆盾车的挨牌,将推车的包衣脑袋击碎之后,顺势撕碎了他身后几人的躯干部位,落地之后迅速向前弹起,越过第二辆盾车的上空,将第三辆盾车和推车的几名包衣直接砸烂,动能稍减后又弹跳一次,将第四辆盾车撞翻后动能迅速减弱,再次弹起后又带走了数名包衣的腿臂,之后贴地向前滚动数步,最后将一名包衣的脚掌击碎后停了下来。

随后三声巨响接连响起,三枚弹丸从城头飞起,先后钻入盾车阵中。一片人仰马翻过后,推车的包衣们呆立当场,无人再敢推车向前,阿巴泰也是略感迟疑,没再催促进攻,整个队伍停了下来。

眼前的场景太惨了。四枚弹丸摧毁了十余辆盾车,被弹丸直接击中的足有四五十人,都在满地打滚哀嚎,全是躯干四肢残缺的重伤。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这种伤意味着很快就会死去。

这还不算完。被击毁的盾车碎木横飞,包衣们穿的都是布袍,四处飞溅的碎木或是将人的眼睛刺穿,或是扎进胸腹之处,间接之间又造成十余人的重伤,那些被崩散的碎木扎伤手臂大腿的已经是万般幸运的了。

阿济格沉着脸看着眼前的一幕。他没想到的是城头居然有大炮,并且是那种当年在宁远重伤他父汗的红夷大炮。

这种大炮的威力让人不寒而栗,父汗被大炮的跳弹击伤时他就在身边,十几岁的阿济格永远忘不掉那个血肉模糊的时刻。

精锐的明军,城头的大炮,这一切让阿济格产生了一丝疑虑:难道明军早有准备,知道自己要率兵前来?

但他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

不可能!绝无可能!这一切都是巧合!肯定是!

想到这里,阿济格沉声下令道:“席特库!带十个白巴牙喇上去,将畏缩不前的孬种首级砍下来!告诉阿巴泰!明军的大炮要数百息才能再打!近了他们根本打不着!”

一身白甲,身高体壮的亲兵席特库点了十个白甲兵,催马向前奔去,很快便到达前阵当中。

席特库下马抽刀在手,冲到盾车阵最前端的包衣人群中,长刀横斩而下,一名面带惊慌之色的包衣叫声也未发出,斗大的人头便滚落地面,脖腔中喷出一尺高的鲜血,身躯缓缓栽倒。

十名白巴牙喇也是抽刀劈砍,转瞬间斩杀数十人。

一众包衣吓得四散躲避,席特库举刀扬声大叫:“畏缩不前者斩!向前!”

阿巴泰也是久经战阵,见到席特库斩杀包衣后,羞耻感顿生,堂堂的八旗勇士岂能畏惧生死!他大声喝令前进,包衣们在血淋淋的长刀威逼下,重新推着盾车开始前行。

扬古利带着汉军旗的千余名步卒迅速向明军的拒马靠拢。前排的百余人手拿巨斧长锯,准备毁掉明军侧翼的拒马阵,还有数百人则手持木盾进行遮蔽。炮声响过之后,汉军旗的士卒已经接近了拒马阵的最前端。

孙应元在高台上看的清楚,一声令下,身边亲兵双手将两面黑旗扬起,铳手方阵后的一千名弓手分成两组,在各自哨管的带领下,奔向拒马后端。

在扬古利的喝声中,手持斧锯的士卒开始破坏面前的拒马。明军的弓手也已到位,在排好一个小型方阵后,一声短促刺耳的喇叭声响起,五百只长箭飞上半空,数息之后自空中掉头扎向清军人群。

一阵劈啪作响声,大部分长箭都被清军的木盾遮挡住,只有少数箭只钻过木盾之间的缝隙命中目标,杀伤了数十名清军。有盾牌做掩护,弓箭的杀伤效果不大,前排的清军奋力砍削,拒马已被毁坏了十余座,一千五百蒙古八旗以开始列队,随时准备上马突击。

官军弓手射了数轮,只杀伤了百余名清军,大多数都是四肢中箭,伤势并不严重。此时清军已将五六十步长的拒马阵破坏了近十步的距离。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另一侧,再这样持续下去,不用一刻钟,拒马阵机将会被破坏殆尽。

孙应元果断下令掷弹兵出战。两百名身穿对襟棉甲的掷弹兵在哨管的带领下,分别赶往两侧。

扬古利见明军弓手已经力竭,遂大声喝令前排轮换,尽快拆除拒马。身后的蒙古八旗已经开始检查弓箭兵刃,准备上马冲锋。

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三百章 证据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四章 洪承畴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九十九章 抵达
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三百章 证据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四章 洪承畴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九十九章 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