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

这件事其实就发生在两天前,锦衣卫高层多多少少也都知道此事,但由于当事者是锦衣亲军指挥同知齐昌国的亲信,骆养性等人碍于过往情面,对此事采取的是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暂时没有打算向宫里禀报,只是暗中示意梁琦把守卫处理干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事情是由今年锦衣卫所办的一件案子引发的。

在上半年关外大战前夕,锦衣卫接获眼线密报,随后由第三千户所千户梁琦带队赶赴关外,将兵部分管宁远辎重大营的武库司员外郎刘元利等人抓捕回京,罪名是贪墨倒卖军用粮草物资。

此案兵部涉事者多达三十余人,上至员外郎刘元利,下到管着粮草物资进出的仓库大使、小吏,这些人串通一气,以飘没、耗费为名,在往宁远大营输送物资长达一年的时间里,贪墨下数万石军粮物资后转手倒卖给与他们有关联的商户对外售卖,非法获取银钱共计三万一千六百余两,此举可谓是丧心病狂之极。

这件案子由于几名销赃的从犯都在外地,所以抓捕取证的时间较长。而正因如此,也给了某些人利用职权大肆敛财的空档。

主办此案的梁琦原任锦衣卫扬州千户所千户,在当年破获淮安盐提举司一案中立下了功劳。

随着在外捞了不少意外之财后,梁琦不满足于现在的地位,他想的是回到京师衙门,离着堂上官们近一点,等到南镇抚司镇抚使王正元让出位子来后,自己能更进一步,坐上这个专管锦衣卫内部军纪的重要位子。

在花费了重金后,梁琦终于如愿调回京师,与第三千户所千户李启斌互换了位子。

朱由检在对锦衣卫内部进行分权时,特意加强了南镇抚司这个原先只是名义上存在的部门的权利,镇抚使也加了指挥同知的衔,以此来制衡锦衣卫几名堂上官以及北镇抚司镇抚使。

南镇抚司镇抚使王正元这个平日里无人搭理的角色猛然间强势崛起,并且趁势收拾了几个向来桀骜但被抓住错处的卫内强硬人物,从而在卫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但王正元已经年近六旬,身体本就有些不好,因着工作强度陡然加大,身体也渐感不支。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朱由检已经打算准备派人接替他的职务,如果骆养性等堂上官替梁琦说几句好话,那南镇抚使一职还真的就归他了。

但不巧的是,这次朱慈烺无意中得知的事件中,主角正是梁琦。

这件案子的主犯刘元利的妻子为了挽救自家丈夫的性命,四处托人求情,最后在别人的引见下找到了梁琦。

梁琦见刘元利的夫人年轻貌美后顿时起了色心,他对刘夫人讲:“只要你拿出五千两银子来,然后从了本官,那本官自会保你丈夫不死。”

刘元利的妇人救夫心且,对梁琦的话信以为真,于是在回去后四处求告,最后筹到纹银三千两,梁琦打发亲信把银子运回家中,并且玷污了刘夫人。

这还不算往,梁琦从抄家的手下口中得知,刘元利的女儿年已十六岁,现在还是待字闺中,于是,梁琦再次对刘夫人提出要求,让她们母女俩一起伺候自己。

为了让刘元利能够逃得一命,刘夫人与女儿商议后只得答应了梁琦的无耻要求,就这样,在案子没有侦办完结之前,梁琦尽享财色兼收的好事。

但是此案已经呈送进宫,朱由检在得知后已经下了旨意,所有案犯全部处斩,并将行刑时间定在了本月十五,也就是三日之后。

消息传出后,得知此信的刘夫人母女顿时惊呆当场,在抱头痛哭一场后,刘元利的女儿在租住的房子内悬梁自尽,刘夫人心神俱丧之下,跑到街上哭骂梁琦一番,引得众多路人围观叹息,随后刘夫人回到租住的院子投井而亡。

这件事只要知道当事人姓名后不难查清,因为毕竟有多人耳闻目睹刘夫人当时的惨状,所以事情的经过很快摆上了朱由检的案头,而朱慈烺也得到了一份,而朱慈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梁琦及一众亲信校尉已经被逮入了诏狱之中。

“朕没想到,就在朕的眼皮底下,竟然有如此恶事,且当事者是为亲军千户!此真为亲军之耻、皇室之耻也!

太子见微知著,能于无意中探得此事后即刻追究,不容丑恶之事形于天下之意实是大善,望太子秉持此心,于将来登基后一以贯之。

现下事情既然水落石出,朕来问你,你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在听完朱慈烺的陈述后,心中怒火稍减的朱由检先是夸奖了一番,随即将后续问题抛出。

听到父皇对自己的夸奖,朱慈烺开心不已,他稍微迟疑一下后施礼回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千户梁某借用职权非法索取不义之财、霸占他人妻女,论罪当诛,故应于闹市斩首弃市,其家产充公;亲军诸堂上官于此事充耳不闻,以致亲军军纪松懈,故其皆有失察之罪,当降职罚奉以儆效尤!”

朱慈烺言罢,眼巴巴地看向父亲,希望能再次听到父亲的夸奖,但这次朱由检并没有流露出赞赏的神态,这让朱慈烺内心有些失望。

“烺哥儿,你有无考量过?梁某之为并不隐秘,以亲军之耳目,对此能无所觉?若非你碰巧遇到此事,以亲军之手段,此事或许不用多久便会被其采用各种手段湮没。

此事看似单一,但究其根本,实为我天家对亲军已有失控之兆!

皇家久处深宫,若想尽知天下事,所依仗者无非厂卫也!可现下于天子脚下生发丑闻,而皇室诸人却蒙在鼓里,那京师之外呢?若是如此前般,各地流贼四起,而京师却依旧歌舞升平,怕是贼人打到京师,你我尚不可察也!”

朱由检的一番言论不仅让朱慈烺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更是让一旁地王承恩内心既感忐忑又感恼怒愧疚。

自家的侄儿身为东厂掌刑千户,身负监视亲军地重任,对这件事竟然毫无察觉,实在是愧对皇爷的器重与栽培。

“皇爷,小爷,东厂妄称天家奴仆,于此事上却后知后觉,实是该死之至!王世勤这贼子该当撤职查办!皇爷,小爷,此事令天家蒙羞,老奴心内实是愧疚已极!待老奴寻得空档,定要将此贼子活活打死!”

王承恩噗通跪倒与地,磕了个响头之后直起身子咬牙切齿地道。

“大伴且起来吧。此事东厂确有失察之责,现下天下太平后,许多人已是心生懈怠之意,是该好好敲打敲打了!”

朱由检刚刚说完,一名小太监疾步而入后大声跪禀:“禀皇爷,厂卫诸堂上官奉旨入宫觐见!”

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九十章 平息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四章 洪承畴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章 心安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
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九十章 平息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四章 洪承畴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章 心安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