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

“老吴,我觉着孙千总的话甚有道理!既知红夷火器犀利,若排开阵势正面力敌不仅伤损极大,且有败阵之虞。莫若想些妙招,先沮其士气,待其心生畏惧抑或是久而不支时再以堂堂之阵击之,如此数管齐下,则红夷必败!”

一旁一直未曾出声的林荣突然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要说现在整个岛上谁最不愿意打仗,那这个人肯定就是林荣,而既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最不愿输的恐怕还是林荣。

主要是现在岛上的局面太好了。

眼看着自己就要获得巨大成功,甚至名字可以直达天听的时候,一场林荣最怕的意外眼见得就要发生了。

随着一年多来移民点各个方面都已日趋稳定,加之台湾中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台中县的开荒屯田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现在岛上加上官军和原有两千多移民在内,共计人口八千有余,大小牲畜两百余头只,总计开荒屯田已达十余万亩,并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持续增长中。

今年九月,也就是崇祯十年第二季稻田收割后,新建的十余座大型粮仓里已经堆满了大量未脱壳的稻米。

这些粮食都是县衙动用朱由检专门派来的锦衣卫押送来的银子,从移民们手中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收购储存起来的。

因为新开田地有免三年赋税的政策,穷怕了也饿怕了的移民们迸发出了巨大的生产热情。

每个家庭中只要是能干活的劳力全员出动、轮番作业,在四海商行购买运送过来的各种大牲畜的助力下,新垦田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在原先郑家移过来的那批闽南人的帮助下,山西移民们经过两季轮种的失败后,终于在第三季学会了如何种植和管理水稻,并且在当季便取得了大范围的成功。

这期间,随着山西移民和闽南移民密集的交往,山西的不少移民也学到了如何捕获各种鱼鳖虾蟹、蚌类、黄鳝等等各种水产品,以及如何再把它们烧制成美味佳肴的手艺。

而闽南移民则是学会了山西工匠们的各种手艺,包括如何猎取鹿、熊、豹、野猪等大型野生动物的手段及烹饪方法。

随着南北两地百姓之间友谊的不断加深,最开始出现的因为风俗语言造成的种种误解也正在逐步的化解当中。

在双方密切接触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一名福建十八岁的小伙子和一名山西十六岁的小姑娘因为互相爱慕,最后在双方父母同意后,用极为简朴的方式结为了夫妻。

知县林荣闻讯后亲自到场祝贺并随了五两银子作为贺礼。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所蕴含的重大意义。

自己身为台湾岛主官,一举一动也是受到百姓们所广泛关注的,自己的到来意味着,官府希望看到的是不同文化风俗的和谐共处,这次婚礼也将成为一种风向标。

随着平均三四个月一茬连续不断地丰收,每家每户新打制的米缸木桶簸箩里都堆满了稻米,再加上各种猎物河鲜等高蛋白的副食补充,山西移民们从开始不舍得吃饱,一直发展到了今天敞开吃也吃不完的地步。

已经习惯了丰收的移民们在家中稻米已经装不下的情况下,积极响应了县衙的购买行动,用大量的稻米换取了银子铜钱以及其他的生活物资。

要说商人的嗅觉确实是异常的灵敏。

在得知岛上的粮食连续丰收的情况后,四海商行福州分行果断地在县衙附近开始修建商铺,然后租用商船在风平浪静地季节里大量向岛上输送各种物资,通过商铺的各种商品再将移民们卖粮换取地银钱又赚了回去。

福州分行的总掌柜李家山头脑非常灵活,他知道商行想要在福建一带立足和发展,首先需要团结当地的士绅大姓,不然的话就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李家山在与闽南的种族大姓取得联络后,决定与这些人联起手来将生意做大。

这次商行的跨海生意就是联合了林姓、蔡姓、洪姓等数家大户共同来完成的,期间产生的风险和利润最后大家分摊。

这数家大姓开始时并未将这点生意放在眼中,但在李家山向他们透露,朝廷正在组织更多的北境灾民移往台湾,将来岛上的人口会达到数百万这个消息后,几家族长凑在一起一商量,当即果断的定下了与四海商行的合作事宜。

因为他们都隐隐约约的听说过,四海商行是宫中贵人的产业,那大规模移民一事就绝对不是无中生有。而抢先占领岛上的地盘,为将来赚取高额利润打下基础,这才是最重要的。

眼见得在自己全身心地付出下,原来的沼泽密林、荒地水塘渐渐变成了良田,原本冷清阴森的村庄变成了日见喧嚣和热闹的城镇,而且第一批由岛上出产的稻米已经起运发往了内地,林荣在内心满是自豪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的仕途也是充满了期许。

“哟,老林,未曾想某还是小看你了啊!哈哈哈!来来里,你有何妙招说来听听!”

吴群笑嘻嘻地开口道。

“我只是看到一些话本中提到过,如何避开强敌正面而侧击之说,究竟如何运用,我可真是不知!老吴,我要是有妙计岂不成了允文允武之人了?你还是小看我好了!”

林荣说完之后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水,自顾自的啜饮起来。

“别的不说,老林你能有此思虑便已是令某惊异之事。你若是从军打仗,将来成就肯定不小,要不你想想,干脆入伍得了,我给你弄个千总当当?”

“滚!”

林荣啐了吴群一口之后转过身去不再搭理他。

“嘿嘿!知道你舍不得那身绿皮,还指望着换成大红呢!老林,某觉着你定能如愿!”

吴群继续逗了林荣几句后,眼见对方对他毫不理睬,这才一脸讪讪地转过头来。

“老孙,适才林知县所言提醒了某。红夷既是善于正面力战,那咱就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红夷定是由舰船运送上岸后再向我攻来,而我大营之所在恰是其无法迂回之要害!由岸边至此近三十里之地,沿途树木塘湾密布,且道路只有一条,这便是地利之优,咱们定要好好利用一番!”

崇祯十年腊月初六日,自上次总督府内决定出兵之后,经过半个多月的准备,范。戴克率领的八百名军官士兵,乘坐四艘大舰抵达了明军大营的外海一带。

同船抵达的还有一千名岛上的原住民,就是那些原先与荷兰人抗争,最后被武力压服的麻豆人和目加溜湾人。

范。戴克之所以带着这批原住民前来,是为了在战胜明军后能够抢掠到更多物资粮食,以及把他们作为辎重营来使用。

在距离海岸五里左右时,两艘排水量一千吨的巨舰各自放下了巨大的锚链停在了海面上,靠近海岸一侧船舷的两层舷窗纷纷打开,一排排黑黝黝的炮口指向了岸边。

没过多长时间,二十余艘舢板从船上被吊装到水面,密密地绳网随即也搭在了船舷的一侧,在军官们的口令下,第一阵的士兵们斜跨火绳枪和装着弹药的帆布包,反身从绳网上陆陆续续下到了舢板上,登陆行动开始正式开始。

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并不是徒有虚名,这个时期的荷兰是真正的海上霸主,整个不到二百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一万六千艘各种船只。

这种排水量过千吨、上下两层船舱内密布百余门火炮的大舰并不是最先进的,一种一千五百吨的巨舰已经在试航后开始了批量建造。

这种当时排量最大,火力最凶猛巨舰的诞生,昭示着荷兰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延续其海上霸主的地位。

在其中一艘巨舰的顶层甲板上,范。戴克手持单筒望远镜扫视着岸边,在前方不远处的海面上,荷兰士兵正在奋力划桨,舢板正在起伏不定的水面上快速向岸边挺进。

“上校先生,这些黄种人看到我们的军舰早就吓得跑进山里去了,他们和猴子近似的相貌正好适合在山里吃野果,哈哈哈哈!”

星盾号船长林克端着一杯咖啡,懒洋洋地坐在一把椅子上对范。戴克笑言道。

“船长先生,虽然您的观点有一点道理,但我却并不完全赞同!您可不要忘了我们那位老朋友------大明帝国的郑伯爵,他可是让我们荷兰海军吃过不小的亏啊!”

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十章 困难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四章 洪承畴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
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十章 困难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四章 洪承畴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