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

“呵呵,荷兰人倒是挺有眼光,居然看准了这两处所在,不愧是海上强国,对于港口的选择确实眼光独到!”

昭仁殿中,朱由检手中拿着大明与荷兰草签的协议细细浏览着,并不时地与殿内的温体仁、陈奇瑜、杨嗣昌、邹维琏等人交换着意见。

在这份协议中,荷兰人除了希望与大明进行全面贸易、允许荷兰把本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商品销往大明外,还郑重请求大明朝廷增设更多港口,以便扩大双方的交易额和商品种类。

热情的荷兰人甚至在协议中明确提出了新设港口的地点,这其中就包括后世闻名世界的上海港,以及后世的宁波、现今的明州港。

而这两处港口,正是朱由检准备全面开海的重点目标。

上海县隶属松江府,明州港辐射杭州府,这两个大府,正是现今大明最繁华的所在。

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以及其他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从长江以南的各个府州县,被大小商人们运送到这两处港口,然后再由海商们收购后装船运往世界各地。

虽然大明禁海多年,但上海和明州作为江南利益集团最重要的私人港口,早就存在了多年,在上下利益都得到了充分满足后,当地官府对这样的行为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日积月累之下,这两个地方也就成了江南士绅的聚宝盆和摇钱树,而大明朝廷的根本利益却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那些日进斗金的商人们,没有给大明朝廷缴纳一分银子的赋税,却享受着安定奢侈的生活,丝毫不顾及大明北境已经陷入长久的苦难之中,更是漠视北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

而更令人齿冷的是,在骄奢淫逸之外,这些所谓的士绅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大明皇帝和朝廷的各种策略指手划脚,以各种手段对利益集团外的重臣进行人身攻击和谩骂,直斥皇帝没把他们放在内阁的职位上就是最大的误国害国,这种行举,与后世的键盘侠何其相似,实在是令大多数人厌恶不已。

“启奏圣上,增设港口、扩大贸易、开设海关之事虽说与我皇明利大于弊,但若是西夷有觊觎我大明繁庶之心,将来凭借坚船利炮由此打来,那江南繁华盛景恐有毁坏之虞,一旦如此如何是好?”

顺着朱由检的话题,首辅温体仁起身施礼后肃声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作为大明百余年来第一个被擢为文华殿大学士的首辅,同时也是大明首位乘坐御赐四轮马车的重臣,最近这一个月可以说是温体仁六十多年来的人生巅峰,这也让他对朱由检更加的死心塌地。

他的这番话并不是为了反对皇帝开海,而是从一个首辅的角度,从全局来分析和判断重大事项将来可能造成的隐患。

“温卿不必担心,此事朕自有计较。

从朕所知之情治来看,西夷有数国虽说军力强盛,但这些国家因为各自的利益,与近邻之间征战不断,无暇分神他顾。至于南洋诸国,皆为我大明藩属,其本身弱小难以自保,更无力北顾。

朕之所以命陈、邹二卿与荷兰国谈判并达成协议,最终目的便是欲借助西夷之力,建设我皇明强大海军,将有可能来自海上之威胁拒之于国门之外。

现今后金覆灭,蒙古早已式微,我皇明北境之忧已无大碍,唯一可能之威胁便是海上,开放海禁、收取关税之利,组建海军将是下一步之国策,任何阻挡此策者皆会被视为必诛之徒!”

朱由检并没有否定温体仁的担心。实践证明,两百多年后撕下中国最后一块遮羞布的,正是来自海上的敌人。

而为了不再让煌煌中华遭受这种奇耻大辱,唯有比潜在的敌人更强,这样才会扼杀屑小之辈对中华的野心和企图。

“启奏圣上,荷兰国之各项请求,不知圣上可还满意?靖海伯一方若有异议,该当如何处置?

臣以为,圣上当下旨,将黄得功部移驻福州,震慑有异心者,必要时可诛杀一切有违圣意之人!”

待朱由检讲完之后,陈奇瑜起身施礼,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与荷兰特使谈判中,范布隆霍斯特数次暗示郑芝龙对荷兰商船的抵触和威胁,希望明廷能够采取有效手段来解决这个关键问题。

郑家控制着大明东南沿海一带,对来往的各国商船抽取重税,如果想和大明全面贸易,那郑芝龙便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如果朱由检想开放海禁收取关税,那他将会面对来自郑氏和江南士绅集团的双重抵制,尤其是实力强大的郑家,他们很难甘心有人把本来属于他们的利润拿走,开海的策略很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和风险。

陈奇瑜本来就对海寇出身的郑芝龙轻视无比,在预见到这种危险性之后,索性提出了最为直接的解决方案:诛杀郑氏以及整个团伙的首领和骨干,彻底瓦解郑氏利益集团。

“臣附议陈学士之策!若想圣上开海之事得以贯彻始终,遣强军往东南乃势在必行之举!”

陈奇瑜话音刚落,杨嗣昌立即站出来表示了支持和赞成,温体仁不置可否,邹维琏则是眉头皱了起来。

“启奏圣上,陈学士之策看似可行,可若是依此行事,怕是会引发东南之动荡甚至祸乱,老臣并不赞成此事,还望圣上慎思之!”

看到朱由检并没有立即表态后,邹维琏缓缓起身,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邹部堂此言何意?郑氏虽被册封勋爵,但其实为割据之所在!圣上欲行开海,郑氏岂容朝廷由其手中夺取财货?

此事若不施以强硬手段,则开海之策必无果而终,圣上欲图海外之方略也将会胎死腹中。

尤其可见,郑氏实为必诛之人!

邹部堂巡抚福建数载,莫不是与郑氏有何勾连,故而才明目张胆为其发声?”

杨嗣昌先是把事情的后果加以无限放大,随后更是暗指邹维琏和郑芝龙有所交通,所以才站出来反对此事。

“就事论事,勿要牵扯其余!此为议事,诸卿无论何种观点皆可讲出,但其后要有足够之理由方可!

邹卿既是反对陈卿之建言,那必是有依据之论,朕与诸卿且耐心静听便好!”

看到邹维琏被杨嗣昌的话气的脸色一片潮红,朱由检当机立断制止住了这位老臣接下来的反击,同时心里对杨嗣昌的言语也感到十分不满。

他对朝臣之间的互相攻击是最为反感的,尤其是这种毫无根据、主观臆断上的人身攻击,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对于如何处理郑芝龙和朝廷之间利益纠葛的事情上,他相信邹维琏更有发言权,毕竟人家巡抚福建好几年,对郑家旗下各种势力的内情也是知道的更多。

“启奏圣上,老臣之所以认为适才两位学士之建言有不当之处,也正是因久处福建,深知海上之事错综复杂,绝非一味用强便能解决的,若想开海事成,须软硬兼施方能有圣上所期之局!”

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四百章 布防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
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四百章 布防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