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

自秦汉唐宋至今,历朝历代无论强盛与否,采用的都是皇权不下乡这种政治机制。

“皇权不下乡,乡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千百年来,县以下乡村的治理,靠的就是这么一套约定俗成的制度。

“皇权不下乡”,不是说皇权不想下乡,而是皇权下不了乡,因为皇权控制的资源十分有限。

而且,皇权控制的这些资源,首先要用于皇室的延续,其次用于官僚体系的运作,再次才用于社会的控制。这样一级一级落下来,等到用于管理社会的时候,所剩资源不多。

在这一状态下,皇权只能借助官僚的力量,下达到县一级官员。最小的官员就是七品县官,县以下就只好由着乡绅们自行管理了。

其实对于一个古代国家来说,华夏土地面积过于庞大,人口过多,古代集权政府想要跟近代国家一样,把国家权利渗透进地域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是因为朝廷财力有限;二是朝廷官吏有限。而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自始至终贯彻了华夏土地千百年。

另一方面,在进入近代之前,中国独特的集权制度基本能保持国家的稳定以及发展,所以政府也少有向地域社会渗透权利的意愿和动力。

而本朝太祖由于出身寒微的缘故,从小到大没少被贪官恶吏欺压过,所以朱元璋从内心里对官吏施加于百姓身上的盘剥是深恶痛绝的,在登基之后,朱元璋曾经明令:县官不许下乡,不得亲自督促乡里工作,以免影响百姓耕耘,劳民伤财。

作为最基层的政府,县衙几乎就是“一人政府”,“皇权不下县”使得基层正式官员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数量级,乡间治理依靠的便是乡绅和地方宗族势力。

在这种机制下,很多地方宗族势力对百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皇帝和朝廷,而此等现象,是与朱由检力图打造一个富强、民主、文明、法治的全新大明相抵触的。

现在的大明无论是财力还是官吏的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历代王朝,具备了贯彻“皇权下乡”的基本条件,只要策略得当,破除这一旧机制所带来的弊端还是有很强的操作性的。

说到地方宗族势力,朱由检认为,从公平的角度讲,宗族势力并非“封建残余”,而是具有地权的协防组织,这种组织形式在后世的抗战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川军、湘军、桂系等等,这些抗战的中坚力量,无不是依靠地方宗族大户的人财物力而组建起来的。

由此可见,宗族势力在国家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还是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的,而皇权下乡,也并非要跟宗族抢权,而是要把朝廷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在保留有限村民自治的前提下,让广大民众享受到经济大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大明北方的宗族势力比起南方来要差了许多,各个乡间村落中,小门小户混居的状况占据了绝大多数。换个角度来讲的话,孙成一家的境况,如果是发生在宗族势力强大的两广一带,情形似乎要比现在要好上许多,因为孙家若是宗族中的一员,其他家族成员绝不会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孙家袖手旁观,而互帮互助正是维系宗族向心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现有的朝廷基本政权是县衙,而受制于交通状况的极度不便利,如果指望知县以及县丞、主簿等佐贰官们经常下乡了解民情,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现在地方官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轿子,在全靠人力施工的年代,各地道路拓宽平整的进度是十分缓慢的,你能指望官员们天天坐着轿子下乡?那得耗费多少人财物力?

提前打招呼下乡,地方乡绅要准备相应的接待工作,官员们来到地方,走马观花看一圈,吃饱喝足后拿着乡绅们“孝敬”地“土产”,心满意足的回到县城,而乡绅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花出去的银钱找百姓们“报效”,这种行为只能变相的加重百姓的负担,并且任何问题也解决不了,是绝对的无用功。

后世乡镇一级政权的模式是朱由检的终极目标,那才是皇权下乡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有了乡镇政权的存在,朝廷的大政方针才会得以具体落实到位。

再拿孙成一家作为例子,如果有乡镇政权的存在,再加上配套的相关律法条令,只要乡镇官吏不懈怠和渎职,那他们一家的情况很快便会被反映到县衙,从而就能够从县里拿到相应的财政救助金,而且会从村里得到具体帮助,比如里正安排人手帮其收割和耕种。

当然了,这种帮助是有偿的,这笔帮扶资金也会被划拨到每一个县里,朝廷也会定期对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核查,一旦发现有人从中上下其手,后果自不必多说。

不过,朱由检也明白,事情说起来容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如此顺畅和完美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出现和发生,贪墨和不作为这两种行举是对新政最大的破坏和伤害,对此,也只有加强监管来应对,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得到朝廷的援助和救济,朱由检做好了试错的准备,锦衣卫将会直接担负起监督的责任,而乡镇一级的官吏将会有额外的补贴,以及根据任内表现而得到升擢的机会。

至于这批官吏的人选,朱由检决定,从各地县衙吏员和驻地锦衣卫中抽调,鉴于这样可能会导致各地锦衣卫人手不足的问题出现,那就有必要削减京师的亲军千户所人员数量,然后下派到地方去。

京师现有七个亲军千户所可以减为四个,由东厂主导整个京城的安全防护,锦衣卫作为辅助力量,承担侦缉刺探捉拿的任务。

在县以下设立乡镇公所署衙,以相邻自然村人口一万上下划定区域,设置正八品和从八品官员主官乡镇长及佐贰各一名,吏员若干,除正常俸禄奖励之外,每月每人另有津贴发放,具体金额由内阁商定,只许高不许低。

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
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七十章 商路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十六章 平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