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

梁琦在和陈奇瑜沟通过后,便一边遣人搜集关于淮安盐提举司上下的各种情报,一边等候凤阳卫和徐州营的到来。

至于淮安和临清两处钞关,梁琦暂时没打算动。

这到不是他琢磨过来不能被陈奇瑜当枪使的缘故,而是因为正值运河运务最繁忙的时节,大量的漕船商船在运河上来往不绝,这两处钞关要是被一锅端掉,就算朝廷重新选派人手,再赶到淮安和临清,这段时日之间过往商船的商税谁来收取?

北镇抚司上下虽然都是立功心切,但梁琦并不是鲁莽之辈,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他是不会贸然出手的,反正钞关上下人等又不知已被锦衣卫盯上,先放在那养着吧。不能因私废公,这是锦衣卫的铁律。

等待数日之后,距离较近的凤阳卫率先抵达淮安。经过整编后的两千人,在参加过寿州之战时折损三百多人。陈奇瑜上奏朝廷得到批准,回转凤阳后重新募齐。接到督抚大人的手令后,由新任指挥使陶大勇带队赶来,听候陈奇瑜的调派。

在凤阳带头围攻守陵太监的李树春,因陈奇瑜了解后怜其才、赞其义,后被责令戴罪立功,在寿州一战中表现出色,积功升至把总,此次也跟随来了淮安。

原本的淮安卫虽早已名存实亡,但其在城内的营房尚存,虽然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但收拾一番后容纳两千人还是绰绰有余,毕竟鼎盛时的淮安卫,满员为三千五百人,营房也是按照人数配置的。

而早就赶到的梁琦率领的一百骑,在进城前换上普通官军的棉甲,以陈奇瑜调来的督抚标营的名义进驻城内的左营营房。原本一千人编制的左营,现还有两百余老弱,被陈奇瑜赶到右营营地,与右营残存的百余人住在一处。

城内百姓对这些事情毫不关心,再说也根本不懂官军各种称号,城内先后进驻两只官军,丝毫未引起他人的注意。只有凤阳卫进城时,城内众多百姓前来围观,那也只是出于好奇而已。对承平已久的江南百姓来说,战争离他们太遥远了,虽说也听过流贼祸乱中原,但在很多人心中,那不过是一些人数较多的土寇而已,根本成不了气候。至于辽东建奴,除了行走南北的商人以外,绝大多数百姓表示从未听说过。

在接到徐州营快马送来的还有三日便可抵达的消息后,梁琦率领五十名缇骑和两百名凤阳卫士卒离开淮安,直奔扬州而去。淮安盐提举司的提举杨瑞和同提举黄灿把家都按在了扬州,提举司其余大使吏目俱为淮安本地人,由北镇抚司一名总旗带领其余的缇骑,在凤阳卫配合下分别抓捕查抄。

“商人河下最奢华,窗子都糊西广纱。盐客豪富拥巨财,夜夜笙歌至天亮。”

在扬州城内最繁盛的下关一带,聚居着来自山陕以及徽州的众多盐商巨贾。周边遍布各种青楼酒肆,白日间悄然无声,每到夜晚,普通人家都已安歇,这里则是灯火通明,官员商贾出入其间,各种味道的脂粉香气飘散在空气里,好一番纸醉金迷的盛事景象。

因为此处靠近距离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和扬州钞关都非常的近,加之离运河也不远,得益于两处衙门的盐商们,争相在此购地建宅,百余年来形成了一片庞大的富人区。

淮安盐提举司的杨瑞和黄灿的家宅也安在了这片地方。

两人会试中榜后,杨瑞留在户部观政一年后,走通吏部尚书王永光,放到淮安捞了一个肥差。黄灿则是被放为凤阳府虹县知县,在任期满后后,走通时任礼部尚书张至发的门路进了提举司。

杨瑞在任多年,因为其手握实权,是盐商们争相巴结的对象,担任提举两年后,便花费五万两银子在扬州置办了一所五进的大宅子。黄灿虽只上任两年有余,但也是花两万两买下了一座三进的宅院,两人住处相隔只有数百步。

清晨淡淡的薄雾尚未散去,刚刚渡过又一个不眠之夜的下关宁静安详,狭窄的街道上只有官府雇请的粪夫的身影。他们每天卯时左右便会挨家挨户上门,清理各家污秽之物的同时,也会顺便把街巷打扫干净。

突然,一阵轰轰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数十名骑士的身影出现在街头,碎步前行的马蹄踩踏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翻出清脆的声音。

随后数百名身穿大红棉甲,手持长枪火铳的士卒身影显现,在把总李树春的带领下,跟随在前面骑士的背后,迈着齐整的步子迅速向前。

在急忙躲到一边的粪夫们惊愕的眼神注视下,大队人马停在了杨瑞家的门前。

梁琦一撩斗篷,骚气的翻身下马,一挥手,数名探查过附近地形的缇骑在前引路,两百士卒分作两路,一队将杨瑞家围住,另一队则跟着十余名缇骑奔向不远处黄灿的宅第。

梁琦负手立在门前的台阶下,两名缇骑疾步奔上台阶,开始用力拍门。

半晌之后,一侧的角门从里打开,一名披着衣衫的仆人打着哈欠从门里走出,嘴里还在不满的用扬州土语嘟囔着什么。

两名缇骑不等他回过神来,迎上前去将他放翻捆绑后丢到一边,一名缇骑早就从角门进去后将大门打开,数十名缇骑簇拥着梁琦进入宅中。

杨瑞的宅子内修建的异常精致。进入大门后就是宽敞的大院,半亩左右的池塘后面是一座高达数丈的太湖石垒就的假山,池塘中栽种着半边荷花,四周满是苍劲的翠竹。时过仲秋只剩残荷败叶,一枝还挂着的莲蓬自然的折倒在水中,一片疏影横斜中,仿佛还有幽香散来。

梁琦心中也是赞叹不已,这江南文官真是会享受,宅院中幽静雅致,几步一景,尽显江南秀丽之色,比京城那些勋贵家要强出许多,何时自己能有这样一所宅子就好了。

绕过池塘后进入第二进院落,这里是仆从们的居所。

几名早起的仆人突然看到进来这么多持刀拿枪的陌生人,顿时都吓得呆立当场。

一名缇骑高声喝道:“锦衣卫办差!不得乱动!背身面墙!不听令者斩!”

留下数人看管二进的仆从,梁琦当先穿过后院相隔的厅堂,进入杨家的三进院内。

进入第三进院子后,梁琦停在正堂前,这是杨瑞平时会客的地方,院子同样非常扩大,四处摆放着各种各样名贵的盆景花卉,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第四进就是内宅了,十余名缇骑穿过大堂后的屏风进入内宅,不一会一阵女人的惊叫声便传了出来。

一名缇骑从大堂内搬出一把花梨木的座椅,梁琦撩起斗篷坐下,翘着二郎腿开始欣赏院内的景色。

杨家的仆从有三十余人,这时间大部分还在睡眠中,没用多久的工夫,府内管事便被从二进院内带到梁琦面前。

年约四旬的管事吓得浑身哆嗦,脸上青白一片,如同一个鹌鹑般缩立在梁琦面前。

梁琦呲牙一笑,开口道:“不用怕,只要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爷担保你没事;要是敢藏着掖着,爷把你的鸡儿割下送进宫里去!说吧,你家老爷银子都藏在何处?”

数日后,梁琦率队乘船从扬州返回淮安。长长的船队除了运送缇骑官军以外,还有十余条满载杨、黄二人家产的船只,每条船都用篷布遮盖,吃水很深,看上去便知装载着非常重的物品。

陈奇瑜虽然贵为总督,但无权知道这次抄家到底有多少收获,只是当他看到缇骑们个个喜动颜色时,便知道这伙人又发财了。

徐州营三千人由徐州副总兵郭太率领,于前几日抵达淮安,分别进驻左右大营,右营的淮安卫士卒又被陈奇瑜赶去了几十里外的大河卫驻地,反正那边也有很多空闲的营房。

杨瑞和黄泽在淮安府中置有别业,各自带着小妾在淮安居住,年假时才会乘船回到扬州,一是安慰家中妻儿,二是回家等候盐商们上门送礼。

虽然盐商们节礼不断,但每年的年末送的最为丰厚,拉着各种古玩书画银两的马车络绎不绝的来到二人府中,递上名帖礼单后自有府中管事负责验看收起,然后就是搬运到库房地窖藏起来。

两人连同淮安盐提举司上下人等,都是在辰时去衙门上值后,被凤阳卫围在衙门里被缇骑拿下的。当听到北镇抚司的名字,又看到刑科驾帖后,两人全都瘫软在地。

提举司衙门上下三十余人连同十余个盐场的大使、副使被一锅端掉,共逮获近五十人。

除了杨瑞和黄灿将家安在扬州,其余的全都在淮安府城内。

梁琦带走了五十名缇骑,剩余的五十人根本忙不过来,因为抄家一事绝不能假手他人,凤阳卫只能配合看管。等到梁琦从扬州折返,淮安还有十几家没查抄完,在人员齐整后花了两日时间才把剩余的查抄完毕。

每家的财产查抄完之后,都会在清点后列出详单,并把财物运到腾出的淮盐库房中,由缇骑们领队,徐州营和凤阳卫派兵看管。

犯事的官吏被拘押在淮安府大牢内,由锦衣卫单独看押,所有外人不得探视,北镇抚司的刑讯高手对犯人进行轮流提审,以便尽量多的拿到有关官员商人的各种证据。

在彻底清查完毕之后,一摞厚厚的清单以及犯官的口供由一名锦衣总旗携带乘船送回京城,一同回去的还有装载着部分赃银赃物的十艘运粮漕船。

九十名缇骑负责沿途护送这笔银两,他们将不再返回江南。这趟查抄让每个人都捞到了足够的银钱,这种锦衣卫上下皆知的肥差要轮换差遣,下次离京来淮安的就是其他缇骑了。

梁琦和十名缇骑留在淮安,等候皇帝的指令,他们私自截留的赃银都装进木箱中,由返京的缇骑们交给个人的家人。

当然还有给指挥使骆养性等各级上官的孝敬,每人都有沉甸甸的一份。

这种事在锦衣卫中属于公开的秘密,卫里上下都心知肚明,大伙都这样,只要不公开宣扬就可。

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
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四百零一章 开战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