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

天珠变中文

●彻底分析浪费

关于彻底杜绝浪费的这一基本想法,最重要的是充分掌握下述两点:

(1)提高效率只有与降低成本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为此,必须朝着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这一方向努力;

(2)关于效率,必须从每一个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组织起来的生产线,进而以生产线为中心的整个工厂着眼,每个环节都要提高,以收到整体效果。

现在,就让我们具体展开谈一谈上述问题。在1950年整顿人员和随之而来的军购机遇的情况下,丰田的生产现场处理了如何增产不增人的大问题。作为生产现场的一个负责人,我把一些想法付诸实行的是下面几件事:

在一条生产线上,10个人1天制造100个产品。如果根据这种现状来考虑,这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是1天100个,每个人的生产率是1天10个。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生产线和操作人员的动作,就可以发现,有生产过量的,有停工待料的。从时间和日期看,他们之间的生产效率非常不同。假设对此加以改进可以减少2个人,结果,8个人能生产100件;如果不减少这2个人,1天就可能生产125件。看来,这25件就是生产能力的增加部分。实际上,在此以前每天就有生产125件的能力,只是由于不必要的作业和过量生产的浪费把生产25件的生产能力浪费掉了。

从上述情况看来,无论是就每一个生产人员来看,还是就整个生产线来看,只把真正必要的事情当作工作来考虑,而把除此以外的事当作无效劳动来考虑,就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现在的能力=工作无效劳动(浪费)

(作业=劳动无效劳动)

只有使无效劳动(浪费)成为零而使工作的比例接近100%,才是真正的提高效率。

丰田生产方式追求按需生产,因此,要将人员减少,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

因此,以运用丰田生产方式为前提,要彻底找出无效劳动和浪费现象来:

(1)过量生产的无效劳动;

(2)窝工的时间浪费;

(3)搬运的无效劳动;

(4)加工本身的无效劳动和浪费;

(5)库存的浪费;

(6)动作上的无效劳动;

(7)制造次品的无效劳动和浪费。

(各种浪费从左到右图下文字分别是:过量生产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加工的浪费)

通过彻底杜绝这些浪费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是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只允许生产需要数量的产品,所以就要发现多余的人员。从一定意义上讲,丰田生产方式也是把剩余人员清楚地区分出来的体系。我听说有的工会由此而疑神疑鬼地认为,丰田生产方式岂不是采取裁员手段?丰田生产方式的根本思想不是那么龌龊的。经营者的任务就在于真正掌握多余人员的数量并采取有效的安排。对于经营者来说,必须极力避免使企业陷入这种矛盾境地:出现景气需要增加生产时,就招工来应付局面;出现萧条时,就临时解雇或者要求自愿退职。另一方面,对于作业人员而言,杜绝工作中无效作业是同提高个人的劳动效率相对应的。

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5节 前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5节 前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5节 前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4节 原版序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4节 原版序言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5节 前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4节 原版序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4节 原版序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5节 前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
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5节 前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5节 前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5节 前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4节 原版序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4节 原版序言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5节 前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4节 原版序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4节 原版序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5节 前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