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

天珠变中文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

丰田生产方式的另一个支柱是“自动化”,但不是单纯的机械“自动化”,而是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

一按电钮就自动运转的机器愈来愈多。而且,最近,机器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或者说已经是高速化了。因此,倘若稍微发生什么异常情况,譬如不同规格的材料混进了机器,边角料卡住模具,设备和模具就会损坏;同时,丝锥一旦折断,就会造出没有螺纹的不合格品,几十只、几百只不合格的残次品,眨眼间就会堆积如山。

这样的自动机器,既不能防止不合格品的大量生产,也不具有自动监视机器故障的功能。

因此,丰田公司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机械自动化,而是强调“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

这种“人性自动化”的精神,产生于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1867-1930)老先生发明的自动织布机。

佐吉老先生的自动织布机,在经线断了一根或者纬线用完的时候,能够立即停止运转。因为装上了“使机器能够判断状态好坏的装置”,所以它不会出现次品。

丰田公司的“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机器”就是指“带自动停止装置的机器”。无论是丰田公司的任何一个工厂——几乎所有的机器设备,包括新的和旧的——都装有自动停止装置。例如,“定位停止方式”、“全面运转系统”、“质量保险装置”之类的安全装置。总而言之,它们就是赋予人的智慧的机器。

这同时也大大改变了管理的含意。因为当机器正常运转的时候用不到人,人只是在机器发生异常情况、停止运转的时候去处理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可以管理好几台机器;随着人员的逐渐减少,生产效率就会有飞跃地提高。

换个角度看,这就是说,倘若人总是围着机器转,一有异常状况就取代机器,那么,异常情况就永远也不会消除。有这样一句古谚:“问题能藏一时,不能藏一世。”材料、机器本身有问题,假如修理时总是避开管理监督人员的耳目,这样到什么时候都无法改进,而且成本也降不下来。发生异常情况时停下机器,是为了把问题搞清楚;知道毛病出在什么地方,也就好改进了。我因此产生一个想法,那就是在手工作业的生产线上,如果发生异常,也要作业员自己按下停止开关,让生产线立即停止。

汽车是一种必须重视安全性的产品,所以不可缺少的要素是某厂的某条生产线、某台机器是否正常,要一眼就看得明白,这样可以及时采取防止再次发生异常情况的措施。因此,我把“自动化”作为支撑丰田生产方式的另一大支柱。

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5节 前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4节 原版序言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4节 原版序言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5节 前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5节 前言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4节 原版序言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
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5节 前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4节 原版序言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4节 原版序言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5节 前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12节 反复问5个为什么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5节 前言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4节 原版序言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