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

天珠变中文

●“看板”的灵活性

为了理解“看板”的真正含义,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传动轴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制造这种零部件是相当麻烦的。

为了防止在回转的时候产生回转不平衡,在精度调试阶段,操作者要用手把小铁片那样的平衡块贴在传动轴上。

这种小小的铁平衡块共有五种。要根据旋转轴旋转的不均匀情况,从五种平衡块中选出一种安装上。如果没旋转不均匀的现象,就不要安装。根据不同情况,有时需要安装上几片平衡块。这五种平衡铁片的用量很不规律,不像其他零件那样知道生产计划就能知道需求量。因此,如果不妥善管理这种零件,就会发生缺货不够的现象,或者过剩积压的现象。

我们决不能有这种想法:“这是一个小铁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为了搞好这种部件的供应,需要专门配备一些额外的间接性作业人员。

“看板”必须作为生产管理的一种手段而有效发挥作用,以便工厂能够“非常及时”地运转。为了使工厂“非常及时”地运转,让“看板”发挥有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实现“生产的稳定化和均衡化”。有人认为,“看板”只适用于管理每天需求量稳定的零部件。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相反,如果轻率地认为,领取的不是需求量稳定的零部件,就不能使用“看板”,也是不对的。

就这样,我们在汽车生产现场最难于管理的工序之一——传动轴动平衡工序上,开始试行了“看板”。

再比如,为了对需求量不稳定的配重环节的生产、运运和使用的全过程做更妥善的管理,各工序必须经常准确把握五类零部件的库存量,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要经常对零部件的库存情况动态跟踪,以此组织生产与运送,避免缺货或过剩。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采用“看板”是很自然的。

结果怎样呢?由于在生产现场的实物上挂上“看板”,人们就能够正确把握零部件的种类和数量的状态。通过“看板”在各工序间流通,做到总是按需要的顺序进行贮备和运输。其结果可以让五类零部件的库存量保持恒定不变,这样就能库存量合理化。

我想强调一下,“看板方式”决不是僵硬的东西。对需求量不稳定、乍看起来不能适用“看板方式”的特殊专用部件生产的管理,“看板”也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关于这一点,在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内部已经得到证实,上述平衡块就是一例。

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4节 原版序言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5节 前言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4节 原版序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5节 前言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4节 原版序言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5节 前言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
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4节 原版序言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5节 前言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5节 需求决定一切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32节 低速增长下提高生产效率第10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1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9节 向均衡化挑战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4节 挖掘一切潜力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3节 中文版序二2第17节 究竟何谓看板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4节 原版序言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5节 前言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13节 彻底分析浪费第4节 原版序言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2节 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信息第30节 福特方式和丰田方式第14节 我的现场主义第11节 降低成本是目标2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23节 正视浪费的危害性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5节 前言第20节 让看板促进工作改善第1节 中文版序一第9节 个人技能与团队协作的乘积效果第2节 中文版序二1第15节 团队作业高于一切第29节 两位杰出人物第18节 流水线生产是基础第8节 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第31节 逆向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第6节 因石油危机而觉醒第21节 看板的灵活性第7节 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第27节 忍术式经营第16节 从超市得来的启示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第26节 从省人化到少人化第28节 赚钱的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