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战局逆转

一场空战,两个中队的二十四架f-22a全被击落,美军的感受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损失如此惨重,继续打,还是鸣金收兵?

此时,战场上,联军的制空力量并不弱。

西线,已经有十二架f-22a进入黄海上空,准备拦截中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

东线,第三个f-22a中队正在向东朝鲜湾北部机动,准备从战场东面进入,在咸兴以北建立空中防线。

除此之外,至少还有六个中队的f-15c在战场附近徘徊。

如果有需要,还能调动执行打击任务的f-15e,以及韩国空军的f-15k与f-16k,增强空中拦截能力。

问题是,打下去有结果吗?

志愿军有备而来,用以前从未使用过的方法,在一次空战中,仅用数分钟就击落了二十四架f-22a,表明志愿军已经找到了对付f-22a的方法。此时投入更多的力量,也很难挽回败局。

更重要的是,真正能够立即投入战斗的,只有十二架f-22a。

随着替补的e-3c到达元山附近,联军指挥官立即发现,志愿军投入的空中力量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多,在鸭绿江南面,除了那些正在减少的无人驾驶战斗机,只有二十多架j-11b与j-10。

这些战斗机没有向南突击,而是在江界附近徘徊。

显然,它们是制空战斗机,不是攻击机。

志愿军没有打算攻击两栖突击舰队?

联军指挥官有点不敢相信,毕竟如此大规模的反击行动,不可能只为了取得一场空战的胜利。

怀疑归怀疑,诡异的战场情况,让联军指挥官不敢轻举妄动。

让f-22a中队放慢速度,暂时不要与敌机‘交’火后,联军指挥官给两个f-15c中队下达了作战命令。

不管志愿军想做什么,首先把志愿军的战斗机赶走。

既然f-22a不是不可战胜的,那么用即将达到服役期限的f-15c去夺取制空权,才是正确选择。

再说了,e-3c已经返回,f-15c能得到预警机支持。

与第一场空战不同,j-11b与j-10跟f-15c的较量没有太多悬念,双方都得到了预警机的全力支持。

只是,这场空战并没进入白热化状态。

双方在相距六十公里的时候,先后发‘射’了中程空对空导弹,然后在四十公里处进行机动规避。

队形打散后,志愿军的战斗机没有继续‘逼’近,而是迅速转向返航。

f-15c的任务是驱逐敌机,而不是击落敌机。在j-11b与j-10靠近鸭绿江,进入中国军队远程防空导弹的掩护区域后,美军主动放弃追击。

随后,在黄海上空高速突击的中国战斗机也迅速撤退了。

直到半个小时后,东西战线上的两架e-3c均确认朝鲜上空没有志愿军的战斗机,联军指挥官才不得不相信,志愿军的反击行动结束了。

这场战斗,来得快,去得也快,可是留下的问题却要等到很久以后才能解决。

虽然几个小时后,联军司令部就在提‘交’的战斗报告中明确提到,志愿军增强了电磁打击的使用力度与范围,电磁武器对联军作战系统构成了致命威胁,而且在战斗中,志愿军掌握了探测f-22a的方法,具备了在视距外击落f-22a的能力,联军的制空权受到挑战,也许会在下次战役中遭受更加巨大的损失,但是数天后,美军才找出f-22a被击落的原因,而且直到战争结束,换回被俘飞行员之后才确认,志愿军利用了联军的敌我识别器,用被动引导方式击落了f-22a。

这些都是后话,这场空战造成的影响,足以改变整个战局。

连f-22a都无法让联军获得绝对制空权,甚至无法在重大战役中获得压倒‘性’的空中优势,还有什么办法能够使联军掌握制空权,使联军的地面部队不会受到空中打击,使联军继续掌握主动权?

技术兵器无法解决问题,联军只能在战术上下功夫。

空战结束不到半个小时,联军司令部就对防空部署做出重大调整,将空优区域缩小到北纬三十九度线以南,不再以咄咄‘逼’人的态势把志愿军空军压在本土上空。随后,联军在三八线与东西朝鲜湾设立了五处预警机巡逻空域,将直接支援作战行动的预警机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五十,并且在后方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处,设置了三处预警机巡逻待命区域,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至少三架预警机能够及时补充前线损失。

与空中的防空部署不一样,联军的地面防空部署更加‘激’进。

除了继续增加thaad与“爱国者”系统的数量之外,联军还把防空阵地的部署范围向前延伸五十公里,确保防空部队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直接掩护。因为美军本来就不太看重地面防空系统,也没有多少储备,所以增派的防空部队以韩军为主,为此还从大首尔地区‘抽’调了十多个防空营。

这些部署调整,不可逆转的改变了战场势态。

没有掌握制空权,联军的地面进攻无从谈起。虽然仍然有不少韩军将领坚持认为,即便没有空中支援,依靠韩军的装甲部队与机械化炮兵部队,仍然能够撕开人民军的防线,继续向北推进,赶在志愿军地面部队入朝之前占领整个朝鲜,在鸭绿江江畔与志愿军进行停战谈判,但是已经有很多理智的韩军将领认识到,联军已经错过了打到鸭绿江的最后机会,及时由进攻转为防御才是明智之举。

与韩军相比,美军更加相信,接下来的战斗将以防御为主。

九月五日夜间,阿伦上将就以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向前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全体转为防御部署。

只是,部队要转变作战方式,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从战术上讲,进攻与防御存在天壤之别,特别是在以装甲力量为主的地面战争中。

比如,在进攻中,装甲集群得靠前部署,机械化步兵与机械化炮兵伴随左右,把突击力量集中在一点上,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在敌人的防线上打开突破口,发起纵深突击后,由后面的预备队扩大突破口。在防御中,部署则完全相反,由步兵守卫战线,装甲集群放在战线后方的浅纵深处,充当机动预备队,机械化炮兵则摆在离战线二十到三十公里处,为防御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转变作战态势,就得全面调整部署。

这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

以联军的调动指挥能力,特别是韩国军队,联军至少需要五天才能从进攻态势转为防御部署。

在此期间,联军既缺乏进攻能力,又缺少足够坚固的防线。

对志愿军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

虽然黄峙博没有向任何人提起他的总体战术思想,连陆风烈都不知道他打算怎么打,但是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在地面部队入朝之前,黄峙博不惜代价的在空中与海洋战场上发起反击,就是为了给地面部队争取一个最为有利的契入点,或者说是发动地面战争的最佳时机。

五天的防御空白,足够黄峙博大展拳脚了。

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不仅有黄峙博,还有联军总司令阿伦。

即便不考虑美军在转变态势时遇到的麻烦,也得考虑韩国军队制造的麻烦。如果志愿军打算趁机发动地面反击,那么理想突破口不会是美军守卫的防线,而是韩军的战线,特别是在朝鲜东北部地区。

要想堵住战线上的漏‘洞’,绝对不能指望韩国军队。

从战术上看,用美军替换韩军肯定不现实。除了时间上的问题,还得考虑美军在地面战争中承受的伤亡。此外,绝对不能忽视防御作战的最基本法则,即保持大纵深,把主力部队放在战线后面,而不是摆在防线上。

阿伦是陆军上将,自然清楚该怎么打防御战。

按照他的部署,于次日到达元山的第二陆战师没有北上替换第一陆战师,而是在开赴咸兴之后,就地展开部署第二道防线,并且把装甲力量集中到一起,充当第一陆战师的战役预备队。

西线战场上,阿伦也采用了类似的部署方式。

第三步兵师开赴战场的时间由九月十日提前到九月七日,在平壤驻防,负责守卫第二步兵师的补给线,并且‘抽’调部分兵力,填补韩军第九装甲师防线上的漏‘洞’,对整条防线起到支撑作用。第四步兵师的驻地由海州改为顺川,只是部署区域在第二步兵师后方,主要任务是守卫从顺川到元山的铁路线,填补东西两条战线中央的缺口。第七步兵师将在九月十日之前到达开城,充当西线集团军的战役预备队。

这番部署中,第四步兵师的角‘色’最为关键。

在六十多年前的第一次朝鲜战争中,联合国军在推进到鸭绿江南岸后,仅仅三次战役就被志愿军赶回三八线,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联合国军的战线拉得太开,东西两路进攻部队之间存在宽达一百多公里的防御缺口,让志愿军抓住了反击机会。如果不是美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运力量,第一陆战师很有可能在咸兴被志愿军全歼。

犯过一次错误,绝对不能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

第35章 奔赴前线第3章 本性难移第49章 疑点重重第306章 第一步第97章 长远考虑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66章 起航第70章 重击落空第84章 青出于蓝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34章 盟友第51章 再接再厉第141章 入朝第54章 自乱阵脚第70章 后果第8章 泰然处之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8章 围捕第40章 反击的本钱第104章 安曼会战第5章 夜空魅影第177章 大兵压境第32章 迫在眉睫第8章 高歌猛进第44章 加速追击第117章 防空作战第98章 假戏真做第74章 回归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13章 希望尚存第77章 针锋相对第9章 进军神速第12章 开战第202章 分散的防线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8章 九死一生第48章 针锋相对第86章 全面竞赛第61章 动力革命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209章 停战条件第11章 玩火自焚第46章 海军新锐第99章 进退两难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32章 成果第34章 中流砥柱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20章 用我们的方式第31章 政治变更第14章 拉力赛第14章 扫帚星第9章 十万火急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18章 猛然觉醒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150章 现实选择第45章 阻止战争第58章 战争余烬第57章 老少校第53章 再次攻击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118章 和解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249章 举世震惊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9章 关键结点第64章 千钧一发第113章 潜艇禁区第11章 不怕死第43章 传奇人物第55章 积极外交第205章 突袭第37章 再接再厉第182章 最后的挣扎第81章 防空拦截第146章 最后的错误第211章 大包抄第202章 冲刺第57章 战争决议第63章 朋友第91章 战略突击第18章 战争推手第50章 关键技术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9章 以退为进第80章 另寻出路第76章 新机会第39章 粮食危机第20章 惹是生非第4章 不留活口第103章 电磁打击第43章 试探第12章 绝命之行第111章 临机应变第301章 暴政时代
第35章 奔赴前线第3章 本性难移第49章 疑点重重第306章 第一步第97章 长远考虑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66章 起航第70章 重击落空第84章 青出于蓝第111章 长远考虑第34章 盟友第51章 再接再厉第141章 入朝第54章 自乱阵脚第70章 后果第8章 泰然处之第123章 欧洲联邦第124章 战略转向第61章 猛然醒悟第18章 围捕第40章 反击的本钱第104章 安曼会战第5章 夜空魅影第177章 大兵压境第32章 迫在眉睫第8章 高歌猛进第44章 加速追击第117章 防空作战第98章 假戏真做第74章 回归第88章 十字路口第277章 小心为上第13章 希望尚存第77章 针锋相对第9章 进军神速第12章 开战第202章 分散的防线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8章 九死一生第48章 针锋相对第86章 全面竞赛第61章 动力革命第162章 登陆开始第209章 停战条件第11章 玩火自焚第46章 海军新锐第99章 进退两难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32章 成果第34章 中流砥柱第74章 信心十足第120章 用我们的方式第31章 政治变更第14章 拉力赛第14章 扫帚星第9章 十万火急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18章 猛然觉醒第102章 陆军的未来第150章 现实选择第45章 阻止战争第58章 战争余烬第57章 老少校第53章 再次攻击第121章 中亚剧变第118章 和解第59章 与时间赛跑第249章 举世震惊第70章 分道扬镳第19章 关键结点第64章 千钧一发第113章 潜艇禁区第11章 不怕死第43章 传奇人物第55章 积极外交第205章 突袭第37章 再接再厉第182章 最后的挣扎第81章 防空拦截第146章 最后的错误第211章 大包抄第202章 冲刺第57章 战争决议第63章 朋友第91章 战略突击第18章 战争推手第50章 关键技术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9章 以退为进第80章 另寻出路第76章 新机会第39章 粮食危机第20章 惹是生非第4章 不留活口第103章 电磁打击第43章 试探第12章 绝命之行第111章 临机应变第301章 暴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