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五)

到了午后,苏颂照例来到编修局。

就算现在接下了执掌钦天监的差事来重新修订历法,苏颂还是会到太常寺这边的本草纲目编修局中来。钦天监中人浮于事,乌烟瘴气,倒是跟韩冈一起讨论,还算是轻松一点。

但今天看到韩冈,苏颂却惊讶道:“出了这么大的事,还以为玉昆会被一并召去崇政殿问对……”

这话换做是别人来说,可就是很明显的讽刺,不过韩冈熟知苏颂为人,倒也不会误会,且也并不在意,反而笑道:“过去或许可以,如今怎么可能?!”

私下里向韩冈征询专家的意见,和公开让韩冈参与到天子与宰执们的议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说在韩冈官位并不算高的时候,还不至于太过在意这等细节问题,那么随着韩冈地位日高,尤其是眼下即将成为太子师,即便是小事,也必须注意起来。赵顼眼下肯定是不想给人以韩冈能够干预军国重事的误解。

“……说得也是。”苏颂点点头,这样的道理很容易想得明白,“但天子终究还是少不了要来征询玉昆你的意见。”

“召不召见其实都一样。”韩冈说道:“反正两府之中,应当不会有人糊涂到要在这个时候打辽国的主意。”

“怎么,玉昆你是反对攻打辽国?”苏颂笑问道。

“辽人早有准备,这个便宜可不好占。”韩冈可不信苏颂想不到,“为什么耶律乙辛会选在这个时候弑君?他自己选择的时机,必然是对他最为有利——至少在耶律乙辛,和他麾下的一众逆贼眼中都是如此。眼下是仲冬时节,北方积雪深重,而幽燕只会更甚。河北河东都无法出兵,辎重也跟不上去——十万人以上的大战,雪橇车的运力只能是凑数——想要用兵北境,至少要过上三个月,等仲春雪化之后方可。而对于辽人来说,冬天却是最好的时节。”

韩冈音调又低沉下来:“这是对外而言,对内,耶律乙辛选择这个时间也不可谓不妙。之前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下半个西夏,还灭除了西境阻卜一部,他在其国中声威当是一时无两。一年的时间,新土已固,前些天从河东传回来的消息,其麾下斡鲁朵的人马已陆续抵达黑山,其中精骑上万,工匠亦以千计。他对辽国朝堂的控制想必也更加严密,这不正是他谋逆的最好时机?”

“其实也有可能是辽国幼主当真因病而亡吧?才不过五六岁,这个年纪病夭的不在少数。牛痘也防不了所有的病。”

“话是没错,但料敌从宽,凡事还是往坏里去想。”韩冈呵呵笑了起来:“过去上阵那么多次,不论是遇到什么意外,只要往坏处想准没错。”

苏颂没有跟着笑,神色变得更加严肃了一点。韩冈的话像是在说笑,但只要多想想他过往的经历,这条经验肯定不知是付出了多少代价、受过多少挫折、遭逢多少逆境后才换来的。

“看来这一回天子当是不能如愿了。”苏颂长声叹道。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韩冈摇了摇头,“高粱河之败。虽说是败在用兵仓促,攻下太原后,不作休整便直取幽州,但实质上,便是败在小觑了辽人。万乘之国,岂是可以轻忽视之?以楚国之衰,灭楚亦要六十万秦军。”

任谁看到今天朝会上赵顼的神色,都能知道他打得什么主意,但现实不以人心而转移。在平夏之役后,大宋朝廷并没有为攻打辽国做好准备,精兵强将依然放在河东路,及新设的甘凉路、宁夏二路上。在战略上采取的是防守为主,力争早一步消化夺来的土地。想短时间内从守势转为攻势,以眼下东西两府的执政能力,只能是幻想而已。

“开战是不行了。不过如果能学着辽人故伎,在边界上大张旗鼓,并遣雄辩之士往辽国一行,趁机夺回一部分割让出去的土地,或是逼其削减岁币,那也是一桩美事。”

“虚言恫吓并无意义,辽人的虚实,大宋这边看得很清楚,但大宋的虚实,辽人也一样能看得出来。过去受辽人之欺,那是形势所迫,畏辽之心在国中又根深蒂固。可在辽国就不是这样了,若是朝廷学辽人故伎,恐怕叫嚣着起兵越界厮杀的人能逼着耶律乙辛立刻南侵。”

苏颂听了韩冈的一番话,静默片刻后,忽而一笑:“看来是我多虑了。”

“子容兄有顾虑也是应当的。”韩冈满不在意地笑道。

苏颂问这么多,其实是想确定韩冈的立场——正如苏颂一开始时所说,当世知兵的朝臣也就那么几位,在军事上天子肯定是要征询韩冈的意见,若韩冈全力支持对辽动武,以他说话的分量,不是没有可能让皇帝一意孤行。幸好韩冈的回答却是没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倒让苏颂觉得自己的确是想得太多了。

韩冈也是明白这一点,才会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心意向苏颂详加解释。苏颂的为人并不好战,若是朝廷打算对辽动武,他肯定是会坚决反对,所以有些话,说明白了比较好。

将一些事说清楚了,韩冈和苏颂又投入到编纂药典的工作中。只是没过片刻,一名内侍来到编修局的小院中,说是天子有召,命韩冈上殿觐见。

交换了一个果不其然的眼神,韩冈辞过苏颂,便跟随内侍入宫。只是赵顼接见韩冈的地方,不是在崇政殿,而是武英殿中。

在武英殿内,并没有两府重臣的身影。事先已经猜测到的局面,韩冈当然不会觉得意外。

赵顼背着手站在一副巨大的沙盘后,低头俯视沙盘的一张脸上看不出喜怒。不过他的这个表情,已经说明了之前赵顼在宰执们那里得到的答案。恐怕没有一人支持对辽作战——即便是王珪、蔡确那般听话的臣子,也不会跟着赵顼发疯——都没有蠢到家。

在韩冈看来,除非耶律乙辛突然暴毙,否则几年内,大宋不会有任何机会,所能做的只有观望和等待。不过在观望和等待之间,还是有许多事可以做的。比如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比如修好贯通河北的轨道。

贯通河北的轨道,是宋辽交战时,大宋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这几年下来,赵顼比起韩冈更加关注轨道上的技术进步,在天子的督促下,能工巧匠的智慧如同泉水般迸发出来。

运用在京城的汴河水运码头上的铁轨,以及轨道车辆上的铁制四轮底盘,这一系列的发明和运用,完美地延续着韩冈在离任前定下的技术发展路线。

眼下铁轨已经在汴河边的码头上普及,新型的铁轮比起木质的轮子也的确更适合在轨道上奔驰,钢制的轮轴也出现在军器监的铁场中。

所以韩冈一句句地问着赵顼,“臣敢问陛下,钱粮是否备足,军械是否整齐,军心是否可用,听说与辽国交战,民心是否稳定,朝堂上是否为此做好了战火连绵十余载的准备?”

赵顼的脸色一点点地阴沉了下去,韩冈的质问比起宰执们的反对更让他觉得羞恼:“难道仅仅收复燕云就要用上十几年?!”

赵顼反问的声音都有些变了,但韩冈毫无惧色:“辽国乃万乘大国,百万精兵。即便不是灭国之战,仅仅是为了燕云,也得两三次数十万人马以上的大决战,十万级的会战七八次,几千几万的战斗那更是得数十上百。没有十余年的时间累积胜果,如何能成功?”

“这是怎么算的?!”赵顼沉着脸,阴声问道。

韩冈侃侃而谈:“只要将过去平灭西夏的情况代换过来就行了。为了灭亡西夏,只从熙宁三年、四年的第一次横山之役开始计算:平夏之役用兵三十余万,民夫百万,这是规模最大的决战。其次的会战,有前后两次横山之役;断西贼右臂的河湟之役;熙宁十年的复夺丰州和葭芦川两战由于是相互配合,加在一起也能一并算进来。动用十万人马的会战就是四次。再往下的战斗,大大小小每年都没有断过。西夏穷兵黩武,但兵力也不及辽人五分之一。户口大约只有十分之一——即便只算燕云,丁口最多也只能达到一半的样子。以此来计算,重夺燕云便要做好差不多数量两倍以上会战次数的准备。”

赵顼皱着眉,不说话。他没想到韩冈是这么计算出来的。只是赵顼也不是对军事一窍不通,韩冈的话虽然偏驳,但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想要收复燕云之地的两个核心城市,两场大规模的决战的确不能少。而在燕山诸山口、榆关【今山海关附近】,以及奉圣州【今张家口】、胜州,乃至兴、灵也少不了几场大战。这么一算,韩冈的计算倒是一点不差。

而韩冈在继续阐述他的观点:“这些战役,决战绝不能败,一败便无可挽回,会战败上一次,就要付出几倍的努力,而更小规模的战斗,也必须胜多败少,以求不断消耗辽人的军力。”

对于攻辽的计划,韩冈一向不支持从河北出兵。以河北平原的地形,对辽人的骑兵实在是太有利了。倒是以河东的地形,能充分发挥宋军步卒的作战优势。而且禁军中最为精锐的西军,更是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峰谷之间追杀西夏人的实力。可如果将他们安排在河北平原上,在战术上恐怕会很不适应。

但耶律乙辛将他的斡鲁朵放在黑山下的河套平原,不仅仅是贪图那里的土地肥沃,必然也有地理战略上的考量。当黑山下有了一支多达两万的精锐骑兵坐镇,不论是西北侧的阻卜人,还是东南方向上的西京道,都在其兵锋攻击范围之内。

宋军从河东出兵,想要打下大同,收复云中之地,比起几年前,难度要高了许多。肯定是一场大规模的决战,用来决定云中诸郡的归属。

“难道只有这样才能赢?!”赵顼不忿地怒叫着,“耶律乙辛接连弑君,难道辽人就无忠义之心?!”

“陛下!”韩冈提声道:“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若大宋攻辽,谁能保证辽人不会有同仇敌忾之心?与其期待耶律乙辛众叛亲离,还不如做好辽国上下一心的准备。若是辽人当真并力拮抗,也一样能胜。若是辽人心不齐,那便是锦上添花的美事。”

赵顼默然良久,垂着头看着河北的沙盘,最后心中的坚持化作长叹了一声,“韩卿是坚决反对对辽用兵。”

“陛下明鉴。魏武平冀州,袁熙袁尚北逃辽东。魏武并没有派兵去攻打公孙氏,反而驻兵不进。可二袁的首级,却自动送到。”

赵顼的声音和缓了一点:“魏武灭袁,跟如今有何处相似?”

“庙堂之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缓而胜急,本质上是一样的。耶律乙辛在弑君之前,已秉政二十年,如今年过五旬,待其病死,甚至只需病重,无力控制朝政,辽国必然生乱。快则数载,多不过一二十年而已。陛下如今也不过三旬,至其时春秋正盛,国势亦当倍于当下,何愁不能一举灭辽?”

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一)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三)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八)第五章 月满完旧诺(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权相(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变迁(五)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中)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四)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十)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六)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七)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上)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上)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七)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三)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六)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下)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六)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下)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九)第七十四章 尘嚣(五)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五)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二章 摇红烛影忆平生(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第一十七章 夜顾茅庐访遗贤(上)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二)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中)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雨(十八)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二)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八)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上)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六)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一)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八)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四)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五)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二)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一)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并行(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九)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二)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一)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四)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五)
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九)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一)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三)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八)第五章 月满完旧诺(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权相(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变迁(五)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中)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四)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十)第二十章 敌如潮来意尤坚(下)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四)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六)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梳理(二)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五)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七)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三)第二十七章 片言断积案(上)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上)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七)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三)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六)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傩(下)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六)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下)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九)第七十四章 尘嚣(五)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五)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二)第二章 摇红烛影忆平生(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第一十七章 夜顾茅庐访遗贤(上)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二)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中)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雨(十八)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二)第七十六章 尘嚣(七)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八)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上)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二)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六)第四十三章 长风绕城遥相对(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一)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八)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四)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一)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五)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二)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一)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五)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并行(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九)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变故(十三)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二)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一)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四)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五)